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优秀5篇)正文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优秀5篇)

时间:2022-05-04 01:00:13

中国近现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优秀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 篇1

《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之争》

摘 要:中国近代史是指1840年到1949年这110年间的历史。本论文是从1840到1919这80年着手,研究的是这80年间的历史。在人类历史中,80年只是微不足道的几十年,可是对于近代中国人来说,这80年却不容忽视。因为这80年在中华民族史上是一个苦难的岁月,是一段艰辛的历程。这段历史,留下了许许许多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甚至于中国近代起始时间以及以什么作为标志,学术界还存在多种说法。

关键词:中国;近代历史;开端之争

一、鸦片战争开端说

一般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的开端。因为鸦片战争在很多学者看来,从鸦片战争失败就标志着中国国家地位开始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这个说法是很合理的。虽然很多学者都赞同鸦片战争开端说,但是就鸦片战争具体开始的时间上,大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看法。

(一)1839年说

1839年发生了九龙之战,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的第一战。另外这一年,还发生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第一个是中国禁烟运动开始了,这标志着中国和英国正式进入正面的对立状态。第二个是英国政府通过了远征中国的议案。这就是1839年说。

(二)1840说

1840年6月,英国的海军少将曾率领远征军,在到达广州附近的洋面的时候。这事实上也就标志着中国和英国双方,从那一刻起就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因此1840年也就理所当然地被学者们认为是鸦片战争的开始。这就是1840年说。

(三)1842年说

1842年8月29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正式签订,随之而来,中国社会开始变化,国家地位也有了改变,这都是这一场战争结束之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导致的。从这个时候起,中国近代的历史才真正开篇。这就是1842年说。

虽然鸦片战争开端说获得了大多数学者得认同,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一说法。尤其是最近几年来,置疑鸦片战争开端说的学者越来越多,甚至有学者这么认为:鸦片战争开端说,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假说,他假定中国社会,是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冲击,所以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生变化。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讲,也就是会出现新的社会经济因素。但是学者们同样认为:不论社会如何变化,他都取决于这个社会内部的内层驱动力。也就是说,随着鸦片战争之后所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虽然中国社会经济会发生变化,但是社会经济怎么变化,变化的趋势又是什么,这个主要取决于社会内部的能动因素。而实际上呢,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内部无论是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说,还是从新的生产力因素方面来说,他们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事实上,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除了这部分学者提出质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个鸦片战争开端说,他只不过是所谓的中国社会停滞论基础上的一个冲击反应模式。这些学者中主要是西方的一些学者,他们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就是一个停滞不前、自我感觉良好的社会,就像死水一样。如果不加以干涉,让这个社会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的话,中国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就必须有一股外部力量对他进行冲击,他才会有所反应。

除了以上两种反对观点,还有一种观点就是:这个鸦片战争开端说,还存在着一种缺陷。那就是不利于历史老师的教学。因为清朝历史被鸦片战争分成两段。讲清代历史的和讲中国古代史的,一旦讲到清朝中期就结束了,割断了历史的整体性。

所以这些学者是反对以鸦片战争作为近代史的开端的。

二、明清之际开端说

(一)1581年说

1581年也就是明代万历九年,这一年,张居正进行了改革,他推出了一条鞭法。这条鞭法随之带来的是:意大利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这个也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起点。因此有学者认为,紧接着一条鞭法的确立和利玛窦来华而来的,就是一个改革开放的历史。因为改革开放到现在还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主题,所以他们认为把1581年作为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这是毫无争议的。

(二)明代隆庆帝开放说

在隆庆帝的继位后,隆庆帝推出了一个开放措施。那就是在福建彰州设立海城县。而且在隆庆元年就是1567年的时候,部分海禁也被开放了。在这之前明朝一直是禁海的。通过这一举措,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此之后,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骚扰,倭患基本平息。海外贸易也跟着快速发展起来。并且这时白银大量内流,白银的大量内流,就标着那个时期的银本位制基本得到确立。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商品经济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所以这些学者主张明代隆庆开放,才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这是明代隆庆帝开放说。

(三)1644年说

1644年,清朝入关,定都北京,清王朝从此正式开始。这个年份和世界近代历史开端年代是相吻合的。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1640年。所以世界近代史就从1640年开始。因此把中国近代史定于1644年,这就非常吻合世界近代史的时间。这就是1644年说。

(四)1600年说

国外的一些学者就把160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我们可以从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看出。他就把1600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对此他提出了三个依据,第一个,他认为东方历史和西方历史的汇合,实际上就是在16世纪。16世纪17世纪,欧洲人、俄罗斯人的来临,为19世纪西方在中国的强烈活动做好了准备工作,这个强烈活动实际上也就是西方来侵略中国。第二个是以1600年为开端,他正好是与欧洲近代开始是相吻合的。第三个是1600年到1800年两百年间,中国内政的发展,外交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做一个简要的概括和探讨,这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明清之际开端说。

三、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说

最后一种学说认为中国近代的开端是:以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鸦片战争为标志的。这个年代是1861年。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很多有标志性的事件。第一个,他们认为:只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形成了这种《北京条约》体系,才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真正地侵入了中国内地。同时也因为太平天国起义,对清朝统治造成了严重打击,才使得清政府,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优越先进性,从而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运动。最终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开始真正有意识的,改变固有的华夷之辩这么一个政治旧习,这么一个固有的观念,使得当时清政府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摆脱内忧外患。第二个标志性的事件是:太平天国上游重镇安庆失守,这个安庆失守基本上可以说,它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第三个就是在1861年这一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这个实际上我们又可以把他看作是洋务运动的开始。当然洋务运动的开始,大规模是在19世纪60年代中期。第四个是1861年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通过这一个个标志性的事件,所以他们认为把1861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好不过。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有学者赞成鸦片战争说,有学者赞成明清之际说,还有学者赞成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说。可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道理。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结论,但是我们从他们的争执中,可以看出历史在这个时期确实已经踏入了近代的门槛。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关于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和中苏分裂研究的若干问题》 篇2

