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中国当代诗三首(最新5篇)正文

中国当代诗三首(最新5篇)

时间:2024-02-09 21:31:47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08-02这里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找到的中国当代诗三首(最新5篇),仅供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当代诗三首 篇1

错误

教学目标:

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认识诗人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婉约是唐宋时的一种诗词风格,与之相应的是豪放派。这碍难感种风格不仅并列于唐宋这两个诗词顶峰的朝代,并且至今仍被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错误》正是现代婉约诗之典范。朗读诗歌

二、总体把握

1、诗歌内容

这是一首极为抒情的诗歌,也未尝不可以看作是一首叙事诗,因为它叙述了一个凄美幽怨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样的呢?谁来转述一下给我们听听?明确:见《教师用书》

2、诗歌特色   你觉得本诗有什么特色?请说说你的总体感受。

明确:

(1)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发了离愁别绪。(2)诗歌的意象都是很传统的、中国的。诗人从中国诗歌的浓厚传统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用杨牧的话说:郑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这是对郑在西化之风劲吹的中国台湾而坚持中国民族特色的创作个性的极好评价。(3)短小别致,“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4)比喻新奇鲜活。等等。

三、具体赏析

1、 题目是“错误”,这是指什么错误?

讨论明确;大致有:(1)女子错误地以为来人是归人;(2)我错误地“打江南走过”,捉弄了女子的感情;(3)“我”确实是女子日日夜夜盼望的归人(心上人),但是“我”“过家门而不入”,令女子错误地以为“我”回家了。

2、“错误”是“美丽”的,这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1)女子以为,“答答的马蹄声”可能是归人回来了,心情一下子兴奋起来,所以说“答答的马蹄声”是美丽的,但是……(2)“我”无意识中破坏了女子的心情,使其由兴奋跌入失望,这虽然是个“误会”是个“错误”,但是从审美的角度看,是“美丽”的。(3)这个故事,或者说这个情节美丽,因此“错误”也成为一种美丽。

3、这是一首美丽而忧伤的诗歌,叙述的是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请你从诗中一字、一词、一句或一节加以体会,说说它的美丽或忧伤。学生自由讨论。

四、再读诗歌,小结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

中国当代诗三首 篇2

教案示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

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 关于海子:

1.评价: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 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步骤:

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

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3)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

明确: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它内容难以协调的一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四、小结

五、作业 :寻找海子的其它诗作,读其诗,悟其诗。

六、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告诉亲人  每一个人

幸福  关心粮食和蔬菜        给山、河取名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祝福陌生人

教案点评:

海子是卓越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限于年龄阅历,不能充分理解海子,但教师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海子,尽管本诗被定为自读课。

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他们会更多地去阅读。

教案示例

《致橡树》

导语 :我国的新诗,开创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挣脱了旧诗格律的束缚,在民歌和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别开生面地实现了诗体大解放,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诗派和以臧克家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派在诗坛上举足轻重,贡献很大,(郭的《凤凰涅 》,臧的《老马》)。新月派的闻一多,徐志摩等文学研究会诸诗人在诗坛上也有不小的影响。(闻的《死水》,徐的《再别,康桥》)。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也别具特色。(李的《弃妇》,戴望舒的《雨巷》)。80年代涌现的朦胧诗,虽然未能成为主流诗,但其影响和价值也不容低估。面且这些诗歌虽不如“战鼓”,“号角”式的佳作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但随着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对这类具有含蓄美的诗作,兴趣越来越浓。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朦胧派代表诗人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

一。关于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__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她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二。朦胧诗简介:

涌现于80年代左右。其特点是: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例:《老马》与《致橡树》对比印证“朦胧诗”的两大特点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心里去,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析:用明白如话的语言,几近分行的散文化格式,单一的老马意象表达出各阶层的人包括作者自己所承受的各种物质重负和心理重负。而《致橡树》则不一样。

