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人文档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浅谈高等农林院校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精选8篇正文

浅谈高等农林院校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精选8篇

时间:2024-03-29 18:18:41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大伙儿收集的浅谈高等农林院校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精选8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 篇1

“现代仪器分析”作为一门随科学发展不断更新的课程,其分析原理、仪器应用均在不断更新,课堂上除了传授书本上已有的知识外,还要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仪器的发展现状。比如现代仪器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大规模联机化,往往一个实验室内装配有从工艺流程的探索到初产品的制备、分离、提纯、分析等一系列的仪器,这些仪器大多不是应用同一种技术进行操作和控制实验的,这就意味着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所涉及的技术范围越来越广,远远超过了以前“仪器分析”所涉及的范围,因此教师在“现代仪器分析”的教学中就不能只侧重于某一技术,而忽略其他新产生的或是新关联的技术,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又了解现有的发展,对知识有全面系统的掌握,这是教师进行“现代仪器分析”教学的难点。

1.1把多媒体引进“现代仪器分析”的课堂教学

在现代教学当中,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从头讲到尾”的教学形式已不再适用,而多媒体以其声、形、景、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容量、超时空、良好的启发性和易接受性等特点,已广泛地渗透到现代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深奥的微观过程、仪器的外观与内部构造、运行原理、发光原理等书本知识,转化为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形成了一种文、图、声、像并茂和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感觉接受知识,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记忆。同时,还节省了教师板书的书写时间,使授课的信息量加大,知识容量扩大,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另外,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实现“实验室”进课堂。每个学生可通过模拟的实验室课件进入“虚拟实验室”,反复地在仿真软件上进行仪器操作,这样不仅可以形象地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而且能通过自己亲身的仿真操作,获取直观的感性经验,掌握仪器操作要领,节约了实验成本,而且可以有效缓解“现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开设有限、所用仪器水平相对较低、大型新型仪器数量不足等不利条件,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及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2探索使用PBL教学法及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仪器分析”课堂教学中,内容与时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必须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讲授、演示、提问、讨论和课外讲座等多种形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辨疑点,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PBL(problembasedlearning)法,也称作基于问题学习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学生通过合适的问题情景,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学生的能力在探知中升华,在锐取中创新,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方式,最终提升学生的多维能力,包括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应对变化的能力、终身的自学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这些都是目前用人单位所重视的。基于PBL法,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手段促进理论教学。

(1)提供网络教学第二平台,创建分析化学课程网站。除了多媒体课件、讲义等常规内容外,还提供大量的课外学习资源及链接网络,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增强学生专业能力。

(2)查阅文献、写综述,并制作PPT进行全班答辩。由于学生对科研了解不多,通过查阅文献就某种分析方法撰写综述,可以让学生了解该方法的应用,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组织材料的能力,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结构及书写方式。完成PPT制作并答辩,可以锻炼学生文字处理的能力,并检查学生知识消化与否和抗应变的能力。

(3)拆装废旧仪器。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他现代教学理念还包括启发式开放教学,学教并重(blendinglearning),ST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教育,建构主义教育等,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加以尝试。

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型精密仪器的不断增加,如何培养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准确掌握和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运用这些先进的实验手段进行科学研究,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造就高素质人才,促进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极为重要。

“现代仪器分析”是中医药院校药学研究生的必修基础课。近几年来,为了积极适应现代仪器分析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新形势,着眼于研究生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学科对“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做了改革和实践,构建了“现代仪器分析”教学的新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高职仪器分析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篇3

有关高职仪器分析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模式重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该模式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仪器分析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

笔者通过多年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的研究分析,发现学生对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较弱,教学进度与学生掌握程度不能够同步,很难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二是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技能训练呈现机械化、模仿化的特点。教师习惯于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作为辅助手段,甚至必要的实验实训课未能开设,此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欠佳,效率不高。三是“双师型”教师偏少,理论教师偏多,不少教师只会教不会做,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四是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制度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凸显学生能力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仪器分析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随着分析行业精密仪器的普遍使用和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人才竞争也呈现出愈加激烈的态势。在高职院校学好仪器分析课程,掌握仪器分析操作技能,成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我校在仪器分析课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学生对仪器分析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全面发展。