[内容提要]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冷战国际史上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为国际学界所关注。根据新近解密的中俄外交档案及相关论著来看,赫鲁晓夫同中国驻苏大使刘晓谈话的意图旨在改善中苏两国的关系,但是中苏同盟经过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已无可挽回地走向最后的破裂。同时,中印边界冲突还使中共中央对印度不结盟政策的实质以及印度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有了重新认识。

[关键词]中印边界冲突;中苏分裂;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冷战国际史上的重大事件,长期以来为国际学界所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利用相关档案文献,从更为广阔的国际史的角度研究中印边界冲突在中苏分裂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于中印边界冲突与几乎同时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之间的关系,对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和冲突第一阶段的态度和政策,已有的研究大多引用时任中国驻苏大使刘晓的回忆录以及中,方的相关论著。由于刘晓回忆录和中方有关论著对赫鲁晓夫谈话以及讲话的记载和论述,对认识和判断这一时期赫鲁晓夫的对华政策以及中印边界冲突对中苏分裂进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在依据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新近解密的外交档案和其他可资利用的文献资料,对上述有关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一、赫鲁晓夫同刘晓的谈话和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的政策

赫鲁晓夫在1962年10月13日同中国驻苏大使刘晓的会谈及赫鲁晓夫在10月14日欢送刘晓离任的酒会上的讲话,长期以来被研究者们视为苏联为了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获得中国的支持而作出的重要姿态。对赫鲁晓夫两次谈话的内容,在可资利用的档案文献完全解密之前,研究者们基本上利用的是刘晓的回忆录、中国官方编撰的有关外交史和中印边界作战史等著作中的记载。刘晓回忆录除记述赫鲁晓夫两次谈话的基本内容外,还强凋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苏共中央10月14日为刘晓举行高规格的送别宴会的因素是“一九六二年十月爆发了一场加勒比海危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的记载,赫鲁晓夫当时说:苏联应古巴的要求,在古巴设置了中程导弹,以保卫古巴的安全。他希望中国在维护古巴安全方面也采取措施。该书还记述了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在10月15日也“请刘晓转告中国政府”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情况。对于苏联上述表态的意图,吴冷西回忆录中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写道:“赫鲁晓夫采取这种态度,同当时美苏在加勒比海关系紧张有关,那时他需要中国支持。”

目前,俄国的有关档案已解密了赫鲁晓夫10月13日的谈话和14日的讲话记录;而从中国外交部现已解密的档案中,尚未发现记录赫鲁晓夫同刘晓这两次谈话的文献。根据俄国的档案,赫鲁晓夫在10月13日同刘晓的会谈中首先阐述了苏联对国际形势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政策立场。他指出:帝国主义分子已在老挝、阿尔及利亚、也门和印度尼西亚遭到了失败。苏联不仅没在反动势力面前退让,反而积极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向埃及的纳赛尔提供飞机,给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提供潜水艇,甚至为这些设备配备了苏联军事人员。在古巴,苏联通过向卡斯特罗提供武器和“其他手段”,“已控制了鳄鱼的腹部”。赫鲁晓夫强调说:虽然这些都花费甚巨,“但我们还在这样做,因为它符合革命力量的利益”。对于中苏关系,赫鲁晓夫告诉刘晓:“我们最渴望的梦想就是排除目前分离我们的寒流,重新回归我们在1958年之前所拥有的那种亲密关系……我们两党有责任……建立一个坚如磐石的国际共产主义的共同阵线。”在谈到中印边界问题时,赫鲁晓夫表示:他认为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诸如谈判、将部队后撤20公里等步骤,都是合理的,印度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不理智的;印度的立场“是以发号施令为基础,然而边界争端是不能用这种方式解决的”。中国人是“我们的兄弟”,而印度人仅仅是“朋友”。对刘晓通报的中印边界紧张局势,赫鲁晓夫强调说,如果印度发起进攻,苏联将站在中国一边。“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容许有中立。中立将是背叛……我们将始终在一个阵营里,同甘共苦。”在10月14日欢送刘晓的酒会上,赫鲁晓夫希望立即消除中苏同盟中存在的问题,翻开两党关系新的一页。赫鲁晓夫再次告诉刘晓,作为中国的盟友,苏联将在中国同印度的冲突中站在中国的一边。苏共中央领导人科兹洛夫、柯西金等表示:赫鲁晓夫的讲话是代表中央的意见,苏共中央在这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把俄国档案资料同刘晓回忆录以及中方外交史著作的记述加以对照,可以发现涉及到认识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赫鲁晓夫和米高扬有没有在10月13日和15日向中方通报有关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情况?与第一个问题密切相关的是,赫鲁晓夫同刘晓谈话的目的是什么?在目前解密的有关赫鲁晓夫的这两次讲话的俄国档案中,尚未发现赫鲁晓夫告诉刘晓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以及希望中国在维护古巴安全方面采取措施的记载。过去虽有研究者认为赫鲁晓夫在此次谈话中不可能向中方通报部署导弹的情况,但基本上都是基于推测。另外,根据俄国档案的记载,米高扬是在肯尼迪10月22日公开宣布美国将对苏联开往古巴的船只实施海上封锁之后,才在10月23日将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情况向中方通报的,而不是中国外交史著作中所记载的10月15日。