三,思路分析

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它不象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的焦灼和渴望,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与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一番理性的考问与判断。----“我如果爱你不应该怎样“爱?应该怎样“爱?诗人循着这样的思路,以“不,这些都不够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前面讲过,朦胧诗的特点是不是单一意象,而是多个意象的迭加,使读者有广阔的想象有空间。这首诗舒婷在表达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和理解时,不是以单一层次的形象来示人,而是巧妙地以橡树象征女性所爱恋的男性形象,通过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物----“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不同的对应、配比关系,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明确在告诉人们自己所批判的,所礼赞的爱情格式。

四。结构分析

1、分层 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第二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最后。表达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2、分析 第一层:用“绝不学“绝不像昭示诗人对下面两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一种是“凌霄花似的,需借助橡树的高枝证明自身价值的女性对男生依附式的爱情; 一种是“鸟儿式的对橡树一厢情愿式地频频示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着不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幼稚可笑,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 即便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的爱情,诗人也用“不,这些都还不够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不管是“泉源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慰藉?还是“险峰似地满足于增加、衬托橡树的高度、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春雨式地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都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在这几种爱情模式中,女性被爱迷乱了心智,丧失了主体意识,只顾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对男性的帮助上,忘却了自身也需要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美自己的筋骨。最后导致人格的萎缩,不自觉地自降男性一等,匍匐为奴。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美,而是走向了他的反面,这种爱情还有什么价值可以称道呢?

通过分析,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从意义上讲,这是诗人对旧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的破。

在诗人眼中,这些爱情是不具备爱情的应有之义,那么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爱情格式是什么呢?假如男人是一棵橡树,我如果爱你,我怎爱才算是理想的爱情呢?

第二层:诗人在下半部份用“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作了神圣而庄严的回答。

理想爱情中男女双方应是彼此独立的,处于爱情中的女性应保持有独立的人格:你是一棵橡树,我就该是一株木棉,决不能是凌霄花的藤。女性,不仅在男女双方“永远分离的物质状态下,应该是一棵独立向上的树,即使在男女双方“终身相依的精神领域,也应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性,保证自己仍是一棵能够独立支撑自身身躯的高大挺拔的树。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旗鼓相当。男性有橡树的刚勇、果敢、锐利----“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敛,/也像戟女性便应该具有木棉的热烈、柔韧、厚重----“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只有双方具备了相匹配的能力,才能互为支持,分担苦难,共享人生----“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在人生的台上,爱情剧中的男女双方演的应是对手戏,同为主角。这样,戏才能演得趣味横生、高潮迭起。如果女性唱、念、做、打的功夫太弱,只能演配角,让男性独领风骚,一个人去撑台面,最终男性会激情衰退、唱得兴味索然,这出爱情戏也会在单调、清冷中草草收场,难以善终。

有破就有立,第二层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爱情观的确立。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致敬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观念。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

深化: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是互爱着的,女性热烈的爱应该得到男性积极的响应;它即不该是女性的一厢情愿,如鸟儿之对橡树;也不该是女性对男性单向、忘我的爱的奉献,而男性只是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地享有,如山泉、险峰、日光、春雨之对橡树。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终身相依,共 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

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这在当时十年浩动刚刚结束,国人亟待在文化的空地上重铸民族精神之魂之际,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诗人的自我不仅指向过去,而且也指向未来,它不仅是诗人自己是什么样子的评价,还是诗人诗人关于我该成什么样子的探索或思考。这样,抒情主人公必然包含着诗人的人格理想,使之成为理想化了的自我。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要求得到另一个人的重视不只是我的抽象人格,也不是我的人格在某一具体的孤立的因而是有局限性的事例中的体现,而是我的主体性的整体,我应该把这主体性所包含的一切,把我这一个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样子,全部渗透到另一个人的意识里去,成为他所追求和占有的对象。”由脉脉含情到心心相印,爱情诗的美,由于展现了人格的价值面变得崇高了。在舒婷的爱情观中,爱既要心灵相通(根,紧握在地下,),更是人格的相映(你有你的铜钢铁枝,我有我红硕的花朵)。爱情要忘我却不能丧失自我。忘我是对爱情如交易,视人格如财物的一种超越;不丧失 自我是对视情人如靠山,视自己如附庸的一种超越。只有平等才有交流,只有并进才有共勉。这种女性的自尊心理,这种对爱情的理想追求,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其中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性的自觉与自强。