二、建立理实一体化仪器分析课程教室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将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仪器分析课程涉及的知识有各种仪器的组成部件、类型、基本原理、相关分析流程、专门术语以及分析方法等。为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我们学院建立了仪器分析一体化教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前,先组织学生参观具体的仪器实物,让学生大概了解仪器各个组成部件以及整个操作步骤、分析流程,对分析仪器有一个感性认识。

以“液相色谱法”这一教学单元为例。学生没有接触过液相色谱仪,对其构造及实验原理不了解,书本上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对液相色谱仪的现场教学,教师介绍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如高压输液系统、六通阀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显示系统等,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各个仪器部件的作用是什么?样品分析的整个流程是怎么样的?如何通过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就有了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教师接着就有针对性地介绍仪器各个部件的作用、实验原理、分析流程等。学生根据对液相色谱仪的感性认识,就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物联系起来,便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应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一些示意图、操作流程图、操作动画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全真教学新平台

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探索“做中学”教学模式。教师直接在仿真实验室里讲解理论教学中比较抽象的光路、仪器构造、检测原理等,通过人机对话进行仿真实验操作,促使学生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各种仪器构成、测试原理、操作规程等,从而实现绿色实验“做中学”教学模式。

例如,在气相仿真实验中,计算机中进样器的进样、点火等形象、生动的动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仿真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模拟操作,对操作步骤、实验原理、数据处理等进行仿真实训,可以为后面的实际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了仪器实物参观、课堂知识讲授、仿真演示实验后,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也了解了仪器操作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把理论知识放到实际操作中加以验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结合实际引入设计性实验

现行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仪器,初步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巩固对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但是,对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做的只是分析方法最后的验证。而对一个分析方法的掌握,最根本的应该是掌握分析方法的建立,即分析方法的设计部分,它是一个分析实验的核心。因此我们在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际生产的运用,引入设计性实验,给学生一个分析目标,由学生自己查阅参考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准备,自行完成设计实验。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及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向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学生通过设计实验的训练,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普遍觉得受益匪浅。

总之,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分离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学和做”上,注重现场教学、讲练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引进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际的实训操作技能。

浅析农林院校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论文 篇4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本门课程为农林院校管理学门类部分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市场经济基本理论及分析方法的学习,结合经济学知识,提高管理意识。管理经济学可以视为微观经济学某些部分的应用,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建立理性的决策思路,为管理者的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框架。本门课程是学习企业管理的核心课程,同时能够为其他相关课程提供基本的分析工具,具有综合作用。在多年从事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管理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积累了一些教学体会,也发现了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梳理出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旨在不断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 管理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MBA 和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骨干课程。西方经济学至少已有200 多a 的历史,相比之下,管理经济学还十分“年轻”。世界上第一本《管理经济学》著作由美国经济学家JOEL DEAN (乔尔·迪安或吉尔·帝恩)写成于1951 年,在20 世纪80 年代由国外引进我国。本门课程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介绍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经济学的性质、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寡头博弈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定价实践、长期投资决策,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结合教学实践,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门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管理经济学的经济原理与方法主要来自于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 而管理经济学类似于农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是把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某一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交叉性的学科。作为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管理经济学可以视为微观经济学某些部分的应用,这些部分包括风险、需求、生产、成本、定价和市场结构等,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建立理性的决策思路,为经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框架。管理经济学因为研究管理者如何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如何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等重大问题,而成为工商管理者和企业提高其自身价值的必修课。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经济学实际是管理者的经济学,也可称作“企业经济学”。

1.2 深化管理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新修改的教学计划要求在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改革。 年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将课程的理论学时由36 学时调整为32 学时, 修订了部分章节的内容设计和相应的课时安排。此次大纲修订,侧重于管理经济学原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结合。选用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内外较权威的教材,其内容体系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管理经济学的基本体系,突出了时代要求和实际应用。具体讲授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选取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案例,以使学生提高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1.3 重视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管理经济学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的课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其应用性与实践性。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在讲授管理经济学理论时常常是纸上谈兵,并没有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真正的管理实践。随着教学改革和实践的深入,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加大改革的力度,具体思路可以分为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充分利用院里的综合实验室(ERP),进行模拟教学,让学生在所学管理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管理实践进行深入理解。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可以深入体会在企业管理决策的全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二是可以采取教学实习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地“走出去”,走到企业经营管理的第一线,通过接触管理实践,很好地掌握所学的管理经济学理论。