另外,对于苏联是否在10月中旬之前向中方通报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情况,还可以从苏联部署导弹计划制订和实施本身进行相应的判断。由于整个导弹部署行动计划高度保密,苏联国内甚至都没有将有关情况通知驻美大使多勃雷宁和驻联合国大使佐林。赫鲁晓夫显然不可能在苏联正紧张秘密部署导弹的情况下,向中方通报有关情况。而赫鲁晓夫之所以决定向古巴运送导弹的一个主要考虑是,他认为美国在11月中旬国会中期选举之前不会发现苏联的部署行动。这样,赫鲁晓夫在lO月13日和14日同刘晓会谈以及米高扬15日会见刘晓的时候(如果米高扬在这一天会见刘晓的话),他们是无从想象出,在加勒比海上将会爆发后来那样的导弹危机,因而也就不可能在那时就要求中国“在维护古巴安全方面采取措施”。另外还需要特别关注的重要史实是:美国最早知道古巴正在修建导弹发射井的时间,也是在10月14日上午根据u一2侦察机所拍摄的照片作出的判断。

既然没有可能谈到在古巴部署导弹的问题,那么,赫鲁晓夫这两次谈话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根据业已解密的档案文献和相关研究论著,赫鲁晓夫的主要目的还是想修补中苏关系,避免中苏同盟最终破裂。1959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前后,中苏两党在这一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给两党两国关系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并使得中苏分歧公开化。但中苏两党都不愿走向破裂,赫鲁晓夫还不断作出友好姿态表示其改善中苏关系的意愿。在军事技术转让方面,赫鲁晓夫在1961年1月21日给中国政府的信件中表示:苏联准备向中国提供米格21-ф13型战斗机的技术,并在中国建厂生产此种型号的战斗机。为帮助中国渡过经济困难,赫鲁晓夫在1961年2月27日还决定向中国提供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食糖。另外,苏联用硬通货购买中国的1000吨白银,以便中国使用这些硬通货向其他国家购买粮食。中共中央领导人当时对苏联的这些举措给予了极高评价。但从苏共二十二大开始,中苏两党关系由于苏共对阿尔巴尼亚的抨击而再度紧张,特别是1962年4月中旬到5月底发生的“伊塔事件”,对中苏关系产生了致命的伤害。因此,当中国向苏联通报中印边界的紧张局势以及中国有可能采取“自卫反击”的时候,在赫鲁晓夫看来,苏联如在边界争端这样的涉及到重大国家利益的问题上支持中国的话,那么中国也肯定会采取相应的行动缓和同苏联的关系。赫鲁晓夫此时的讲话,同后来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是没有直接关联的。

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前以及冲突爆发后的第一阶段,赫鲁晓夫还在不同场合表明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的立场,从而也可较为清晰地认识赫鲁晓夫的政策目的。他在10月11日和14日举行的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上指出,印度的要求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侮辱,“我们对尼赫鲁感到失望”。10月23日,赫鲁晓夫在同以乔治乌一德治为首的罗马尼亚代表团进行会谈时,专门谈到了尼赫鲁的政策和中印关系。赫鲁晓夫表示:总的说来,尼赫鲁是在帝国主义国家、中立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摇摆不定。最近在国大党和反动势力的影响下,尼赫鲁似乎更加倒向帝国主义国家。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对中印边界冲突的立场实际上就是反动的。中国方面最近已建议将各自的部队从双方边界线上后撤20公里,而印度方面在反动势力的压力下拒绝了这一建议,它们认为边界必须是“麦克马洪线”。赫鲁晓夫此次谈话的核心几乎就是10月25日《真理报》社论的主旨。赫鲁晓夫在会谈中还谈到印度共产党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立场和态度。他批评印共南布迪里巴德的观点,指出南布迪里巴德的行为将导致印共的分裂。在10月30日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诺沃提尼会谈时,赫鲁晓夫说,苏联同中国的关系不会变得更糟,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印度在最近一段时间里采取了错误的立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赫鲁晓夫同乔治乌一德治和诺沃提尼会谈时,古巴导弹危机已开始,赫鲁晓夫在此时依然表示支持中国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立场。

中印边界冲突爆发后,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在10月22日向外交部副部长章汉夫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表明苏联政府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立场和态度。苏联在备忘录中说:苏联“完全支持你们通过谈判解决同印度之间的边界争端的愿望。谈判会阻止冲突的进一步尖锐化并为和平解决冲突制造气氛”。这样的路线是符合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的。苏联支持中国对“麦克马洪线”的立场,“即麦克马洪线并不是已定的国界线。它是沉痛的历史所遗留下来的”。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10月25日,《真理报》就中印边界冲突发表题为“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普遍和平”的社论。社论谴责印度受帝国主义分子的煽动,已成为冲突的罪魁祸首;同时批评了印度共产党滑向民族沙文主义,损害了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这是苏联公开表明自己立场、支持中国的标志。苏联在11月初还向中方提供有关印度的情报。契尔沃年科在11月3日和5日向中方通报了赫鲁晓夫与尼赫鲁的通信,以及苏印两国官员会谈的情况等。

赫鲁晓夫对中国的示好,并未产生预期的结果。因为此时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看来,中苏两党自1959年以来所有的重大分歧依然存在,中共中央对赫鲁晓夫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因此,毛泽东在听了刘晓的汇报后决定暂不答复苏联。在刘晓离任的七个星期后,中国才派出前驻印度大使潘自力担任新的驻苏大使,而这一阶段恰好是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的关键时期。契尔沃年科多次要求面见毛泽东,但都未能如愿。除在10月20日向契尔沃年科通报边界冲突爆发的情况后,中方极少再向苏联通报有关情况。对苏联要求中方解释中印边界的“传统习惯线”的请求,中国也只是笼统告之:这段传统习惯线基本上是沿着喜马拉雅山南麓而行的。但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对苏联在边界冲突爆发后没有立即表态感到非常不满。章汉夫10月24日,在接见朝鲜驻华使馆参赞时说:“谁在侵略,谁拒绝谈判,谁进攻,谁搞颠覆,都是印度。朝鲜劳动党和政府了解真相,了解中国的立场,支持我们,我们表示感谢。苏联报纸至今一字未提。”《真理报》10月25日的社论并未引起中方进一步的反应;《人民日报》在转载《真理报》社论时只是把它放在北越外长支持中国的讲话和北朝鲜支持中国的声明之后。《人民日报》10月25日支持古巴反美的社论,也早于《真理报》社论几个小时。10月24日中国政府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遭到了尼赫鲁的拒绝。随后,《人民日报》在10月27日发表的《从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的文章中,虽然批评尼赫鲁政府在边界问题上的顽固立场,但同时意在抨击苏联同印度这样的“反动的民族主义国家”交朋友的政策。中共中央在11月14日向全国省、市、自治区发出的通知中特别指出:“通过这场斗争,进一步揭露了尼赫鲁是反动的民族主义者,撕破了尼赫鲁的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假面具,暴露了帝国主义指使印度反动派进行反华反人民的阴谋,同时也使赫鲁晓夫集团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对苏联在这一时期向印度出售军事物资特别是作战飞机,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愤怒,并判定这是苏联依然继续“偏袒”印度的重要标志。

