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初中生作文 > 初一作文 > 建党伟业观后感作文【优秀6篇】正文

建党伟业观后感作文【优秀6篇】

时间:2023-09-18 11:34:21

看完《建党伟业》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建党伟业观后感作文【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建党伟业观后感700字 篇1

甘立耀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建党伟业》

这部影片与其它影片不同,其它影片都是为了突显主人公,这部影片却是真实的展现了上个世纪初我们国家混乱的局面,讲述了共产党成立的历程。让我收到了启发,知道了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影片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开拍。具体写了清帝傅仪退位,袁世凯复僻帝制。工人、学生罢工罢课。当我观看到五四运动时,我心潮澎湃,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和冲动,看到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我很自豪,为中华民族有这这样的伟人而自豪。看到列强对中国土地虎视眈眈,企图消灭我中华民族,瓜分我中华土地而愤怒。看到袁世凯复僻帝制,我恨不得一枪毙了他。

不过,我很庆幸毛泽东、李大钊、周恩来、陈独秀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对中国道路的探索。

还有一个英雄,往往把国家放在第一位,他就是蔡锷。你们还记得他在火车站与小凤仙告别的那个场景吗?他们之间谁会舍得对方离自己而去?两人的眼神哪里藏得住对对方的依恋?但他是必定要走的,就算小凤仙再怎么挽留他,他也早已下定了决心,他就算再爱小凤仙,他的心里还有祖国。

我深深的记得他们的最后一个拥抱,小凤仙叮嘱他一定要活着回来,蔡锷却说:“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

为了国家的自强,有多少人勇敢的站了出来,又有多少人死在了伤口下。有人问,革命就一定要人命吗?回答是:不,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吾辈当自强,是为了活着的人更好的活下去!

我们作为当代的学生,有着无限的自由,可这些自由是谁争取的呢?是党,是那些五四运动的学生工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下,不用呼吸战火弥漫的空气,只需要沐浴在阳光下学习、生活,不用再像原来那样饭吃不饱,觉睡不足。现在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所以让我们张开翅膀,向广阔天空飞去,为未来打拼,为祖国争光!

要记住“莫笑雏龙鳞窄,敢于鲲鹏夺海”!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2

前几天,我观看了建党__周年影片《建党伟业》,深受感动,心境久久不能平静,感触最深的是:此片丰富,值得大家观看和深思。

影片《建党建业》是一部再现辛亥革命后到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这一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恢宏巨制电影作品,是一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的文献纪录片。这部影片经过描述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历程,叙述了自虎门销烟开始,为了解救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以自我的方式为救国强国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

影片在片尾时,13位代表在上海南湖的红船上开完会后站起来合唱着《国际哥歌》时,大家的眼睛里都噙满着幸福和充满期望的炯炯眼神!带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和深刻地记忆:这13名代表,代表着50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中国共产党的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的国运昌隆,气壮山河;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浸浸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此刻,我们全国的党员人数发展壮大到接近8000万人,这是多么辉煌的成绩!真正成了世界上第一大党。事实证明,我们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带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复兴指日可待。

经过观看《建党伟业》,我们应当更加认识到今日的幸福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所以更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同时,要从影片中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爱国爱党的高尚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力。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篇3

“19世纪中叶,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历史的幕布被豁然掀开。灰色的太阳注视着惨淡的中国。皇帝、官僚、军阀、土匪、外国侵略者,他们互相对抗,却无不蹂躏着这片恸哭的土地和她的子民。

有理想的青年们嗅到了护国救亡、改天换地的味道,然而太多的激情和夹杂的阴谋把中国撕扯得更加支离破碎。有人密谋着复辟,却粉饰太平虚情假意;有人叫嚣着“共和”,又朝秦暮楚摇摆不定。举国都笼罩在迷茫、疲惫和失落中:我该如何拯救你,我的中国?

一个声音遂渐清晰了起来:“中国的情况远比其它任何地方都要复杂。”要想扶持一个民族重新站起来,绝不是粗暴地换一个皇帝、一个总统就能达到的,也并非盲目模仿他国做法就能解决。各种思想和主张在中国横行流动,把它变成了一个四不像的畸形。不达成共识,只依靠武力夺权来实现统治,肆意改造中国,对于国民都是莫大的痛苦和耻辱。

什么是大道?如何找到出路?这很难。是的,难极了。“也许要一生一世,也许要数代百年。”

于是,青年人们咬紧牙关,横冲直撞,慷慨激昂,不怕牺牲,也不怕流尽身上的热血。他们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狂热的运动,也许类暴徒之行,似野蛮之举,但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祖国简单而朴素的爱,不再做懦夫,永远是自卫的第一步。东方巨龙将觉醒,昂首振山河。

终于,在历经许多条道路失败的教训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几经辗转挫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上宣告成立。这就是无数仁人志士历尽艰辛最终找到的中国正道之光。后来,不管是拂袖而去的曾经的战友,还是步步相逼的国内外敌人,再也不能阻挡它的脚步,把红旗插遍中国的每个角落。

党的光芒在中国的天空已照耀百年。我们早已找到出路,并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不怕任重道远,不怕数代百年。

建党伟业观后感 篇4

1921年,中国社会乱象纷纭,人才辈出。这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年代,无数的莘莘学子为百废待兴的祖国描绘着美丽的蓝图;这又是个热血沸腾的年代,抛头颅洒热血只为把青春献给祖国;这也是一个群雄争霸,英才辈出的年代,爱国的年轻人为泱泱大国注入了新鲜血液,奠定了雄狮苏醒的基础。.。.。.