4.总结:从感情抒发上,第一层是升调。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六个否定,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行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以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反抗、是抗争、是战斗、诗人一直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激奋、向上的。

第二层诗人的感情是平缓的,从第一层的激昂中跌落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梦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一株木棉在清风中摇摆。

四。形式特点

象征:是诗歌重要的形式和特点。不是从整体上孕含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在表达象征意义。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体正是意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诗。“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对偶: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核心内容。我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律诗,都大量使用对偶句。本诗继承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大量整齐匀称的语言对应形式。如第1句至第3句/第4句至第6句;第7句,第8句/第9,10句;第11句/第12句;第16句/第17句;第22句至第24句/第25句至27句;第28句/第29句;第30句/第31句,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达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五。学生评述舒婷的另一首朦胧诗《墙》

原文: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

它是什么?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寒风霜,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还有可能

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偶然,它必然。

夜晚,墙活动起来,

伸出柔软的伪足,

挤压我,勒索我,

人我适应各种各样的形状。

我惊恐地逃到大街上,

发现相同的恶梦,

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

一道道畏缩的目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

呵,我明白了,

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

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分析:意象诗往往具有哲理美,因为象征手法能加强诗的理性力量。化抽象为具象,正是抽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统的象征。钱钟书说:“传统不肯变,因此惰性形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当作当然和必然”。诗人说“我无法反抗墙,只有反抗的愿望”,正说出她对传统的不满。

“我是什么?它是什么?”这是万古常新的问题,诗人的回答也只能是哲学范畴“我偶然,它必然”。必然存在于偶然之中。对于文学新人,传统之墙乃是渐渐老化的皮肤,文学新人只是在泥缝里寄生的小草,这就是反抗意识萌芽的契机。

于是,恶梦出现了——一个适应传统的梦。那是心理上的阴影,像影子一样“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是的传统影响着每一个人,你适应它,就只能射出畏缩的目光;你坚持它,捍卫它,就成为“冰冷的墙”。

梦中有真理。诗人说“我明白了”。她应该首先战胜自己:克服妥协心理,克服恐惧心理。这样,非但不会为传统的墙所围困,而且还可能由冲破传统而改造传统,由脱离传统而丰富传统。

新诗潮力求摆脱新诗的政治抒情传统。内容上,由强调“大我”到重视“小我”;在形式上,由形象化转化为意象化,趋向于理念和感知的变形。。其特点,尊重自我的身世感受,着重表现富于“主体性”的人格形象。客观上,它确实表现出解放思想带来的心灵复苏,以及在新时期一代人的自觉。这种新的文艺风气,无疑是对传统的有力冲击。

六。课后练习:阅读舒婷的《也许》,回答诗后问题。

原文:也许

----答一位读者的(甲)

也许我们的心事(乙)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士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丙)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也许由于不可(丁)的召唤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题目:(1)理解诗意,为甲、乙、丙、丁处分别选入最恰当的词(c)

问题 总是 同时 回避

寂寞 全是 而不 抗拒

寂寞 总是 也 抗拒

孤立 完全 也 推辞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鄙视生活中弱者的思想感情。

本诗以促膝谈心的方式来抹去“读者”心中的孤独寂寞感,并回答“读者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困惑。

本诗承认生活中的某些缺憾,但更看重有信念、有责任感的人生。

这首诗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方法,;在反复中增加抒情的浓度,在排比中增加语势。