二、苏联向印度出售军事装备、古巴导弹危机和苏联对中印边界冲突政策的变化

有关苏联向印度出售军事物资的问题,后来成为中苏论战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看来:赫鲁晓夫“支持印度反动派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动武装进攻,同美国一起,用军事援助,去鼓励和帮助印度反动派向中国进行军事挑衅”。而赫鲁晓夫则认为,苏联向印度出售先进的军事武器和装备,是社会主义阵营在同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争取印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到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时,印度已接收八架运输机,米格21型战斗机尚未交付。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在拒绝向中国提供核技术之后,却在原子能领域加强同印度的合作,并在1962年10月就和平利用原子能援助印度的问题达成协议。

鉴于苏印的此种军事合作,中国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之前就指责苏联说:苏联以低价卖给印度战斗机,这是不符合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赫鲁晓夫在10月13日同刘晓会谈时也对此作了特别的解释。他指出:“了解这种情况的人都会明白,这种出售不会影响印度和中国在边界冲突中的力量对比。没有人可以只用直升机和运输机打仗,也没有人可以使用这些飞机赢得战争。”刘晓在离任前拜会米高扬时曾提到这一问题。周恩来在10月8日接见契尔沃年科时特别强调:印度使用的苏制米式直升飞机和苏制运输机,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运送军需,这对我们前方战士是有影响的。对中方的抱怨,赫鲁晓夫希望向中国提供战斗机以表明自己是中国真正的朋友。因此,契尔沃年科在10月8日同周恩来会谈时曾提出,苏联将同意在中国生产改进型的米格21PF型战斗机,并提供技术援助。这一举措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尚属第一次,但中国并未接受这一提议。另外,为进一步向中国表明苏联的政策立场,赫鲁晓夫在10月14日下令推迟向印度交付米格21型战斗机。对周恩来在10月8日会谈中所关注的苏联卖给印度飞机和直升飞机的问题,契尔沃年科10月22日正式向章汉夫递交了一份备忘录。备忘录解释说:“到目前为止,苏联一共卖给印度8架AH-12型飞机和20架M-4型直升飞机。很明显,这几架飞机没有什么军事意义,也不会影响力量的对比。”

中国对古巴导弹危机的态度和反应,对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中苏的矛盾和分歧更加公开和加深,双方的关系实际上已经破裂。要认识古巴导弹危机同中印边界冲突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古巴导弹危机在赫鲁晓夫对中印边界冲突态度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除前文所提的苏联向中国通报在古巴部署导弹情况的日期外,有几个重要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苏联部署导弹的决定和进展情况,赫鲁晓夫决定从古巴撤出导弹后希望中国支持他的行动,中国的反应对赫鲁晓夫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采取新政策,特别是苏联恢复对印度的军售的影响。

有关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意图,学界已进行了系统而详实的研究。对于赫鲁晓夫的决定,米高扬、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持有不同意见,但并未说服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确信,在11月初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前,美国不会发现苏联的部署行动,因而应在此之前完成导弹部署;等国会选举结束后,他计划访问华盛顿,并当面告诉肯尼迪有关情况,届时肯尼迪除了接受现实外没有别的选择。赫鲁晓夫甚至认为,到11月告诉肯尼迪有关部署导弹的消息后,美苏关系将会得到改善。1962年5月24日,赫鲁晓夫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和国防委员会联席会议,正式讨论在古巴部署导弹的问题。导弹部署计划由苏联国防委员会和苏军总参谋部负责制订,7月4日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批准后,赫鲁晓夫在7月7日予以批准。到10月22日,苏联在古巴的军事力量共计有41902名军人,12枚“月神”战术核导弹。42枚中程导弹,80枚巡航导弹,42架伊尔28型轰炸机(其中7架完成组装),42架米格21型战斗机,24处地空导弹基地。

发现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后,美国决策者经过内部讨论,决定采取海上封锁的措施,禁止一切运往古巴的进攻性军事物资。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国不能接受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古巴导弹危机全面展开。10月24日上午10时,美军正式实施海上封锁;就在同一天上午,赫鲁晓夫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表示希望解决导弹危机,因为在他看来,继续与肯尼迪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他提议运送导弹的船只停止前进,或就地等待封锁结束,或返航。10月25日,赫鲁晓夫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决定从古巴撤出导弹。26日,苏联船只全部掉头返回苏联,《真理报》当天头版标题是《尽一切努力避免战争》;28日上午,赫鲁晓夫主持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承诺不入侵古巴,苏联撤出导弹,主席团还决定立即广播给肯尼迪的信件。肯尼迪听到苏联答复的广播稿后如释重负,肯尼迪政府通过“美国之音”发表了欢迎赫鲁晓夫决定的声明。至此,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开始缓和。赫鲁晓夫和苏联其他领导人事后对撤出导弹的决定作了辩解。