高等农林院校特色发展研究与探索论文 篇5

高等农林院校特色发展研究与探索论文

高等农林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各方面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发展机遇中,在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可取代的作用[1]。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三农”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科学论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

高等教育中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办学结构与特色等内容提出了新的建设与发展思路。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和教育科技培训,把新型高等农林院校综合能力的发挥放在重要的位置。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农林院校如何继承优良传统,保持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独特优势,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成为高等农林院校特色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现状

(一)具有农林类特色优势的专业学科

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普通本科院校的组成可分为理工、综合、文法、师范、医药、农林、艺体和民族类型[2]。按照20教育部统计结果,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农林类本科院校只有33所,占1.5%;同时,按照学科门类来分,开设农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172所。在全国33所普通本科层次独立设置农林院校中,全国本科院校的本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51万人、1265万人和286万人,而农林类院校的本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班人数分别为19.2万人、70.6万人和16.7万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4%、5.5%和5.8%。

在学科建设上,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农林类学科是高等农林院校的旗帜,这是其他类院校无法效仿的[3]。从全国重点学科评审结果看,8所农林院校获得了17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所有这些学科除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在原科目录时,属于农林类学科)外都分布在农学类领域。在33所农林类本科院校中,从独立设置的一级博士点数看,基本集中在农、林类学科领域。

(二)面向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

面向行业、面向“三农”是农林院校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恪守为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把农业作为科研的主题,把农村作为服务的对象,把农民作为真诚的朋友,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作出自己的贡献[4]。在服务“三农”中凸显农林院校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彰显了农大人的时代精神,探索了一条特色强校之路,探明了地方农业院校的发展方向,这是安徽农业大学走“大别山道路”30年的经验和启示[5]。据统计,近三年来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每年都有60%以上的学生主动选择到基层就业创业,并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同时,农林行业7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是由农林院校培养的。

(三)传承特色鲜明的农林文化

经过百年发展的农林院校,已逐步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和献身“三农”的独具魅力的农林院校特色文化与优良品质[6]。如华中农业大学的“勤读力耕、立己达人”、东北农业大学的“博学笃行、明德亲民”、南京农业大学的“诚、朴、勤、仁”、北京林业大学的“知山知水、树木树人”和安徽农业大学的“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办学传统、办学理念和与优良校训等,都很好地阐释了农林院校的特色和鲜明的文化内涵,更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高等农林院校特色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林院校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自身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仍然面临着问题[7]。长期以来,农林院校在学科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和特色。随着行政隶属关系、学科专业整合、人才市场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农林院校如何定位办学方向、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结构、培养优秀专业人才和顺应行业发展需求,已成为急需思考和解决的课题。特别是农林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集中在优势农林学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等农林教育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外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原有的行业格局分散,涉农专业的招生明显存在劣势,优秀生源明显不足等。

三、高等农林院校特色发展的路径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目标。其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社会责任感、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有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于“三农”的高级专业人才,结合精英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个方面,努力培养适应农业发展需要的具有竞争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高等农林院校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积极开展“卓越农艺师”、“卓越工程师”、创新实验班等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开展“2+2”、“3+1”等人才培养模式试点工作,突显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因此,高等农林院校要进一步构建创新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三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强化特色优势学科,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积极发挥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特色与优势,这不仅是农林院校区别于其他综合型院校的特点,更是自身发展的动力所在,是核心竞争力的充分体现,是其存在与发展的核心标志[8]。高等农林院校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优势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构建“学科点―学科平台―学科创新团队”为一体的学科建设体系,积极发展新型与交叉应用型学科,将所有学科都围绕优势学科建设与发展做文章,推动“学科发展一行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形成特色学科体系,实现单一学科项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协调发展。

(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服务“三农”能力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以科技队伍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产学研合作为纽带,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包装,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9]。以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契机,以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示范企业、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为载体,以合作共建为主线,构建政产学研紧密结合、教科推多位一体、运行顺畅高效、富有安徽特色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从而实现从“科技扶贫”到“科技支撑”再到“科技引领”的转变,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影响力[10]。在首批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名单中,全部来自农林类院校,他们将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农业科技创新、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把握省部共建契机,推动农林院校改革与发展