(3)对“肩上越是沉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过重的工作量

过重的家庭生活负担

过重的精神负担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这道题目的设计主要是检测对现代诗歌内容构思与抒情对象的理解程度。从诗句中,我们并不难看出这是一首人生哲理诗,它表现了积极面对生活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赏析这类诗,要从朗读入手,进行联想想像,再现作者的艺术创造境界,领略诗歌表达的情感。

七。现代诗歌的赏析要点

1.揣摩诗的意境。意象包括两方面的范畴:客体描写对象,主观感受体验。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诗人写诗总是通过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托物言志,或借古咏怀。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理解诗人如何借助抒情个体来表现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表现自己爱和恨、痛苦与欢喜、希望与追求的。

2.深入解剖诗的形象。不同的时代因素给了抒情主人公特定的时代影响,因而欣赏新诗中的抒情对象就不能不注意时代的亮色。同时还要注意抒情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因为诗人写诗时,感情的涌发、提炼和倾注总是以个人为基点的。欣赏中,我们既要看到风采豪放、气度飘逸,也要看到沉郁深厚、苍老悲凉。一句话,不同的主人公有着各自独特的精神个性。

3.充分分析诗的感情。

4.细细品诗的语言。从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分析语言的音乐性和图画美。找警句---诗眼。例《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找”字,就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人民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探究活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理解在于理解海子,海子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这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让学生自己查找有关海子的材料,提供给学生可以学习探究的问题。如:海子的朋友骆一禾、西川都是现代诗坛的著名诗人,可以在与他们的诗作比较中理解海子。又如:海子是现代诗坛上璀璨的一点,那么可以把他的诗作与同时期著名诗人的作品比较,等等。学生的学习结果在课堂上交流,这比常规的教学更有效。如果这种学习真正展开,那么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就是丰富无比的。

中国当代诗三首 篇3

中国当代诗三首

从容说课

《中国当代诗三首》包括郑愁予的《错误》、舒婷《致像树》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错误》一诗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继承的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说,描写了一个女子等侯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全诗明快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轻巧清隽,美丽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鉴于此,本教案从介绍郑愁予其人入手,先让学生了解抒情主人公的处境,然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在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在读中把握诗歌的情感脉络,在读中感悟诗人的离愁别绪。诵读感悟法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致橡树》是舒婷的成名作,也是她爱情诗的代表作。诗人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人格理想,比肩而立,各自以独立的姿态深情相对的橡树和木棉,可以说是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全诗感情基调理智、冷静,意象明丽隽美,思维缜密流畅。此首诗的教学重心放在了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蕴含的感情和意义上。在反复诵读的同时,逐层设置思考题,以讨论探究的方式感悟、理解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又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两个月。诗中的字字句句都给人一种非常清新、温暖的感觉。诗人在诗中真诚地祈祷,每一个陌生人都在尘世中获得幸福。海子是一个追求尘世幸福的人,但海子又是一个追求幸福而不得的人。挥之不去的悲凉,质朴本真的语言,面临生命中两难的心境,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索余地。鉴于此,本首诗的教学从了解海子入手,激发学生阅读海子作品的欲望,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层次探讨,以达到把握诗歌脉络、理解诗人内心境界的目的。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感悟各首诗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并将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的特色,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作为难点来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当代诗的发展状况及三首诗作者的简历和创作特色。

2.把握三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能力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仔细品味意境与情理的能力及作品评价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中鲜明而又各具特色的意象。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质朴晓畅等特色。

2.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与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2.探究式阅读法。用于对重要意象或深刻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课文朗诵带;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孕含的感情和意义;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又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爱情是人生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它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其中精彩的两笔。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倾听这位不平凡的女性发出的爱情宣言《致像树》吧。

二、解题

关于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省泉州人,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

1980年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年~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他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浓厚而不求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释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像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2.朦胧诗简介

