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5篇正文

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5篇

时间:2024-05-17 09:55:46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童年虽然已经悄然离去,但是那时的飞天梦还记忆犹新。让我们一起写一写“航天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里是可爱的小编惊云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体会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航天精神思政课观后感 篇1

从英雄出征,到空中课堂,再到凯旋而归,学校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在每一个阶段都认真观看实况直播,和航天员一起经历无数次美好瞬间,获得非凡的科学体验。这是一份地球与星空的守望,更是一份理想与奋斗的牵手。观看直播成为学校生动直观的思政大课堂。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逐梦苍穹,激荡辉煌。___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愿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心怀逐梦天际的理想,拥有克服万难的勇气,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学习体会 篇2

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的三位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度开讲,“天宫课堂”引发了全国青少年的热烈反响。航天员教师们亲切的面容、多项神奇奥妙的实验、同学们对科研报国的极大热情,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作为年轻干部,我们同样要不断学习,从这堂难得的课堂里总结出“接地气”“练本领”“立志向”的自我提升“三法”,不断在时代征程中厉兵秣马、踔厉奋发。

年轻干部自我提升要“接地气”,立根原在群众中。随着祖国科技力量的日益强大,对于太空的探索也成为新时代强国之路上的攻关要塞,青少年既是祖国的希望,也是“中国梦”的实现者。直播现场大屏幕上的航天员们并不邈远,而是在“接地气”中与全国青少年心连心,以亲切的面容、生动的话语、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群体的求知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天宫实验中有太空知识的源头活水,人民群众中有工作实践的不竭源泉。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创造史也是一部万众一心的团结史,我们年轻干部站在先辈的肩膀之上,要谨防脱离群众沃土,扎实工作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年轻干部不能做“无土栽培”的温室幼苗,要做“咬定青山”的茂林修竹,立足人民、心系群众,把解决人民的切实需要当作砥砺前行的力量源泉。

年轻干部自我提升要“练本领”,千锤万凿出深山。空间站里精密多样的实验设备,让青少年们大开眼界,但太空教师们的流畅操作更让我们惊叹航天员的知识丰富。正是在地面刻苦训练、在空间站不懈练习,才能让航天员们不负祖国赋予的光荣使命,在万众瞩目中担负起太空科技探索的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对青年人的寄语中引用过“纸上谈兵”和“虚谈废务”这两则典故,就是意在告诫我们,要练就真本领,不做“绣花枕头”。实际工作好比一项需要不断塑造的“瓷器活”,我们年轻干部要做过硬的“金刚钻”,就要抓好理论学习,夯实实践基础,主动应对各种突发问题。“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当前,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如期实现,新的赶考之路正向我们发出召唤,我们年轻干部要充实好本领的行囊,并肩趱行,一往无前。

年轻干部自我提升要“立志向”,红旗直上天山雪。随着国际竞争形势的日益激烈,科技强国建设、航天战略的落实,都亟待一代代青少年去实现。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教师的期盼与鼓励极大地鼓舞了青少年们的科研热情,坚定了莘莘学子的报国志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实现抱负是努力学习的原点,是量准木材的“墨线”。我们年轻干部要想在工作岗位上取得长足进步,不仅要坚定理想信念,还要树立远大志向。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我们生逢伟大时代,沐浴和平之光,然而暗礁依然危险,考验无处不在。抗击新冠疫情、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转化低碳经济模式……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需要弘毅之士来书写。我们年轻干部如同一棵棵生长在祖国春天里的新树,要及时修枝剪叶、补钙壮骨,尽快成为参天大树,立志争做栋梁之材,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的力量。

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心得感想 篇3

我国载人航天飞船开始发射,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此次直播活动。

画面出现了三名宇航员在返回舱里,他们还在镜头前做手势,有趣极了!随着倒数开始“5、4、3、2、1,开始发射!”,我的心情十分激动!

我看着火箭升空,心里暗暗念叨:加油!我希望自己长大以后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航天精神思政课观后感 篇4

“中国航天人的浪漫是把满天神话变成现实。”筑梦浩瀚太空,凝集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观看了神舟十三号返回的直播,我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神舟十三号完成了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载人飞行,中国完成了一次次突破性的创新,这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拼搏、不畏艰难,离不开祖国的强大支持,我深刻体会到生在新中国,长在国旗下的幸福!作为新一代青少年,我更应该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心给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航天精神思政课观后感 篇5

宇宙探索无止境,太空奏响中华曲。每一次神舟发射总是激动人心,为祖国自豪;每一次太空探索总是鼓舞人心,为时代点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美丽启航,我们欢呼。浩瀚苍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写华章,中国精彩!

飞天梦瑰丽,乐章总嘹亮。每一次神舟发射都会给我们奏响诸多“首次”交响乐——载人飞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方式,首次径向停靠空间站;航天员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女航天员将首次进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王亚平也将会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神舟十三乘组也将包括中国首次出舱的男女航天员;中国人将第一次在太空中过春节;等等。每一个“首次”都是科技探索创新的成果,每一个首次都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结晶,正是在这些“首次”中,中国航天事业昂首阔步,中国复兴伟业走向成功。

使命很光荣,任务更厚重。每一次太空探索都是壮美事业的伟大音符,是总结,是升华,是更上层楼的力量凝聚。中国空间站在轨建设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两个阶段实施,神舟十三号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的决胜之战、收官之战,也是空间站在轨建设过程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战。通过神舟十三号任务,将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与协调性。神舟十三号任务结束后,还将组织进行全系统综合评估,满足要求后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所以说,其任务意义非凡而深远。

探索星辰大海,中国征程壮美。新“太空出差”三人组,组合完美,“老中青”结合,抒写完美中国太空新记录。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两弹一星”让世界瞩目,“载人航天”挥毫惊鸿之笔。“嫦娥”奔月、“北斗”指路,“天问”问天、“天宫”览胜,“玉兔”探月、“祝融”探火、“羲和”探日……,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美丽传奇,刮目奇迹。九霄逐梦问天,阔步强国征程。上九天揽月,观天上宫阙。这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这是共和国发展壮美诗篇。

浩瀚苍穹立新功,太空探索写华章。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伟大,“天和”探索之旅美好。航天员王亚平说,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我们期待除夕守岁时,能够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同胞来自太空的祝福。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神舟十三号任务展现中国为载人航天探索这一人类共同事业作出的新努力、新贡献;中国必然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