如果赫鲁晓夫在10月22日之后需要中国支持他,那么也是需要中国支持他撤回导弹的决定,《真理报》10月25日发表的社论毫无疑问是要达到这一目的。但赫鲁晓夫对中国的所作所为大失所望。对于古巴导弹危机,中共中央的基本立场是:“我们反对的是苏联在美国的要挟面前惊惶失措,放弃维护古巴政府的主权,也反对美国要求对古巴实行国际监察,侵犯古巴主权。”陈毅后来明确指出:“我们认为根本就不应该把核武器运进古巴,既然运进去,就不应该随便搬走。运进去经过古巴同意,撤出来也必须经过古巴同意。随便运,随便撤,都是错误的。苏联不是依靠人民,依靠反帝反殖的力量,而是依靠核武器,以古巴为赌注同美国赌博。”此外,中共中央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支持古巴,从11月3日至6日,连续在古巴驻华大使馆前举行群众集会,据报道有超过500万人参加集会。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发表一系列声明和文章,通过赞扬古巴的反美斗争,批评苏联的政策立场,将中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上的分歧公之于众。在这些声明、社论和文章中,中共中央只字不提苏联在结束古巴导弹危机中的作用。而《人民日报》在11月5日发表的题为“大无畏的古巴人民是最强大的战略武器”的社论,更是将赫鲁晓夫的政策称为“绥靖政策”。11月16日,中国军队在中印边界再次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可能是对这一时期苏联政策的一个回答。

在赫鲁晓夫看来,中国作出这样的反应,是试图利用几乎导致发生核灾难的事件来积累政治资本。于是,赫鲁晓夫决定改变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的立场。11月5日,《真理报》发表题为“谈判是解决冲突的途径”的文章,再次表明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中立立场。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结束后多次发泄他对中国政策的强烈不满。苏联外交部在一份报告中说:在古巴导弹危机最危险的时候,当需要两国“形成统一战线来对付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时”,中国除了在《人民日报》发表一个声明外,没有做任何事情来支持苏联。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在11月14日决定恢复对印度的军售,12架米格-21型战斗机陆续运达印度,第一批4架战斗机在1963年2月交付印度,成为苏联在政治上支持印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对苏联此举的反应极为强烈。在中共中央看来,苏联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是“出卖我国,背叛盟友”。中国外交部苏欧司副司长余湛1962年12月12日同苏联代办梅晓滋夫就中印边界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其中特别表明了中方对苏联向印度出售军火的愤恨。余湛说:你们给印度武器,印度用你们给它的飞机、汽车把军队运送到前线向我们进攻。这是全世界都知道的。我们对此十分愤慨。……问题不在于数量,你再多给些我们也不在乎。但是你们这样做,是在政治上给印度很大的支持。尼赫鲁这样顽固,不愿和平解决问题,你们要负一部分责任。……使印度感到它背后除了美国支持外,还有苏联的支持。

对于赫鲁晓夫政策的变化,章汉夫在11月7日全国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为什么从10月25日到31日仅仅5天之内就发生了变化?那是因为在25日古巴的局势非常紧张,赫鲁晓夫害怕,怕得要死……因此赫鲁晓夫就骗我们,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者。在中共中央领导人看来,赫鲁晓夫起初试图以苏联支持中国在中印边界争端问题上的立场,来换取中国方面在古巴导弹危机中支持苏联,因此短期内对中印边界冲突持观望态度。但是,“赫鲁晓夫在加勒比海美苏核对抗的危机中,受到了美国公开的羞辱,在全世界面前大丢面子。他对我们坚决支持古巴的立场,对我们反对肯尼迪提出而经他同意的对古巴进行国际监察的侵犯古巴主权的行为,恼羞成怒。于是从这个时候起,赫鲁晓夫发动了新一轮的反华浪潮”。中共中央明确的结论是,“苏联对印度采取了一味迁就的错误政策,缺乏原则”。

三、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对中苏分裂进程的影响

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的影响和意义是深远的,对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和中苏关系的破裂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中共和苏共“在某些原则问题上是有分歧的,诸如和平过渡、战争与和平、支持各国人民解放斗争和南斯拉夫等等问题”。而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支持印度是“国际修正主义伙同印度反动派打击、孤立我国”的最好证明。中国外交部新近解密的文件显示,中国认为“1963年以来,苏联就中印边界问题反华比以前更加公开露骨,更加恶毒嚣张”。因此,赫鲁晓夫“是个叛徒,不是无产阶级”;他同敌人勾结,反对苏联,反对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可能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基础上同他团结起来”。中共中央领导人从1962年底开始强调,要在国际斗争中同修正主义争夺领导权。这样,中苏同盟经过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和古巴导弹危机,已无可挽回地走向最后的破裂。

中印边界冲突还导致中共中央重新认识印度不结盟政策的实质以及印度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中共中央领导人认为,在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之后,印度的不结盟政策“只是一个形式,一个招牌,印度已经同英美结了盟。有人说我们把印度推向西方,实际上我们不推,它已经倒向西方”。与此同时,中共中央猛烈抨击印度共产党特别是印共主席丹吉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的态度。

中国根据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决定进一步加强中国核力量的建设和发展。中国认为苏联之所以“勾结敌人,在核扩散问题上出卖我们”,是因为“修正主义害怕马克思主义会变得强大起来”,害怕中国拥有核武器。因此在危机结束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加强原子能工业建设和加速核武器研制、试验工作以及核科学技术工作,正式成立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的中央专门委员会。发展和拥有核武器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最为重要的国家利益。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 篇3

摘要: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她孕育了中国传承近百年的五四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五四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弘扬五四精神,对于当代青年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五四精神;当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四运动已经过去九十多年了,在这些年中,中国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彻底的改变。五四运动孕育了中国传承近百年的“爱国、民主、科学、创新”的五四精神,作为当代青年,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但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了五四精神新的内涵,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共成长。