涌现于80年代左右。其特点是:①内涵上意蕴浓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②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像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三、整体感知

同学们,爱情这个话题历来是永恒的。有人说,爱情就是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的碰撞;有人说,爱情是闪闪发光的钻石;也有人说,爱情使人欢乐;更有人说,爱情使人迷惘;那么爱情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致橡树》去寻找答案吧。

1.伴着音乐放录音或教师范背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和节拍。

出示投影

痴(chī)情 慰藉(jiè) 霹雳(pī lì) 雾霭(ǎi) 流岚(lán) 虹霓(ní)

3.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学生评价。

4.让学生为诗分层并概括各层大意。

明确:全诗分为两层: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诗人在宣告自己不愿为男性的附庸,对世俗爱情观的扬弃。第二层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结尾,表达了诗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

四、具体研习

1.集体朗读诗歌的第一层,学生思考:本层中诗人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有何特点?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表明自己的态度?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诗人用了“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物象要么“攀援”借“高枝炫耀自己”“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要么“送来清凉的慰藉”“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这一组意象均表现出依附橡树或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它们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

2.集体朗读第二层,然后思考:诗中的“木棉”和“橡树”有何深刻含义?诗中的几组对偶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爱情观?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用几组对偶句,如“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表达了诗人在相知相恋相依、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价值观念的愿望。

3.学生讨论下列问题:(1)诗歌前后两层结构上有何特点?(2)诗人的感情有何变化?

经教师点拨后明确:(1)本诗结构上采用先破后立的方法。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使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的抗争的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这是诗人对旧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 婚姻关系的认真的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诗人对自己心中的爱情观的“立”。(2)从感情抒发上看,第1层是升调。诗人以六个比喻句直接列出六个否定,激昂强烈的感情如大江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仿佛吐尽千年来积压在女性心中愤恨不平的块垒。是反抗,是挣脱,是战斗,诗人以一个勇敢的斗士的面貌出现。这部分的旋律是昂扬、激奋、向上的。第2层诗人感情的抒发是平缓的,从第1层的激昂中跌落下来。诗人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梦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一株木棉在清风中摇曳。

4.探究式阅读

诗歌通过一系列意象(如“凌霄花”“木棉”等)表达了一种新型的平等的爱情观,除此之外,你还能揣摸出哪些思想意义?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可提供借鉴例子。如:诗的前一部分,“橡树”这一意象是异位于“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一群体意象,作为其对立面呈现于读者面前,且以居高临下的优势雄居其上的。而“凌霄花”的攀附“高枝”以“炫耀”自身,“鸟儿”“痴情”的机械“重复”,“险峰”有意地“衬托”“橡树”的“威仪”,频频传递的是一种被异化、被驯化被僵化了的不平等关系,是下级对上级、后生于师长、个人对集体的绝对服从,是专制政治下百姓对于权威偶象的绝对服从、盲目崇拜。这种迷失自我消融自我泯灭个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人道的主奴关系。诗人否定这一关系,渴望的是后一种“木棉树”以“树的形象”和“橡树”“站在一起”的彼此对等的关系:“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这种亲密和谐的关系是建立在人格独立彼此平等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关系中,个体的人性得以张扬,人的尊严受到尊重,人的价值得到承认。不难看出,诗人渴望的是人性的复归,追求的是强大自主而又充满激情活力的尊严与人格——“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鄙视的是时代和命运铸就的归属性病态人格。诗歌通过前后两组意象的矛盾和对比,揭示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与否,恰恰是衡量社会进步文明与否的重要标尺。

(摘自《中语参》XX年1~2期)

5.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背诵全诗。

五、课堂练习

阅读舒婷的另一首朦胧诗《墙》,回答诗后的问题。

我无法反抗墙

只有反抗的愿望。

我是什么?