省部共建大学是指国务院部委与相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的高校,是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推进新时期高等教育创新,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促进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旨在突破政策壁垒,扶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异,实现全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11]。共建计划的实施,对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扶持地方龙头高校,带动地方和区域高等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院校,以省部共建为依托,通过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实现实质上的共建,同时,高等农业院校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一步向“三农”聚焦,从而有力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同时,积极参与“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都将为农林院校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凝练大学精神,构建精神文化体系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顶层理念与核心内容,是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反复凝练而成,为师生员工所认同并对其行为起引导、熏陶、激励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念体制[12]。作为高等农林院校,建设具有农林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建设特色鲜明的先进水平大学的重要目标[13]。如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别山道路”精神,是安农人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战略,走出来的一条享誉全国的富民、兴校、创新、育人的“大别山道路”,形成了“服务“三农”、献身“三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别山道路”精神,为安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优化办学资源,推动农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等农林院校必须构建其发展生态的内外部有利环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激活潜能,形成优势,挖掘潜在资源并科学利用[14]。在现阶段,高等农林院校与其他院校及其相互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变化,其相互之间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高等农林院校重新定位与行业部门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主动加强与行业部门和政府间的联系,在更高层面上建立全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五个对接”,帮助解决“三农”共性技术研发、关键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等实际问题,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从而支持高等农林院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

浅析农林院校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论文 篇6

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和现代化。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学手段的改革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本门课程应以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建设好网络教学相关资源,使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网络,较好地了解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动态和课程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利用网络教学的课堂讨论模块, 师生可以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进行讨论,及时交换看法,使师生交流更加自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其次,教学手段的改革还体现在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本门课程正在尝试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改变了原来“黑板加粉笔”的教学状况,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论文 篇7

2.1更新实验内容,调动学生实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合理设计“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内容,对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非常重要,既要在基础理论与实验课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会怎样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又要根据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及实际需要,融进一些有新意、能真正体现课程特点、激发学生热情的内容。我们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一些大学生比较关注、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实验内容,如“河南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的质量比较”、“不同厂家牛奶的质量比较”和“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等,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与责任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实验中的求真欲,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促使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2切实抓好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工作

实验前的预习是做好实验的重要环节,必须严格要求。应让学生清楚预习的内容,实验前应复习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熟悉实验原理,预习实验教材中本次实验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做到目的明确、原理清楚、做法明白,然后在此基础上写好实验提纲。另外,通过测试题目,对每个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测试,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个体及总体的预习情况和对实验掌握程度,以便于发现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课堂讲解,这样既加强了教师实验课讲解的针对性,又使教师能够把主要精力用于观察和指导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实验课内时间。

2.3加大开放性实验力度,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

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查阅、记忆、思维、想像和表达能力,而传统的`“三定式”实验教学方式,即在实验手段上采用规定好的实验线路和步骤,使用规定的仪器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导致学生没有选择余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均受到了局限,得不到充分发挥,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研究生加大开放性实验的力度,做到随时预约、合理安排,尽量满足研究生的实验要求,鼓励研究生将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带进实验室,进行自主实验,从而增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2.4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而考核方式也起着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的作用,科学的考核方式会推动学生的学习向最佳方向发展。传统的实验考核只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来评分,而且实验成绩不计入学生最后的课程考试成绩,这样就不能调动学生学习实验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实验课上不认真听讲,不专心做实验,课后抄袭其他学生的实验报告,实验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我们通过实行多元化的考评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考评体系主要体现在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学习态度的综合评定等。多元化的考评体系,更加注重评价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过程、善于思考的能力,它能科学合理、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实验课程学习的真实水平,激发了学生自主训练和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学风。

3结束语

实践证明,“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是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我院通过改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安排实验内容、加大开放实验室力度、建立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充分发挥了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其学习的积极性和科研创新意识,培养了其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也意识到对于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一步探讨。

农林院校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篇8

为了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针对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3.1建设一体化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从总的包装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根据各院校包装专业的特点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合理选择实验项目,合并内容重复或类似的实验项目。按照理论课程教学计划,构建由浅入深包含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创新)型实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层次分明又形成一体化系统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其中,验证性实验对理论课内容进行复现,以利学生对包装基础知识的掌握,如纸、软塑包装材料基本性能测试、包装机械原理等。综合性实验则侧重于某些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将相互联系的实验重新整合成若干项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跌落试验、冲击试验与包装材料缓冲性能评价相结合。设计性实验要求既具有综合性又有探索性和创新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需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从文献资料检索到试验方案设计、确定,到实验操作及结果分析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液晶显示器包装设计,包括包装材料的选用、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性能试验及评价等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5]。