一、五四精神的内涵

在国家与民族危亡之际,在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五四精神孕育而出。五四精神代表着积极、进步、平等、和平、自由等,她留给后人的精神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如周策纵所说的“五四运动是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精神还活着,它所提出的目标还没有完全达到,还有更年轻的人志愿为他而推动。自由、民主、人道、科学,都是永远不完的事业。”[1]五四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她丰富的精神内涵永远激励着当代青年。

(一)爱国主义精神

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起点。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胡锦涛曾指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2]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源泉,在五四运动中,大学生及青年知识分子将爱国主义发挥得淋漓尽致。1919年4月30日,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失败,便准备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使得以北京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群众激愤不已,他们积极主动行动起来,在街上游行示威,毫不畏惧军警的反对与迫害,毅然打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等旗帜鲜明的口号。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了反对北洋政府的卖国,除了学生、商人和工人以外,农民、政界、军界、也有很多人加入到运动中来,组成了一个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次运动中,北京学生和知识分子起着先锋作用,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5月21日,各地学联代表在上海召开群众大会,北京大学代表在会上明确的说,“孙中山的革命,仅仅把大清门的匾牌换成中华门,这样革命不算彻底。我们这次是要做彻底的革命。”[3]这种可歌可泣的、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主义精神,必然成为五四精神的核心。

(二)民主科学精神

五四运动有两个口号,一个是民主,一个是科学,即所谓拥护“德先生”(Democracy)与“赛先生”(Science)。陈独秀宣告:“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4]民主和科学是五四时期举起的两面大旗。20世纪中国的社会制度落后与科学技术落后,都需要民主和科学来解决,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离,有人将二者的关系比作“鸟之两翼”。当时中国人对民主精神的理解与西方有所差异。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了几千年,虽然民国建立,但北洋政府当道,封建主义在中国社会依然占主导地位,所以当时的五四先锋提出:个性解放、民权、女权、人权、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思想言论学术集会游行自由等,不但把民主精神提到了新的高度而且把民主赋予了新的内涵,即以劳动阶级为主体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的广泛民主权利的民主精神。西方所谓的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中可以实证的这样一些东西。而五四运动的科学精神主要指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并不是完全指自然科学的实证层面。因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科学精神指的是求真、求是、崇实、去伪。科学精神既反对盲从现存的、反对迷信,也反对主观武断,总之科学精神就是要追求真善美。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武器与思想的先导,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当代对于青年的成长同样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成为近代中国民主与科学的开端。

(三)勇于创新精神

在五四运动时期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是十分突出的。“五四运动的基本精神就是抛弃旧传统并创造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拯救中国’”。[5]当时李大钊就提倡创新,他认为创新是最高的要求,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的,要创造新生活、新世界,这种理念在当时及大地鼓舞了大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的创新精神。比如,“提倡用代替文言文,并且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新青年》的一个重大功绩。”[6]五四运动时期的先锋勇于创新,敢于提出道德革命,对中国的旧礼教、旧道德进行扫荡;敢于进行文学革命,主张实行,让广大老百姓都能容易看懂。取代文言文是当时人们思想的一次解放同时也是五四先锋勇于创新的一项硕果。五四运动的创新精神为中国革命革故鼎新,促进人们思想进步,推进社会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可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文化发扬创新精神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五四精神在当代核心价值观中的体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矛盾化等特点。构建当代青年正确的值现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根据当代青年价值观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需要引导当代青年正确认识五四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充分发挥五四精神在当代青年价值现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及时代精神共同结合的产物,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因素就是五四精神。

第一,五四时期开始引进并且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五四运动时期的知识分子反思和批判封建传统,引进西方的各种学说,希望能找到改造旧中国的方案。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传播下,一批革命分子成长起来,开始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五四运动中后期的指导思想。而我党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找到正确方向。第二,五四精神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五四运动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提出从思想、文化上建设民主共和的任务,为了达到从旧民主主义发展到新民主主义的目的,同时蕴含着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三,五四精神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救国图存需要标新立异。五四运动中,新进知识分子从旧礼教到新道德,从旧观念到新思想,从文言文到,五四时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创新”、“改革”。所以说五四精神蕴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创新精神。第四,五四精神孕育了是非荣辱等价值观念的形成。五四运动批判愚昧落后的封建人格理念,反思社会整体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召唤人们对现代人格理想的觉醒,重树了人们对荣辱善恶的评价标准,使得人们对道德要求进行了新的认识与重构,成为是非荣辱等价值观念的形成基础。

2012年11月,党的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维度提出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对五四精神的延续与发扬。

三、当代青年与五四精神共成长

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时期的热血青年自发形成的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精神,是五四精神的精华与集中体现。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历史环境,其主旨又有所不同,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今天,我们怀念五四运动,不是去重复当年的斗争方式与斗争口号,而是要继承与发扬五四精神,把五四精神注入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作为当代青年,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重担,五四精神作为一种正确的价值观,我们更应该继承并使之发扬光大。

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在党和国家领导下,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创新精神,为我国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奉献自己的力量,不断发展并形成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等。这些精神不仅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每个时代的青年与五四精神的不断成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代青年更应该发扬五四精神,继续把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奉献给国家的伟大事业。当下,94个春秋过去了,以爱国主义、振兴中华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中国青年去争取实现祖国繁荣富强、民族伟大复兴。中国青年自五四运动以来一直以自己的敏锐和热血青春推动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他们也与这种进步一起成长,肩负起对祖国的历史责任,塑造起具有时代光芒的民族精神。

总之,当代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应该从五四精神中汲取营养,不断继承、发扬与超越五四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而不断努力。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共成长。(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参考文献

[1][5][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14―15;1999:50.

[2]胡锦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奋斗――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5―5(1)。

[3]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上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55――256.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8.

