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金刚川》观后感优秀5篇正文

《金刚川》观后感优秀5篇

时间:2022-12-22 11:20:09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金刚川》观后感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金刚川》心得体会观后感 篇1

“那一年,俺们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就是通过那座桥,没有一个怕死的。”在《金刚川》这部电影中,对中国人民志愿军而言“,战场杀敌,职责所在”,通过金刚桥,与大部队会合发起反击,就是向着胜利的方向进发,就是凯旋的希望。

金城战役于1953年打响,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刚川》则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志愿军战士捍卫交通要塞,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一次次修补着金刚桥,支持部队过河组织反击的故事。

金刚桥立于金刚川上,金刚川则是金城前线附近的重要河流,是军事要塞,并且水流湍急、暗涌密布,人们只能靠桥渡河。桥,成了志愿军的生命线。为了阻断我军交通,美军不断地侵扰炸桥。志愿军奋起反击,将桥一次次修好。“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低估了中国人的毅力,他曾告诉士兵们,在1950年圣诞节前可以得胜回国。但他没有想到,三年后在敌机的一次次轰炸下,这座金刚桥一次次被毁,又一次次被修复,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着“不可能”的奇迹。为何我们的军人“没有一个怕死的”?为什么他们会选择用血肉之躯筑成一座永不倒下的金刚桥?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在他们心中,怀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他们在前方一步也不退守,身后的国土就会少受几分风霜。血肉之躯架起的桥梁是后来者的生路,是让更多人回家的必由之路,是一座万难摧毁的生命之桥。

看完电影,心生惭愧,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百姓的安宁,选择义无反顾地走上战火纷飞的`战场,在死亡面前毅然选择坚守,选择抗争,而我作为一名学生,“坚持”二字时常挂在嘴边,但是是否真的做到言行一致了呢?遇到困难是否选择迎难而上了呢?行动起来吧,那座生命之桥已经给了我无穷力量。

金刚川观后感800字 篇2

这是一部讲抗美援朝故事的电影,新中刚刚成立后,为了树立国际地位,我军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为了支援朝鲜大军,在强渡金刚川时与美军发生了惨烈的斗争。影片从我军陆战场和美军空战场2个不同角度相互切换呈现了战争当时,敌我双方不同的战场环境和心理状态。我军大部队需要渡桥,美军各种炸弹和飞机在不断轰炸桥体。我军伤亡惨重、战场气氛紧张沉重,美军轰炸机队在空中joking and drinking。

若说真正触动到我的,有2个点,一是演员张译爆炸式的演技,着实太震撼太专业了。当面对最关心的搭档和战友们牺牲时的那个眼神,因仇恨和责任坦然赴死的那个惨烈的状态,让人感到悲壮哽咽,感动和泪目不已。记得第一次看到这里时,我就跟闺蜜说过“这就这个眼神,即使给我几个亿,我也演不出来的”。是的,任何一个领域,偶尔得之,或许可以靠运气,而唯有专业才能走得长远,才能创造认可和震撼!

二是电影的尾端处,谁能想到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而“我们”却用人桥做成了。美军被人桥震惊 https://www.niubb.net/ 了,他们的描述是“there is nothing wecan do to stop them”。是的,当为了信念和目标可以豁出命去拼的时候,是没有常规思维可以判断和定义的,这是人性的伟大和不可估量。头顶和水面炮火在不停的轰炸,桥面上的战士们在争分夺秒奔赴对岸战争,桥下的战友们在默默的牺牲掉,前方号角一直在响······这一段画面,胶着了炮火轰炸的无情,战士的勇敢和坦然的赴死,同胞的惨烈和默默的牺牲,音乐的美好和生命的宝贵却又脆弱,这里爱国的情愫被彻底激起,热血沸腾,这里是艺术的升华。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事物毁灭在人们面前。

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享受到的和平与安宁,都是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成果。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有何理由不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珍惜每一天自由的生活。生为凡人,面对生活的琐碎和坎坷,我们一样可以做一个平凡的勇士,我们有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直面困境,屹立不倒”。前世匮乏,后世积累,人生在勤,勤则不匮!路再远,终能到达。

金刚川观后感 篇3

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明天是抗美援朝七十周年纪念日,我和爸爸观看了电影《金刚川》。本以为战争片,会用浓墨重彩描绘战役的大场面,但影片却把重点聚焦在了一座桥。

随着旁白切入,娓娓道出这段实力悬殊的战争往事: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最终的决战阶段,为了确保金城前线的充足战斗力,志愿军战士必须在指定时间内通过金刚川!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志愿军战士们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一次次以血肉之躯修补战火中的木桥,“通过那座桥”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这道桥有多重要?用片中的一句话:通过了,敌人的地狱;被阻挡,我们的地狱。

敌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条生命线,轰炸机、榴弹炮、延时炸弹、燃烧弹轮番上阵,日夜攻击,来来回回炸了七次,志愿军也反反复复修了七次。电影通过不同视角,从修桥的工兵连,到敌方空袭的美国飞行员,再到掩护修桥、抗击空袭的高炮班,最终这一切又都回归到了桥面。和历史一样,任何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都是靠众多人上下同心、并肩参与、相互影响、相互激励!作文最终,成就出历史。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为了保家卫国,前赴后继,冒死修桥过川。关键时刻,在炼狱般的战火下,湍急的河水中,扛起一座炸不垮、冲不散的生命之桥、英雄之桥!

