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中考作文 > 2023上海市中考优秀作文【3篇】正文

2023上海市中考优秀作文【3篇】

时间:2023-08-21 07:25:35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2023上海市中考优秀作文【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上海中考满分作文5 篇1

窗外,落日的余晖懒懒散散地洒在地上的每个角落,金黄的光芒像丰收的麦穗压在我的心头,闷闷沉沉的,让我喘不过气来。

“数学两张试卷,物理两张试卷,还有化学一张卷子,语文还有……”我默默细数着自己的家庭作业,时不时还听到旁边同学低声的咒骂。是啊,又一个“充实”的周末,“哎!……”无奈的一声长叹。自从进入中考的备考阶段,我的生活再没有“乐趣”二字。

背着沉重的书包,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下周的考试。

每天回家,都要经过一座小桥,桥下有流水,水不算清澈,浑浑浊浊的,但每当我放学经过这里,会有一道夕阳照在上面,河面会倒映出绯红的颜色,也算别有一番景致。下班高峰期,路上的行人车辆往来匆匆,一阵喧嚣。但走到小桥下面的广场时,车辆的喧嚣总能被一阵热闹的音乐压制。傍晚了,这里的“夜生活”准时又开始了。

平时走得快,经过这里时,总是两耳不闻,双眼不看的,今天不知怎的,被音乐吸引过来后,竟放慢脚步,驻足观赏起来。

小广场不是很大,被一些休息的长椅围成一个圈,每个休息长椅后面有一个小花坛,花坛中种着一些植物和小花,暖暖的夕阳洒在上面,颜色比白天略显昏暗。但这个意境和这里人物的活动确实格格不入的。

这里聚集着一批年纪稍大的“舞者”,他们站成一个三排的方阵,方阵的最前面会有一个领舞的老师,这个老师穿着专业的舞蹈服,动作非常的规范到位,合着动感的音乐节奏,全身上下散发着活力,与头上的白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方阵中的其他老人也都情绪饱满,节奏感极强。当然,也有技术稍差一些的:一个大概六十几岁的老爷爷,站在队伍的最后一排,好像是刚来的,因为舞步不是很熟悉,眼睛不时看着左右的舞伴,跟在节奏之后也跳得有模有样,但是总是慢半拍,惹得旁边的老人一阵阵的笑声。

慢慢的,我被这里的气氛感染了。心情也慢慢从浮躁变得淡定。和老人比一比,我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比他们更有张扬活力的资本和条件,却每天因为学习的负担而自怨自艾,忽视了拼搏生活中的乐趣,变得悲观消极。

天色渐晚,夕阳依旧,暖暖的光洒在老人们的脸上,映照出生活的激情和活力,我在这里,也找到了人生的乐趣。

上海中考作文 篇2

有一种甜,源于我们彼此信任,源于我们彼此交心。

她头发蓬乱,发丝狰狞地挤脱发箍的束缚散落开来;后背微躬,双手局促地握紧,无神的眼眸呆滞的盯着墙上的一角——她是想避开所有人的视线,老师说,自闭症儿童都这样。

她,是康复中心唯一一个“重度自闭症”患者。第一次见到她,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命运的不公夺去了本该属于这个灿烂年华的光彩,以至于她都无法说出自己的名字。

“我叫小甜,‘甜蜜’的‘甜’,我的座右铭是‘不管生活苦与甜,也要过好每一天’”——这是我教她“张开嘴”说的第一句话。

那段时间里,我一有机会就跑去康复中心看她。在别人眼中,我是个脾气很好的姑娘,而志愿者的任务只不过是教她嘴说话,想必这自然难不倒我。可几遍演示下来,她还是不肯搭理我。小甜目光仍然呆滞地凝视远方。

都说苦尽甘来,幸福的“甜”究竟在哪

我漫无目的地闲逛在回家路上,像一个战败的士兵,付出了所有却不曾收到点滴的回报。我略带嘲讽地冲着自己嘟囔:“连医生都治不好自闭着患者,我又凭什么呢”?