[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191.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 篇4

《浅谈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

摘要: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人物选择的道路、革命策略决定了他的立场、成就和历史功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命运。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的归宿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使中国这个备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关键词:近代中国 历史命运 革命策略 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从鸦片战争开始,就由其性质决定了,那就是要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主和富强。对此,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似乎都没有异议。尽管他们都怀抱着这样的理想,但基于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所选择实现理想的道路、方法和谋略也是大大不同。

1、不同的救国道路

林则徐在封建皇帝的支持下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又在失去封建皇帝支持的情况下无奈承认其失败。洪秀全则继承了林则徐反对帝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以其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宣告了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阶级是不甘于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命运的。但不同于林则徐的是,洪秀全完全和封建皇帝站在了对立面,在反对封建皇帝的同时反对帝国主义,洪秀全和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既反帝又反封的革命,对以后的革命开启了极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孙中山就称自己为洪秀全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在方式方法上、在谋略方略上也很明显受到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影响。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其反帝反封建的目标错了,而是其用来反帝反封建的路线、方法、谋略方略还不能够把这一历史任务更加彻底、全面地完成。而从戊戌变法开始,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所进行的维新、变法,在反帝反封建这两个方面都显得畏首畏尾得多,甚至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也是反封建有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敢明确反帝的目标。到了孙中山的后继者蒋介石则更是沦落为帝国主义的附庸。虽然蒋介石也想靠一种力量来摆脱这种附庸地位,但由于其政权的性质是反人民的,是建立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他始终不敢,也不愿发动人民起来反帝反封建。

2、蒋介石缘何失败

德国哲学家曼海姆曾说,“法西斯主义有它自己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看法。总的说来,它是行动主义的和非理性的。”蒋介石政权的失败,还在于它有如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德国的希特勒及其法西斯纳粹党同样的极端非理性。对照来看,中国的蒋介石在反对孙中山的“知难行易”,在坚持自己的“知易行难”时,在热心地用权谋周旋于军阀混战时,在高叫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时,与法西斯的以上特点极为相似。蒋介石甚至在1931年的“国民会议”的开幕词中公然宣称,当今世界所有的三种理论――法西斯蒂、共产主义、自由民治主义中,“唯有法西斯蒂之政治理论本超象主义之精神,依国家机体学说为依据,以工农组织为运用,认定国家为至高无上之实体,国家得要求国民任何之牺牲,为民族生命之绵延,非以目前福利为准则。统治权乃与社会并存,而无后先,操之者即系进化阶段中统治最有效能者”,而共产主义则“不适合中国产业落后的情形,及中国固有的道德”,至于自由民治主义更是“各据议席”,“众难塞胸”,“今岁不征,明岁不战,使共产主义军阀坐大于中原也”。言词之间对自由民治主义充满了不满。

由于蒋介石毕竟是主要投靠英美势力的,尽管他倾慕法西斯主义,也还不得不有所顾忌,所以,他在鼓吹了一番法西斯主义后,并没有忘记为自己粉饰。他首先拉出国民党最大的权威、国父孙中山来为自己掩饰说:“总之,每各国各有其客观环境,世间决无可以完全移植之政治,此之必须融汇中外学说,研究国内实况,而后可以定医国之不易良剂也。主权属于全体人民,系所亲定,最后之目的在于民治,而所以致民之道,则必经过训政阶段,挽救迫不及待之国家危难”。接着又贼喊捉贼地说:“领导素无政治之民族,自非藉经过较有效能的统治权之行施不可,况既明定为过渡阶段,自与法西斯蒂理论有别。至民族主义必与民权民生相提互证,则绝无流于国际侵略的危险,而以大同为鹄的可知矣”。这样,蒋介石就自以为得计地把自己的法西斯主义偷梁换柱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了。

蒋介石从根本上不懂得法西斯主义不仅是最非理性的,而且还是侵略性最强的一种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国内制度,还和世界范围的侵略扩张同步,二者不可单独存在。蒋想在国内实行此制度,如果没有对外扩张,是绝没有可能成功的,即使世界上的其他法西斯在国内一时成功了,也还要面临在世界上和其他帝国主义大国的较量,他们只有在这一场帝国主义的大战中取胜,才有可能延续其寿命,而如果战败,则一定彻底破产。蒋在国内实行法西斯主义,在国际上依附更强大的帝国主义集团,虽然能在国际帝国主义战争中生存下来,但由于其不能采取对外扩张之策略,则中国人民所受的压迫必定非常沉重,这就使得蒋的政权面临国内外的强大压力,非常脆弱。事实也正是如此,蒋在抗日战争后由于坚持独裁、坚持法西斯,很快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唾弃。

3、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的归宿只能是社会主义

因此,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的归宿只能是社会主义,这既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资本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不被历史选择的结果。法西斯主义不被历史选择,前已阐述,资本主义不被历史选择,则在于其是一种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主义,对此,马克思早就深刻地揭露过,马克思认为:“当我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资产阶级文明的故乡转向殖民地的时候,资产阶级文明的极端伪善和它的野蛮性就赤裸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因为它在故乡还装出一副很有体面的样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毫不掩饰了。资产阶级自命为财产的捍卫者,但是难道曾经有什么革命党发动过孟加拉、马德拉斯和孟买那样的土地革命吗?当资产阶级在印度单纯用贪污不能满足自己掠夺欲望的时候,难道不是都象大强盗克莱夫勋爵本人所说的那样,采取凶恶的勒索手段吗?当他们在欧洲大谈国家公债神圣不可侵犯的时候,难道不是同时就在印度没收了那些把私人积蓄投给东印度公司作股本的拉甲所应得的股息吗?当它们以保护‘我们神圣的宗教’为口实反对法国革命的时候,难道不是同时就在印度禁止宣传____吗?他们为了从朝拜奥里萨和孟加拉的神庙香客身上榨取钱财,难道不是把扎格纳特庙里的惨杀和卖淫变成了一种职业吗?这就是维护‘财产、秩序、家庭和宗教’的人面目!”