玉米地中的高炮班感动了我,张排长的哨子和吴班长的呼哨,是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方式。在敌机准备炸桥时,他们选择暴露自己,点燃明火,让敌人的凶猛炮火朝着自己攻击,炮位上的每一名战士都目光坚毅……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打赢这最后一战,然后回家。但在这场异国他乡的战斗中,我想,无论是回家,还是牺牲,他们都准备好了。

一个个让人揪心落泪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我们,曾经苦难的中华民族,因为有了这些不屈的脊梁,才可以傲然挺立。松柏长青,英雄常在。是你们让祖国边疆不受侵犯,让鸭绿江畔的山水一色!

吾辈自强,笃定前行,好好学习,长大了努力建设更好的中国,是对先烈最好的缅怀!“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我要高唱着《英雄赞歌》,向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金刚川观后感 篇4

影片从鸭绿江边美丽的风景开场,平静美丽的自然风景隐蔽着数万中国战士。前期略轻松的节奏还有一些笑点仿佛这只是一部披着战争外衣的喜剧片,然而这片美丽的土地一开始郁郁葱葱的样子,最终却将燃烧弹投放半小时后江面两边无数焦尸与炭木的场面凸显得更为凄凉壮烈,几分钟前还在和你开玩笑的人下一秒已然牺牲,最后烟雾弥漫的漆黑桥面仿佛一条通往天堂的路

平静美丽的鸭绿江和不断牺牲的中国战士产生巨大的反差感,然而这里并不是某一处主战场,这里只是支援部队必须通过的一道关卡,美军起初只安排了侦察机损坏桥梁,那个时候的我们在美军眼里只是用树枝吃饭的部落。然而他们最终低估了中国速度,美军以榴弹炮,延时炸弹,六颗燃烧弹,牺牲两名空军为代价拦截我军过江,最终失败。

金刚川观后感 篇5

电影《金刚川》的故事主要讲述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金城战役”期间,志愿军某部战士们为了向前线输送战力,在敌军的炮火下坚守金刚桥的故事。

影片分“士兵、对手、高炮、桥”四个段落,以步兵、炮兵、工兵的不同角度分头呈现战役里的同一天,用不同人物置身于特定时间、特定地域、亲身参与整个过程而且身临其境的感知,去告诉观众、引导观众,从而获得观众的共鸣。始终聚焦普通士兵的讲述方式,以战争的局部、时代的细节,始终凝视关于“牺牲”的诸多问题:七十年前,英勇的战士们何以无惧牺牲慷慨赴死?七十年后回首,又该如何去致敬那样的牺牲,我们能否真正地、从心底理解时代的钢铁意志,英雄的热血与眼泪?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在影片《金刚川》中,那个身体被炸断的连长,牺牲前依然在嘱托战士“快修桥”;昂着头直面敌军扫射的高炮班长;还有那个被炸掉一只手和一只脚的高炮排长,死也要死在炮位上;当然,还有那些充当“人桥”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就是当年那些志愿军勇士的代表,也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

冲击感极强的个体叙事,代替了磅礴的集体叙述。我们从普通人的心门认领这些情感,随着血泪体会战争的残酷艰难,以及由此迸发的对国、对民、对战友至坚至淳的情感。渺小的人与庞大的战争之间,充满细腻的连接,微小的通道。战争的局部,细胞般完整传递出极限的意志、情感。《金刚川》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就在这里。比起以往主旋律战争电影里一个个伟光正但形象扁平的英雄战士,本片中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几个角色似乎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金刚川》有很大程度的艺术化加工,影片的选择并非一比一再现历史,而是进行历史的浓缩。虽然《金刚川》在刻画战争残酷与英雄悲壮上很精彩、很刻骨,但和真正的历史比起又略显稚气,毕竟电影是艺术,而历史才是记录。《金刚川》展现了无数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以及浓浓的战友情,电影中充满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细节,让人感动之余,也加深了年轻一辈对抗美援朝的印象。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展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有敢于战胜一切敌人的决心和坚定信念,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和平时代,我们应铭记历史,珍惜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岁月静好;更应牢记抗美援朝精神,为中华民族在全面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勇毅奋进、不懈斗争。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