3.2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建议包装工程专业实验室成立了由9名人员组成的实验室管理队伍。实验中心主任按一级学院规定竞争应聘上岗(须具有高级职称)。实验技术人员按我院“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聘任实施办法”进行公开招聘。中心的实验专职人员岗位与管理岗位结合,按照“强化岗位、按需设岗;淡化身份、择优聘任;按岗取酬、优劳优酬;效率优先”和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严格标准,合理流动,能上能下。随着中心使用效率的提高与实验内容的改革,同时也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应聘上岗后,由原来只承担1~2门实验课相关工作,改要面对多课程、多种不同实验室的工作。为了能适应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岗位的需要,中心统一安排人员,杜绝一个学期都轮空工作现象。同时,组织实验技术人员定向参加几门课程的理论课学习与全程参加实验,并要求他们参加对口的学术讲座与参加对口培训,培养他们一专多能[6]。 3.3创新实验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

包装专业实验内容的选择应以加强基础技能、突出综合设计、培养创新能力为基本原则进行科学编排。在基本技能方面,既要强调必须掌握的内容,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志趣和特长,按不同层次设计实验内容,引导学有余力、在该实验中有志趣的学生,向更高要求和难度进军,让其自我发挥并脱颖而出。在综合实验设计方面,根据现代化先进技术及课程设置情况,安排一些综合性强、实用性高、创造空间广的综合设计性题目,以培养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7]。

制订新的实验操作考核体系,改变以往实验考核成绩按平时成绩记分的办法,以多种形式对教学总体效果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改革与完善学生实验考核方法和考评标准。现以实验多个环节制订考核标准,根据实验报告、实验操作技能、自行独立设计实验能力、教学实习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核,重点考核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即实验平时成绩综合占25%,对全部实验过程、结果等进行考核,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和课堂提问进行了考核;实验基本技能考核占40%,综合性设计实验占25%,实验课程论文和实验报告占10%[8-10]。

3.4创建网络虚拟包装实验室

由于包装工程学科的特殊性,包装工程实验室占地面积大,仪器设备昂贵,升级换代较快,设备生命周期内的利用率偏低。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迅速增长,实验室资源日趋紧张,除了满足学生教学需要,实验室还要承担科研、对外服务等任务,常有时间冲突,给试验安排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问题尤其严峻。为解决上述问题,很多包装界人士献计献策,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信息传播速度急速增加,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装工业也深受影响,有许多包装网站应运而生,而且对包装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就意味着把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包装工程实验室,建立网络虚拟实验室成为一种趋势,用这种方法解决包装工程实验室所面临的问题成为一种可能。应用网络技术构建并设计虚拟包装工程实验室,体现了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共享性、高效性、自主性等原则。网络虚拟包装工程实验室的建立可以使在校学生对包装实验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节约了资源,有利于提高科研的效率和效果[11-12]。

4结语

以包装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为主题,以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的包装高等教育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已势在必行,这也是新时期国家、社会、时代对包装高等教育事业的要求。本文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包装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也许会对其他兄弟院校带来些启示。

参考文献:

[1]卢杰,周廷美,张晓帆。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模式探讨[J].包装工程,,29(10):257-260.

[2]李春伟,姜雪松,王桂英,徐淑艳,张群利,陈春晟。包装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9(7):252-254.

[3]陈为旭。对包装专业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1995(2):28-30.

[4]周建伟,高德,胡红艳,裴磊。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4(5):139-141.

[5]刘志刚,张新昌,卢立新。实验教学与包装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66-68.

[6]伍国明。实验室体制创新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5(3):380-382.

[7]郭兴启,朱常香。农业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41-144.

[8]李海燕,赵汗青,高兴海,刘训涛。实验教学创新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115-117.

[9]陈为旭。对包装专业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探讨[J].中国包装工业,1995(2):28-30.

[10]王秀红。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8):835-837.

[11]鲁建东,王正铎,刘晶。网络虚拟包装工程实验室的构建[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53-57.

[12]曹乐,赵鹏。基于虚拟仪器的虚拟包装实验室构建[J].包装工程,2009,30(6):84-86.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