可总不见得要主动投降吧算了,再试试。——我不止一次地劝说自己。

我开始调整策略。将“教她说话”改成“让她听我说”。

“我叫心心姐姐。‘真心’的‘心’,姐姐真心想做小甜的好朋友。”我尝试使用最平和的口吻,周遭舒缓的背景音乐如灵动的精灵为我们伴舞,暖人的灯光依偎着我们,仿佛我们之间爱的纽带。

“心心姐姐每天都会来看小甜,我们一起画画……”连我自己都惊讶于嘴里居然能蹦出那些个呆萌的词汇。然而我却享受这段“呆萌”的时光。

我尽量避免目光对视给她的压力,我能感觉到她正在放下内心的戒备……甜甜的微笑偶尔挂上她的嘴角,似乎也预示着她的蜕变。

秋风秋雨愁煞人。一个忘记带伞的傍晚,我收起蜡笔盒,瞄了一眼窗外的细雨,正打算与小甜告别,趁雨没下大之前赶紧跑回家。

然而就在此时,小甜轻轻地拉了我一下,又迅速松开了手。可我分明能感受到这“轻轻拉拽”所充满的暖意与力量。她嘟囔了一句:“下雨”……两个字仿佛有千钧之力瞬间向我砸来。小甜终于开口说话了,小甜终于接纳了我这个“新朋友”。

回去的路上,我早已泪流满面。

历年上海中考作文 篇3

生命是一条长河,曾经的波涛汹涌如今看来已是波澜不惊,这样的记忆是否褪色了呢?我不觉得。记忆是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线,在每个人的头脑中缠缠绕绕,最终织成各自运命的底色;就此来讲,记忆永不退色,只是慢慢沉淀住了。记忆构建了我们的成长,成长总是渴求独立,而独立往往以一句“别担心,我可以的”来做自己的宣言。

读小学的时候,记忆中自己是相当乖顺的,不会违逆父母老师的意见,上了初中则不然,开始有了闯荡的念头。初一那会,班级的早读由一位女同学带读,每天清晨就一页纸一页纸地读,我跟着声音的洪流马不停蹄地拉扯自己的声线,累不堪言。上了初二,我鼓起勇气和班主任陈老师提议:我想做领读员,我可以的!陈老师爽朗地答应了。于是,我精心准备每一天早读的内容,分批分量过关,而且加上了朗读指导、笔记复习。于是,我们班的早读变成了这样:读太快会被打断,读不准会有纠正,读完一篇课文,不是马上翻页读下一课,而是进行简短复习喘口气……

这样一个学期下来,班里的早读气氛愈发热烈,不少同学表示:这样的早读有料!与此同时,质疑的声音四起:早读变成了你的个人秀舞台,给人感觉别扭!早读本来就该多读,怎么能变成讲课呢?师长也开始担心:你花这么多精力准备早读,自己的学业怎么办?!老师找我聊天,父母和我对谈,不过沉浸在虚荣感和成就感的酒罐中的我,根本不予理睬,只想一心把喜欢的事情做下去。

直到后来成绩出现波动,原本擅长的文科开始“滑铁卢”,此时父母的态度日渐严厉,仿佛一抹秋霜裹在我的脸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会遇到重重阻力;原来不只是一句“我可以的”就可以承担一切,前面还要加上三个字——“别担心”才能让长辈坦然释手。我开始尝试调整,准备早读的时候,不花太多时间在虚荣感的设计上,而是切切实实把知识点弄懂,整理成精简版的笔记,再踏踏实实地给同学们讲解。这样一学期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学科理解能力提高了,成绩也自然回升。

“我可以的”,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借以摆脱师长的控制,谋求独立发展的空间;“被担心”,是年少时的我们鲜有意识到的一句话,企图冲入云霄的鸟不会轻易回头,去顾望身后师长们担忧的眼神。年轻时发生意外失去双脚的史铁生,总是撇下母亲独自晃着轮椅去地坛,从没想过当他不在家里的漫长时间,“她是怎样的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诉求”。中年时的作家史铁生回顾这段往事,这样写道:“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有时候,回头看看,也是一种承担,一种比“我可以的”更重的承担。

记住了:在说“我可以的”之前,还有三个字——“别担心”。这才是完整的成长,兼着猛虎般的勇猛与蔷薇般的细腻,成为记忆中充满阳光的底色。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