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作文 > 清明节初中见闻作文600字精彩6篇正文

清明节初中见闻作文600字精彩6篇

时间:2024-03-01 10:27:08

一天又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如下是小编帮大伙儿整编的清明节初中见闻作文600字精彩6篇。

清明见闻作文 篇1

滴答滴答时间从不会为谁而停止,从寒冷的冬天,一眨眼就是春暖花开之时,而我内心最深处的思念也随之而来。

刚下过蒙蒙细雨的天空,飘着淡淡的花香味,青草上还留有一颗颗顽皮的小露珠,它会调皮地跳入你的手中,然后从你的手中溜过,而我最思念也最想留住的那一份温暖,也这样悄悄地从我的手心划过。

小时候的我是快乐的,是无忧无虑的。还记得,那时候每天晚上吃完饭,我都会叫曾祖父和我一起到院子里玩,他坐在椅子上,我则跑来跑去。他总是那么慈祥地望着我,笑着说:彤彤,你别跑那么快,小心摔着了。这时我会说:哎呀,曾祖父放心啦,我不会摔倒的。结果不过三秒钟,就绊到石头摔了个四脚朝天。刺耳的嚎啕大哭声中,总少不了曾祖父那开怀的笑声和那温暖的大手,他把我紧紧搂在怀里,轻声细语地安慰着我。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再也享受不到这个温暖的怀抱,摔跤以后也没有温暖的大手来扶我,再也听不到那温柔的安慰声了。想起这种感觉,我的心里闷闷的,眼眶慢慢地变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那是我思念曾祖父的泪水。

滴答滴答,时间在流逝着

曾祖父,您还能想起我吗?还记得那个总是抱在怀里的娃娃吗?我现在长大了,不会动不动就摔跟头了,可是我永远也忘不了你那温暖的怀抱。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现在的夜晚依旧那么宁静,可是夜空已没有以前的绚烂,因为我的身边少了一位慈祥的老人,但我知道,那份温暖一直在,永远也不会消失!

清明见闻作文 篇2

今天是清明节,一个祭拜已逝亲人的日子。早上,我和老爸老妈一起去扫墓,途中,我发现原来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清净了许多,马路上的行人稀少并行色匆匆,平时随处可见的的士今天也很少。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细雨纷飞,让人的心情无端多了几分伤感。我们来到了花店,看到平时五彩缤纷的花店,今天几乎都被朴素的黄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们买了一盆菊花,然后,我们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龙王山的时候,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串串鞭炮声,原来,是一些扫墓的人放的,蒙蒙的细雨中飘着一些灰白色的烟雾,以及扫墓人给先人燃烧祭品后在空中的漂浮物。我来到龙王山以后,老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妈点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烧祭品,点上蜡烛后,我们都要祭拜磕头。我听见不远处一些年纪大的人在一起谈论自己儿时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时的情景,并不时传来几声叹惜声。外公、外婆也谈着自己的老爸老妈健在的时候的事情,都在说若是现在老人还健在,可以过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停放着许多外地的车辆,老妈告诉我,这些都是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祭祖的人的车。老妈也跟我说起她儿时的事情,老妈说:“当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老妈总能够从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价的水果,还能够得到一些零花钱,老妈在当时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说到这儿,老妈有一些黯然神伤。虽然我没有见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是我祝他们在天堂过的幸福安逸!

清明见闻作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国内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国内非常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关于它的起源,有不少动人的故事。下面就挑一个来讲讲:“春秋年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忙下逃到了海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很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

哪个知晓介子推早就携带老妈妈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可以找到他们。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重耳很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一个的这一天都不能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2、年,重耳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发现柳树复活了,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

大家知晓先烈们用我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佳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日常的少年儿童更不忘记他们!

忆往昔,诉不尽大家对先烈们的无限怀念;看今朝,唱不完大家对明天无限的憧憬;展将来,大家信心百倍,壮志豪情。不管大家以后从事什么职业,大家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未完成的事业,肩负着建设经济发达、文明富强、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伟大祖国的历史重任,让大家以实质行动呼唤文明春风,告慰烈士忠魂!

清明见闻作文 篇4

今年的清明节,全国放假,我们也不例外。昨天和今天,我都是在祭祖——挂清明(我们这里喜欢这样称呼)。

昨天和今天的上午,我都在祭祖,为我的亲人祈祷,祈祷希望我的先辈们,能保佑我们后辈健康成长。尤其是希望他们能保护我和我的爱妻,还有我们的小贝儿一路平平安安。也希望他们能保佑瑞儿,心想事成!