它是什么?很可能

它是我渐渐老化的皮肤

既感觉不到雨寒风霜,

也接受不了米兰的芬芳。

还有可能

我只是株车前草,

装饰性地寄生在它的泥缝里,

我偶然,它必然。

夜晚,墙活动起来,

伸出柔软的伪足,

挤压我,勒索我,

要我适应各种各样的形状。

我惊恐地逃到大街上,

发现相同的噩梦,

挂在每一个人的脚后跟。

一道道畏缩的月光,

一堵堵冰冷的墙。

呵,我明白了,

我首先必须反抗的是:

我对墙的妥协,

和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

1.意象诗往往具有哲理美,因为象征手法加强诗的理性力量。诗中的“墙”象征着什么?

2.诗中说,“呵,我明白了”,诗人明白了什么?

参考答案:

(1)“墙”是僵化了的艺术传说的象征。

(2)“呵,我明白了”是指诗人明白了应该首先战胜自己,克服妥协心理、恐惧心理,这样就不会为传统的墙所围困,而且还有可能冲破传统,改造传统。

六、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全诗。

2.课外阅读舒婷的《双桅船》,并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赏析文章。

中国当代诗三首 篇4

教案示例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感受诗人海子的博爱之心。

(2)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3)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学习诗歌。

教学重点:分析诗歌,理解诗人如何有层次地表达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海子的诗作,初步了解海子的思想。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大屏幕显示海子遗照)

这里站着一个相貌平平的中国人,普通而没有特点的面孔并不会给人留下什么记忆。然而他是才华卓越的诗人,是被当代学院派推崇的重量级诗人,他就是海子。

二、 关于海子:

1.评价:

“他的一生似乎只为了发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浓缩了,让它在一个短暂的过程里,显示生命的全部辉煌。”(谢冕)

“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西川)

“他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陈东东)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怀宁人,当代著名诗人。作品有长诗《土地》和短诗选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师提供海子诗作《亚洲铜》等,学生也提供自己喜欢的海子的诗。大家朗读欣赏,浅层次地了解海子。

三、 小组协作,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步骤:

1.教师提供自读思考题。

2.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3.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自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诗人在本诗中拟想了幸福的生活画面,它包括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人的幸福?

明确: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个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图景不离细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却又远离喧嚣地独立在大海边。这是一个明亮温暖的画面,是诗人真诚拟想的情景。但很明显,第三个内容与前两者似乎不大相容,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诗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

明确:诗人在自己拟想的幸福图景中喜悦着,这种喜悦不断地膨胀,使诗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诉别人,又不断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还是诗人有一颗博大而善良的心,他爱这个世界的一切。

(3)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目?

明确:本诗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诗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题,因为这个内容是他拟想的幸福生活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亮丽的部分。当然也是与其它内容难以协调的一部分,但恰是这种不协调表达了诗人的真胸臆,也是这首诗的表达的重点所在。

四、小结

五、作业 :寻找海子的其它诗作,读其诗,悟其诗。

六、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告诉亲人  每一个人

幸福  关心粮食和蔬菜        给山、河取名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祝福陌生人

教案点评:

海子是卓越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学生限于年龄阅历,不能充分理解海子,但教师有责任让他们知道海子,尽管本诗被定为自读课。

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设计,认识海子、了解海子、研读海子。涉及内容不是很多,却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例,他们会更多地去阅读。

中国当代诗三首 篇5

[教学要点]

1.学习郑愁予的《错误》,体会诗歌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用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色。

2.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体会作者追求的幸福世界及表现出的博爱之情;感受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欣赏《错误》

1.解题

郑愁予,本句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1949年他随家人去中国台湾后,一面学习,一面继续从事写作。1955年中兴大学毕业后,在中国台湾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梦土上》。郑的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1963年郑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1968年,郑愁予35岁那年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郑愁予的诗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这首《错误》便是这样。此诗以江南的小城为中心意象,写思妇盼望归人的情思,意境优美深婉。

