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 > 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精选6篇正文

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4-03-11 00:04:56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的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精选6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葵花种子,对葵花种子生长过程感到好奇

2、能认真观察葵花种子的生长过程,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葵花种子前后的变化

重点

能认真观察葵花种子的生长过程,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葵花种子前后的变化。

难点

能认真观察葵花种子的生长过程,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葵花种子前后的。变化。

教具

PPT、向日葵种子若干、六盘各阶段种子幼苗、大白纸一张、水彩笔一盒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法、提问法、实物展示法

一、活动导入:

讲故事《我是一颗小种子》

“老师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种子,因为每一粒种子里面都有一个秘密,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秘密是什么?”

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了解种子生长过程的条件和变化,融入种子生长的情境

借助故事让幼儿了解种子的生长,创造种子生长变化的情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二、活动进行:

环节一:谈话

教师讲完故事后提问幼儿:“故事里听到了什么?”,让幼儿说出故事主线(种子的生长过程)种下→探出头→发芽→长出叶子,幼儿说出主线的时候,教师给出生长过程的图片,通过图片展示把生长过程展现给小朋友。提问幼儿:“小朋友知道什么是种子吗?”我们身边有哪些种子?引发幼儿思考。

提问幼儿,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在幼儿回答的时候播放对应的图片,加深幼儿对种子生长过程的印象

认真听老师的问题,思考回忆种子的生长过程以及见到过的种子和他们印象中的种子

故事内容就是种子的生长过程,让幼儿听故事后回答问题,加深幼儿对种子生长过程的印象,引发幼儿思考种子的功能

环节二:展示实物种子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葵花种子,把种子分发到每个小组,每个小组两到三名幼儿,让幼儿认真观察种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看一看,摸一摸。讨论一下葵花种子的形态特征,并给幼儿要求,在分发到种子之后不争抢、不吵闹,要爱护种子宝宝。在幼儿观察种子后,教师提问幼儿,进一步认识种子。

展现事先放好的葵花种子鼓励幼儿认真观察葵花种子

遵守规则,认真观察种子形态特征,在观察的时候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

用实物种子,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去感受种子的形态特征,观察后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

环节三:展示幼苗

展示教师种出来的葵花苗,让小朋友观察不同阶段的幼苗。展示幼苗时一一展示不同阶段的幼苗,从种子到幼苗,让幼儿一盆一盆的观察,然后说出它们的特征,再进行对比观察。教师:“小朋友们,有没有想过种子长大后的样子,那种子长大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然后带小朋友到植物区去观察从种子到幼苗不同阶段的植物。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在生长的种子的形态特征,然后带幼儿进植物区观察,观察的时候教师一盆一盆从最初的形态展示到成熟的形态展示

幼儿认真思考教师的提问,进区后认真观察,说出种子生长的一些特点,对比观察所有植物的不同之处。

通过观察不同阶段种子幼苗,让幼儿知道种子是在生长的,并且发现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比如叶子有什么不一样?枝干有什么变化?

环节四:自我表达

鼓励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种子的生长过程(身体动作、图画、语言表达……)教师提问幼儿思考为什么种子的幼苗会长得不一样?幼儿思考感受幼苗是因为生长才会不一样。请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种子生长过程,当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完进行分组,总共分三组:语言组、动作组和图画组,然后听教师口令进行表演。

教师提问幼儿:“想过种子的幼苗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引导幼儿思考,然后请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来表现种子的生长过程。

幼儿认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并思考如何表现种子的生长过程。

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种子的生长过程,是为了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种子的生长,加强幼儿对种子生长的印象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种种子并制作观察记录表,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等种子长大后,请小朋友带来幼儿园放在我们的植物角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种子的过程和感受,以及介绍自己的观察记录表