展现在眼前的正是电影《建党伟业》所带来的90年前的一段峥嵘岁月。《建党伟业》讲述的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主要以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张国焘、周恩来、蔡和森等第一批中国共产党员为中心,讲述他们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中为国家赴汤蹈火的精彩故事。这之间的十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十年里发生了许多值得大书特书、使国人永远铭记的事情,涌现了许多名留青史的风云人物。武昌起义、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运动、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勋复辟、护法运动、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些国人耳熟能详、如数家珍的历史事件,曾使我们愤怒过,哀痛过,无奈过,彷徨过,兴奋过,期待过……如今我们对这些重要的历史片段仍然记忆犹新。而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便是真实再现了那段风云变幻、令人可歌可泣的中华民族在苦难中抗争、奋斗并逐渐进步的历史。

在这众多的历史事件中,众多的革命实践中,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无不以失败而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改变这一现状。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孕育着最后一次的成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这最后一次的成功旗帜鲜明的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当初的五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七千万成员并领导十三亿中国人民的执政党,这短短的几十年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定将驱走黑暗。中国共产党就是正义与光明的象征,她以极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已成长为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这一切的一切就是这一结论最好的诠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这种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在一次又一次的历史关头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三年的北化战争,十年的土地革命,八年的抗日战争以及三年解放战争才孕育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人用了整整二十八年时间才迎来中国人民的新生,数以千万计的共产党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乃至宝贵的生命。而后的六十多年,她又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为期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把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设成一个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这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再一次向全世界宣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回首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激情满怀。今天,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沐浴着新的阳光,带着新的希望,我们应当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党的周围,为了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建党伟业观后感范文字 篇5

电影的开始那些文字表达十分直白的体现了皇权的孱弱无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我领土的事实。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行动,寻求救国之路。其中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于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十年里涌现了许多风云人物与历史事件:武昌起义风云变幻,清帝退位后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妄图称帝的他最终死在人民的唾弃中。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假意拥护袁世凯的蔡锷抛下知己小凤仙,舍己去日本组织力量重振山河,我为他的气魄感慨更为他带病出征而感动。当见到朱德在枪林弹雨中舍生忘死地拼杀时,一代伟人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亦使我动容。新文化运动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与辜鸿铭进行辩论时,我们可以看出新旧思想在当时高层知识分子中斗争的严酷。巴黎和会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中国,却不能拿回自己的领土,那些强权国家,根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硬是将德国在中国的权利转让给日本。当我们听到中方代表顾维钧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时说的那些话:“尊敬的各位代表:你们凭什么把中国的山东省送给日本?我很愤怒!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沉痛的一天!”时,我们在愤怒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真谛。五四运动一声声“保卫主权”、“还我青岛”喊得气壮山河,雄壮有力,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那轰轰烈烈的场面,足以感动每一个观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雀跃,为之自豪不已。当“二次革命”失败后,见到在妻子宋庆龄面前长叹的孙中山时,我们能感受到伟人的无奈与哀痛,也易使人联想到伟人那传扬千古的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一九二一年七月底,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上,周迅扮演的王会悟在船头与周遭美景的交融,身后的船舱内正进行着一个即将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性会议,几个满怀壮志的年轻人热烈商讨着,为中华民族策划未来。他们开始编织鲜艳的党旗——这是一面代表中国人民红火岁月的旗帜,这是一面代表真理与光明的旗帜,这更是一面渗透着无数党员为追求真理和民族希望洒下献血的旗帜。从此,沉睡的中国人民耳畔终于有了自己清凉的声音——中国共产党!

电影的最后周迅的回眸凝望,也是象征着民众对未来的一份郑重的期许,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国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党伟业观后感800字 篇6

张习文

勿忘历史,振兴中华一题记

一个国家总有一段历史让一个民族永远忘不了。昨天我看了《建党伟业》这部影片,这段历史让我永远忘不了祖国的几千年般轮回的过往。

影片中超级大咖刘德华饰演的将军蔡锷,他就是一位怀有赤诚之心的英雄,记得他在火车站与小凤仙告别的那一幕,他们之间那么爱对方,谁又会舍得离开,两个人的眼神透露对方的万般不舍,但无奈的是蔡锷必须走而且怕怀疑却不能带走小凤仙,小凤仙不管怎么挽留蔡锷,蔡锷他早已下定决心,就算他再爱小凤仙,但在他心中有祖国还有祖国的领土和人民这种精神又何尝不是舍小爱,成全大爰呢?他们的最后一个拥抱小凤仙叮嘱,他一定要回来,蔡锷却说:“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其实他的帽子扣得很紧,但隐约可以看到蔡锷的眼角泛出一丝泪光。一个爱国英雄,就应该敢爱敢恨拿得起放得下。

“我的辫子长在了脑后,笑我的人辫子长在心头,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而诸位心中的辫子是无形的,请诸位尽情欣赏。”这番话逗得台下的人哈哈大笑,但我觉得虽然看似好笑,实际上是讽刺那些剪了辫子的人只为了自己新时代的人,因为剪了辫子只是形式上的,但心中的那根辫子却紧紧的锁着,怎么才能让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不仅仅要改变形式上的一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应该中华民族统一,从思想上去改变。我认为清朝之所以会变灭亡,因为人们的思想依然停留,在过去十分的腐朽落后,只有人民进步了一个国家才有进步。这是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我们的祖国才慢慢地走向正轨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新开端,是一个国家的转变,不仅仅局限于改朝换代,而是拥有属于自己国家的一种新思想政策。

最后这部电影我只选了两个片段写出来,还有很多很多让人感慨的片段让我们细细寻味,这部电影写出了我们中华人民的英勇无畏更加说明了,我们的国家在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富强,就算有再大的困难,那也打不到我们中华民族的儿女,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与速度都是全世界看在眼里的。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