2.让学生反复朗读全诗,直至能背诵。

3.学生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自由赏析,然后教师点拨。

明确:诗歌第一节短短的二十个字却溢满了清丽而婉伤之情,用莲花来象征江南女子的纯洁与柔美,思妇敏感的情绪随着莲花的一开一落微妙地变化着。本节长短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思妇等待之漫长。“开落的莲花”倒装为“莲花的开落”形成音韵美。

诗歌第二节用两个比喻写思妇的心。深闺中思妇的内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紧掩”着的“小小的窗扉”,脆弱、敏感、内蕴,充满古典的风韵。比喻新颖巧妙,“小小的”两次重复形成轻盈柔美的韵律。把“向晚”“紧掩”这动态的词语倒装后,不仅化板为活,加强了语言的变化,而且也更委婉地表现了思妇的心理。“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帏不揭”四个否定句呼应,既加强了抒情的深婉,又助于音调的和谐。

诗歌第三节点明了诗题和全诗和抒情视角。“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其优美的意象,独特的矛盾语言成为流传甚广的名句。

4.重点品味:“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一句中“美丽的错误”有何含义,表达效果如何?

明确:“美丽的错误”原本就是矛盾的。“达达的马蹄声”点燃了思妇重逢的喜望,因而“美丽”。但这马蹄声仅仅是从前面路过,不为她的期盼而停处,因此希望是个“错误”。“这一起一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更形成了清劲跌宕之势。”

二、引导学生自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海子简介

海子(1964~1989年),原名查海生,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主要作品有长诗《土地》、短诗选集《海子,骆一水作品集》。海子被列为中国当代先锋诗人的代表,诗风自由率真,多表达对生命真诚的热爱和痛惜。语言简约流畅,铿锵有力,富有艺术感染力。《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抒情名篇。

2.学生放声自由朗读全诗。教师作诵读提示:这首诗以朴素明朗而又隽永清新的语言,唱出一个诗人的真诚善良。诗人想像的尘世,一切都那么新鲜可爱,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注意读出诗中积极、昂扬的情感。

3.师生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诗人是如何围绕“幸福”抒发情感的?

明确:本诗是一首风格明快、感情强烈的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诗歌一开始,就点出了主词“幸福”,同时,以“幸福”贯穿全篇,并得以逐层强化。第一节,诗人选取平常的生活细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幸福”之所在,因为“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二节,诗人的“幸福”溢满心胸,无法独享,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幸福”的情感得以强化。第三节,要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感染上诗人的幸福,陌生人也会得到幸福,诗人的情感再次扩大强化。整首诗都洋溢着乐观、欣喜、幸福的情绪,有极强的感染力。

(2)海子对“幸福”是怎样阐释的?和常人的幸福观一样吗?

明确:诗里海子理解的“幸福”生活是平凡人自食其力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隐逸诗人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常人理解的“幸福”不同。普通的“幸福”生活,不外乎是物质的丰富与奢华,世俗感官享受的满足,政治和文化观念上的“权力”“业绩”等生命本真所不需要的东西。而海子把“幸福”理解为生命得以自我呈现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资源。生活虽然粗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这种理解的“深度”非常人所及。

(3)诗人将自己的“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亲人”“山”“河”和“陌生人”,表现了他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将自己获得的“幸福”传布与他人、他物,意在说明他要让每一个世间漂泊的灵魂都关注“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到获得“幸福”时的人类大善大美的至境。还在于他希望整个世界和人间都成为“幸福”的家园,让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和自己一样幸福愉快地活着。这表明了诗人的内心洋溢着博爱之情。

(4)诗人是否真的移居于“面朝大海”在“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里,过着先人那种粗朴的生活?我们该如何理解诗歌的主题?