教师请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种种子,并完成观察记录

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种植种子,并做观察记录表进行长期观察

观察种子生长是一项长期的观察活动,应该在家庭中由父母陪伴完成

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音乐《神奇的种子》贴近生活,适合幼儿的想象,音乐节奏简单欢快,我希望通过PPT来让幼儿更加便于理解歌词。音乐活动需要幼儿有一个发声练习,通过与老师沟通,我了解了她们的发声方式,熟悉的东西能让幼儿更快进入情景中。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感受到音乐活动不仅仅是唱歌,它可以更愉快的进行,加入肢体动作让本次活动富有情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歌曲的节奏。

2、大胆用动作表情表演歌曲,学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

3、幼儿喜欢音乐并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愉快体验。

4、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三、活动准备

1、音乐《神奇的种子》歌词:小小种子爱喝雨水,晒晒太阳真温暖。神奇种子发了芽,长大开花变化大。

2、PPT展示

四、活动重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充分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会《神奇的种子》这首儿歌。

2、难点:幼儿在活动中能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肢体的韵律,在音乐中大胆的表现自我。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图片,通过教师语言直接引出《神奇的种子》这一话题。

小朋友们好,看,图片上是什么?(种子)今天让我们做一颗小种子,跟着音乐来看看,小种子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它是神奇的小种子?

(二)、理解歌词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完整感受歌曲的旋律并理解歌词内容。

第一遍:引导幼儿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师:歌曲里有谁?小种子在干嘛呢?为什么会说种子神奇呢?

第二遍范唱:操作教具,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和情绪。

师:小种子喜欢干什么?(爱喝雨水,晒太阳)喝了雨水感觉怎么样?(饱饱的,不渴了)晒太阳了他感觉怎么样(真温暖,暖暖的)晒了太阳喝了雨水,小种子还是小种子么?它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发芽了)小种子长大了,它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长大开花)小种子真神奇,那我们来当颗小种子,现在小朋友们扭动下身体,像小种子一样快乐。

2、朗读歌词,教师有感情的带动幼儿进行歌词朗诵。

(三)、操作教具,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教具,放慢速度弹琴并大声范唱,幼儿小声跟唱。

师:小朋友们先听老师唱一遍,然后给小种子们一个小要求,怎么样用肢体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老师可以先示范一两个动作)然后教师可以先一句一句的弹琴,让幼儿自由发挥,最后来综合动作。

2、教师放慢速度弹琴并小声范唱,幼儿带情绪唱。

一颗小种子长大是不是有点孤单,你看周围还有这么多的小种子,我们可以找一个小种子伙伴,一起表演哟。(拉着自己的小朋友,可以转转圈,互相拥抱,增加小的互动)3、教师尝试让幼儿唱歌,幼儿随乐边演唱歌曲边游戏

(四)、结束部分

小种子们累了么?累了的话,我们就安静下,小种子累了一天要睡觉了。趴在桌子上做睡觉状,活动结束。

六、活动延伸

回家把这首歌唱给父母听,和父母一起感受小种子的乐趣。

七、活动反思

本次音乐活动我试图将奥尔夫的音乐理念贯穿到活动中,因此在活动中插入了幼儿模仿小种子进行简单动作的融入。要注意幼儿练声中没有应该充分的打开嗓子,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应该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来集中注意力再继续。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时候我利用了PPT,让幼儿试听看结合,用朗诵歌词的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使得幼儿在唱歌的时候表现不错,歌词记得比较快,后期幼儿兴趣比较高。在模仿小种子进行肢体动作的时候幼儿理解较快,可以自己进行简单的动作,总之这次活动还是达到了所需要的目标。

朱周宇:师幼互动较多,借助图片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个别目标的在活动过程中没有体现。

业云霞:目标中感知节奏并没有体现,目标没有达成,教师教态自然,对歌曲掌握较熟练,与幼儿互动较多。

王其焕:优:重难点突出,幼儿参与度高,教师思路清晰;缺:目标1没有体现。

高梅:优:重难点突出,幼儿参与度高,教师思路清晰;缺:目标1没有体现。

蒋雯丽:优:图片导入,直观;课件准备充分,活动内容有趣,让幼儿用肢体表现歌曲内容,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重难点基本达成;缺:活动过程中目标一没有体现。