因此,中国唯一选择只能是社会主义。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出现的各类弊端进行改革甚至变革的问题。也许现在我们仍有许多方面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这不是社会主义造成的,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遗产,需要一个清除过程,这个过程比较漫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是允许资本主义发展,并且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好处,对中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也有好处。这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有些人不了解共产党人为什么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我们的回答是这样简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现在的中国是多了一个外国的帝国主义和一个本国的封建主义,而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我们走了弯路,但改革开放以后,经过这样的一段约三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经济实力已跃居世界前列,世界上也开始有很多人在热烈讨论中国的崛起问题,这都有力地证明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终选择社会主义的救国方略的正确性。但尽管如此,仍可能会有许多国人不满足于这个成就,不满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不过,如果我们放弃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和乌托邦,采取历史主义、现实主义的态度,我们就会认识到,社会主义毕竟使我们这个备受欺凌的将要亡国甚至灭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成为了一个崛起中的世界性大国。更何况,社会主义为中国带来的政治和社会制度,即使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国家相比,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这就为中华民族实现进一步的伟大崛起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当然,要彻底、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潜力,还需要我们以极大的智慧、勇气和毅力去探讨、去思考、去发现。

中国近代史论文范文:《浅谈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德育》 篇5

【摘 要】中国近代史教学中的德育,可从进一步增强德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丰富德育的方法等方面开展。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教学 德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中国近代史是高校的必修基础课程,其内容既是中华民族的一部苦难史和屈辱史,又是一部斗争史和光荣史,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尤其是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其中大量英雄人物的道德形象,他们在保卫祖国、反侵略斗争和近代化建设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因此,充分运用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是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教师应尽的重要职责。

一、进一步增强德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除向大学生介绍必要的基础史实,培养发展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外,进行德育十分必要。利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系统地向大学生进行德育,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党中央对加强国情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当前,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和道德滑坡等消极现象。社会对高校也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要求和期望。特别是社会上的一些功利主义因素开始渗透到高校教育中,影响到一些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运用中国近代史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二、充分备课,深入挖掘教材中德育的内容

中国近代史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有意识地提炼其中的德育素材,以确立德育的达成目标。结合中国近代史教材,在备课中,可把中国近代史的德育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进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诸多矛盾中最突出的矛盾。振兴中华、救亡图存,始终是激励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持续奋斗的动力和理想。在教材中,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而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林则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这批开明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提出了经世改革的主张;农民领袖洪秀全为建立“理想的天国”而奋起反清;薛福成、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思想家为突破“洋务运动”的局限而奔走呐喊,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维新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倡导“变法”;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民主共和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探索,但历史事实表明这些探索最后都失败了。

直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过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上述史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是培养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生动教材。教师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教学,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历史性的选择,从而坚定大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决心。

(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期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救亡图存,为了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为了人民的富强和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其精神支柱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近代史内容中,既有屈辱的“黑色的历史”,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旅顺口和南京数以万计的人民被屠杀,都令人肝肠寸断,同时也有奋斗的“红色的历史”,这些都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

在教材中,林则徐等人虎门销烟、抗击英军的英雄壮举;三元里民众不畏强暴、誓死抵抗激烈的武装抗英斗争;老将冯子材镇南关大败法军的凯歌;北洋海军邓世昌、林永升等海军将士血战到底、以身殉国的业绩;民主革命的宣传家陈天华“蹈海自尽”唤起国人的革命精神;国共两党携手抗日最终取胜的辉煌成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光辉业绩,等等。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师通过对这一系列史实进行教学,使大学生接受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坚定发扬先辈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树立为把祖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志向。

(三)继承革命传统和优良品德的教育。

中国近代史中蕴涵着丰富的做人道理,教材中汇集了大量近代英杰的素材。例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高度责任感;洪仁?临终遗诗坚信“天国祚虽短,光复待他年”的乐观主义精神;黄花岗烈士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豪迈绝笔;李大钊不为酷刑所屈服,坚信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仰;等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观的体现,是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教师通过这些丰富的实例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激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近代史上英雄人物为楷模,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成为学有专长的高素质人才。

三、与时俱进,丰富德育的方法

中国近代史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要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达到德育的目的,还需要教师讲究教学艺术,与时俱进,采用多种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提高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解释历史的本领。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常常会涉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由于大学生虽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定型时期,但人生阅历仍比较有限,对于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尚不能完全把握,因而需要教师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加以引导。例如,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当时的人和事,而是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如在讲到洪秀全时,既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肯定他发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打击清王朝及外国侵略势力,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同时还应看到他作为小生产者代表所带有的皇权思想、等级尊卑观念及宗派思想、享乐思想和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等。正是后者成为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注意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德育的过程分为明理、激情、立志、导行等阶段,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促进,德育的最高要求是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因此,德育不能单纯地灌输,还要善于点拨,启发学生自己去判断。教师应努力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画龙点睛的手法、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德育。同时,还应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传统的教学中,黑板是主体。在讲课的过程中仅仅是文字的展示,很难让大学生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在大部分高校教学中已普及,关键是要提高课件本身的质量。例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穿插建党__周年来历次党代会的图片,可对加强热爱党的教育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具体、生动、形象的讲述,能够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加深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理性认识。例如,可配合教材内容选取有关的电影、录像片断等,组织大学生观看,还可配合各种重大纪念活动和节日,组织大学生开展学术报告会,编历史手抄报,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参观博物馆、革命历史遗址和图片展览等,使大学生接受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在“细雨润物”中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大学的中国近代史教学属于主干学科,其本质属性仍然是素质教育,因此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贯彻德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既是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的要求,又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就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问题致李铁映、何东昌的信(1991年3月9日)[N]。人民日报,1991-06-01

[2]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2003年11月24日)[N]。人民日报,2003-11-26

[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