明确:“春暖花开”中的“一所房子”如同神话中的“房子”,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它只是诗人渴望的精神家园的象征,理想中的形象化描绘。诗人借“居”于其中粗朴生活的描述及传达与亲友感受的叙述,表明自己对尘世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人间真情的希冀和向往。

(解说:关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不同读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如本诗的创作背景或目的。有人认为它创作于中国社会大转型时期。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价值都在新的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面前受到冲击,或固守,或崩溃,或更新,该诗表达了海子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女友的爱情诗。“感受到了作者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并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每个人,但从诗歌里,我们更能体会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关怀。”(曾一果)再如作品的情感问题。有人认为诗歌情感是积极、昂扬的。也有人认为:在暖橙色的基调中,我们不能不注意诗中一些特别的“音符”,“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是一种带有后验性质的感觉,不可能去“做”一个幸福的人。“从明天起”意味着“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明天”的幸福只能是诗人热切的期盼、美好的憧憬,寄寓了诗人善良、真挚的意愿和对理想热烈的追求。海子一方面歌唱生命,歌唱生命中的激情,歌唱生命辉煌的瞬间;另一方面,他又看到这生命注定要遭受的阻力。于是他被迫去表现这生命的痛苦。由此,我们感受到了诗中潜在的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的对抗。鉴于上述情况,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生命体验为着眼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课堂练习

以“我眼中的幸福”为题,谈谈学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受。

四、课文总结

当代优秀的诗作从崭新的审美角度为新诗带来了无限生机,不仅使诗人的艺术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而且使诗歌本身的艺术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们又像挟泥带沙的湍流,跳跃、奔突、飞溅、穿鸣于乱石涧底,有一股冲劲,富有活力,为中国当代新诗走向世界做出了很大贡献。

五、布置作业

1.熟练背诵《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捕捉生活中的某一物象,展开联想,赋于其一定的象征意义,写一首短诗。

3.阅读郑愁予的《天窗》,体会其抒发的思想感情。

天  窗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着,好深的井啊。

自从有了天窗

就像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着的七个夜,

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己在四壁闲荡着

那叮叮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

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着的,只有一个名子

那名子,自在得像流水……

提示:这首诗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用鲜活的现代生活语言,表现了非常具有古典意味的纯然之美。诗人自喻为“天窗”,并由这一情绪推动着诗意的进展,使其发挥得淋漓尽致。我们随着诗人的情感前行,会发现《天窗》一诗,原来是一首美丽的情诗。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辩论: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惯中,男刚女弱,女性在男性的保护伞下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为男人解除后顾之忧,这样的爱情是美丽的,家庭是幸福的。解放后,职业女性不断涌现,提倡男女平等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爱情观也发生了变化。究竟是传统观念好还是新型观念好?

2.阅读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民歌》,完成(1)~(2)题。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 也听见

沙 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 也听见

龙 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 也听见

梦 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 也听见

笑 也听见

(1)对诗句的解说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从青海到黄海”“从高原到平原”强调了能听见这首歌的区域之广。

b.“从早潮到晚潮”“从a型到o型”是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血型的人都能听见这首歌。

c.“风”“沙”“鱼”“龙”都能听见,是说所有一切的事物都能听见这首歌。

d.“醒”“梦”“哭”“笑”都能听见,是说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能听见这首歌。

(2)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歌颂了中华民族艰苦拼搏,团结奋斗,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b.这首诗构思巧妙,小中见大,所谓民歌,应是民族之歌,民气之歌。

c.全诗多用反复,是吸收了《诗经》的创作手法,可算是“重章叠体”之作。

d.各节句式长短不一,也不押韵;而从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和整个结构看,又有严谨的间架和整齐的节奏。诗中联想自然,富有诗意。如由“青海”“黄海”联想到“风”“沙”,余此类推。

参考答案:

(1)b(从“早潮到晚潮”“从a型到o型”是说“呼啸”持续时间之长,“合唱”的血型之多)(2)c(不能说“重章叠体”,它没有《诗经》的“章”)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