吴倩:活动内容清晰、延伸自然。氛围良好,互动多,幼儿积极性高。目标一没有体现。

王亚颖:优:活动氛围好,而且讲了种子很神奇就能激发小朋友的兴趣和好奇心;缺:重点没有在活动中突出,应在活动中多表现律动。

余婷:图片导入,引出种子,直观;目标一,感知节奏没有体现;目标二三已经体现。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情绪很高,心情愉快,活动中积极主动,感受到了歌曲优美、欢快的情绪初步学会了演唱歌曲;但是本次活动的目标多了一个,应该以学唱歌曲为主,创编动作可以放在延伸活动中或者是第二课时,课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先由老师清唱,并用动作提示,幼儿就能很快理解并记住歌词。

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的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

2.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和老师一起完成思维导图。

3.愿意根据书中线索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能和老师一起完成思维导图。

难点:幼儿愿意根据书中线索进行合理的猜测和想象。

活动准备

《神奇种子店》图书幼儿人手一册、小夹子、PPT、思维导图、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小猪表情变化图:画面激趣,引入主题。

1.游戏导入。教师:“来和我好朋友小猪一起玩表情变变变的游戏吧?”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表情变变变的游戏,引导幼儿发现小猪的几种表情特征。疑问、开心、吓坏、害怕

2.引入主题。教师:“今天发生了神奇的事情,让小猪的表情变来变去,我们一起来看看”引入主题。

二、流程式思维导图:初步阅读,理解内容。

1.集体阅读,发现小猪表情:疑惑

教师:“小猪在原野上发现了一家神奇的种子店(PPT),狗獾叔叔拿出了三种种子(PPT)。谁来说说这三种种子的样子”引导幼儿发现这三种种子的特征:白白的、圆圆的、五颜六色的。

2.自主阅读,发现小猪表情变化:开心—惊吓—害怕。

(1)教师:“白白的、圆圆的、五颜六色的,这三种神奇的种子分别会种出什么来呢?请你到书里仔细找找,”引导幼儿通过安静有序的阅读,在书里寻找关键信息,不要打开夹子夹住的页面。教师将幼儿阅读后的发现展示在思维导图的空白处。幼儿回答时,引导幼儿:“xx的种子种出了xx”“为什么白白的种子会种出雪人?”小结:“原来种子是什么样,种出来的东西就是什么样,他们有共同的特征。”

(2)教师:“哇好神奇哦,小猪刚开始觉得很开心,可是狗獾叔叔又给了他一个洞洞种子,会种出什么来呢?把小猪都给吓住了”(PPT)引导幼儿发现小猪表情从开心到惊吓的变化,并与书里种子种出蜜蜂的情节联系起来。(观看ppt,集体阅读,阅读送种子部分)“小猪会买种出蜜蜂的种子吗?小猪买走了雪人、气球种子,狗獾叔叔还送了它一个奇怪的种子”(PPT)

(3)教师:“小猪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发生了什么事情?”幼儿再次阅读,取掉夹子往后翻页,发现小猪遇到了大灰狼后用种子种出雪人、气球和恐龙帮助自己逃脱的过程。“小猪碰到了谁?它用种子种出什么来帮助自己逃跑呢?”(PPT)

3.教师通过之前幼儿的回答将图片贴在相应的空白处,并小结:“哇,我们一起完成了一副思维导图,通过看这幅图,现在你知道小猪身上发生的故事了吗?这个故事还是一本好看的图书呢”教师与幼儿一起梳理思维导图,通过以小猪表情变化为线索,再次回顾书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故事内容。

三、气泡式思维导图:梳理线索,大胆想象。

1.回顾关键信息。教师:“书里有哪些神奇的种子,种出了什么?”(PPT)引导幼儿根据书中信息,完成气泡式思维导图,教师进行补充。引导幼儿用:“xx的种子种出了xx”来回答。(PPT)