这两天里,每当我们要去祭祖的时候,都是小雨绵绵,真有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谣指杏花村。”的感觉。当然跟着去的人,可能再也没有这种感觉。

今天我看到了我们老家清明节的规矩,正清明那天是不插清明,可我们昨天还是去插了。听老家人说插清明,是正清明的“前三后四”。也就是前面的三天和后四天才能插清明。

那为什么叫插清明呢?因为每到一个死去人的坟墓上,要带上纸钱,三炷香,每炷香里有三根香,还有一挂鞭。这两天我们祭祖的地方多,于是用小车装的香和鞭以及纸钱,我们一共男女有将近三十人,浩浩荡荡,很威武。当然有更威武的是陈姓家族,他们大约有三百人之多,中午一起进餐,而且搭台宣布家规,讲明家族的由来,并在坟墓里高高耸立足有三米高的始祖和二始祖巨碑,很气派。在我们这里方圆十里,可谓长了陈姓家族的志气。

当然我不这样看,我认为要既节约又达到节省的好效果,没有必要把祖坟分散到各个地方。应该是祖坟集中在一块,然后树立一个巨碑,在其旁边分设:始祖,二始祖,第三代,第四代。依次写清楚就行了。

清明见闻作文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描写清明景象的诗句,至今依然流传不绝。

清明节,人们要祭祖。我也跟着爸爸、姑姑们去给奶奶扫墓。奶奶的墓坐落在一块麦田之中,远处的树早已经发芽了,垂下的枝条浓绿浓绿的。树枝上,燕子、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还时不时地追逐嬉戏。脚下的麦苗也窜起一拃高了,还一派盎然春色。

穿过田间的麦垄,我们来到奶奶的墓前。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气氛越来越严肃和凝重。姑姑打开箱子,把准备的供品一样一样地拿出来,烧鸡、点心、馒头、水果,一样又一样地摆在坟前。伯伯把酒瓶小心翼翼地打开,恭恭敬敬地倒了三杯,慢慢地洒在在坟前的泥土里。爸爸把金箔、银箔、冥币和纸草堆在坟前,轻轻划着火柴点燃了,冒出浓浓的青烟,还有几片灰烬伴随着青烟飘向远方。大家都在小声哭泣,嘴里还念叨着“吃吧!喝吧!拿钱用吧!在那边别冻着、饿着。”我在旁边看着、听着,心里也饱含了哀伤。

我出生的时候奶奶已经去世好多年了,虽然没有见过她,可我知道她一定非常慈爱。爸爸、姑姑恭恭敬敬地前来祭奠,正是感谢她生前的养育之恩和关怀爱护。

在回去的路上,车窗外依然春色一片。小河里的`水哗哗地流淌着,倒映着岸边的杨柳,还有几只鸭子在水面上来回游荡,不是划出道道波纹。在这个时候纪念祖先,表达我们的哀思,不也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吗?

清明见闻作文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大诗人杜牧把人们在清明时节上山扫墓、踏青、春游的气氛生动地描写了出来。而且妈妈在我读幼儿班的时候,就给我讲述了关于清明节来历的故事,使我从小就懂得了尊老爱幼的道理,也知道了墓地是个最受人敬重的地方。

今天是四月五日,又是传统的清明节。因此,我们全家人带上给先人的供品和鲜花,前往飞鹅墓园扫墓去了。

今天的天气阴沉阴沉的,它也好像懂得了我们去扫墓的哀思心情。当我们的汽车驶进金沙大道时,原有宽阔的大马路不见了,只看见由车组成长达几公里的四条大长龙,一眼望不到尽头,车龙就像挤牙膏那样缓缓地移动。就这样挤呀挤,大概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才挤到飞鹅墓园,由于汽车不能驶上环山路,所以,我们只能把汽车泊在停车场,再步行上山。呀!来扫墓的人可真多,整个墓园人山人海的,连走路也是人挨着人走的。

当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来到我们家先人的墓地,墓地前边种有一排排挺直耸立的柏树,就像站立着一排排威武的哨兵在守卫着我们的先人。微微春风吹过,它们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当我把鲜花插在花瓶上时,疼我爱我的老阿太那慈祥、善良的熟悉面孔浮现在我的眼前,也使我想起了在我小时候生病时老阿太那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和经常教我要孝顺父母、关爱长辈等做人的道理。我记得最深刻最难忘的那句话----好好地做人,好好地做事。这句话虽很平凡,但它却激励着我努力向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