2.大胆想象。教师:“你还想种出什么神奇的东西来帮助小猪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填补思维导图的空白气泡处。

四、活动延伸。教师:“请你回家和爸妈一起记录下更多的想法”发放给幼儿操作卡请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完成,将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活动总结

作为一次思维导图在语言活动中的尝试,活动后我的反思与总结,紧紧围绕着:思维导图在活动中的运用是否有效?进行展开。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可视化的工具,把我们大脑中的想法直观的呈现出来。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象、颜色、空间、整体思维等各种因素全部调动起来,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开启大脑的无限潜能。一直以来,思维导图在学习和生活方面的运用都非常的广泛。

特别是对于中小学的学生来说,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梳理知识点,记录和总结所学内容。

而幼儿园的孩子们,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他们喜欢用涂鸦、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思维导图则是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将抽象复杂的思维过程变成可看得见的颜色、线条、形状等等具体的再现画面,让孩子们学会分析、整理、总结。可是在语言活动中该如何使用思维导图呢?我在设计本活动的时候一直考虑着两个问题:

一、在什么时候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常用于做计划、展示,但是语言活动的领域特点要求目标的侧重点要放在听说读等方面,特别是阅读活动,在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因此,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在理解绘本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我首先就想到了,在阅读绘本的环节运用思维导图,发挥思维导图的记录功能。可是该绘本自身的内容较多,狗獾叔叔有5种种子,每种种子特征不同,种出的果实也各有特色,后续对小猪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如果单纯以时间线索进行梳理做成思维导图,就会显得十分繁琐。因此,我想到了以小猪的表情变化为线索,来发现相应的故事情节,师幼一起完成思维导图。

在活动中可以看到,用小猪的表情引入让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幼儿阅读绘本去发现相应情节的积极性,幼儿阅读后,教师及时将幼儿发现的重点画面贴在相应的空白处,并将幼儿不易理解的画面,在集体阅读后也加入到思维导图中。就这样幼儿阅读后,思维导图也完成了,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是幼儿发现—梳理—回顾—内化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幼儿对绘本进行一次深度的理解,并能够大胆的表达出来,完成了本节课的活动重点。

二、呈现什么的类型的思维导图。

为了避免孩子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自己画思维导图,既有难度又偏离语言活动的目标,我在活动中设计思维导图的时候,首先就排除了用孩子们自己画图的方式制作思维导图,而是采用了在阅读的环节,用箭头建构框架、绘本中的原本图片填入空白的方式制作成流程式的思维导图,帮助幼儿理解画面。并在幼儿已经了解了绘本内容之后,运用了气泡型的思维导图,让幼儿即可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了解它们一一对应的关系,又可在空白处大胆想象,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这两种类型的思维导图的运用相得益彰,起到了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对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巩固的“高效工具”的作用。

总的来说,在语言活动中加入思维导图的初步尝试还是有所成效,孩子们的表现也给了我更多的启发与思考,并将其运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

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背诵课文。

3、会写四个生字,打、向、没、孩。

重点难点

背诵课文,会写四个生字。

教法

预设

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巩固法、讲演结合

教学设计

一、朗读课文,感受“种子发芽”的过程

1、学习1—2自然段。

有的小朋友看到了春天的变化:课件出示1、2自然段。“几阵春风,几场春雨。冰雪早化成水珠,交给土地妈妈收藏去了。”

春天来了,冰雪到哪儿去了?

2、学习篇3~5自然段

课件出示春天的美丽画面,感知春天的美丽。

教师启发学生自由发言:春天的景色多美呀,你们想出去干什么呢?

是呀,我们大家都想趁着美好的春光好好地玩一玩:放风筝、踏青。可是,种子却还躲在地里,不出来呢!土地妈妈有些生气了。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吧。(师领读)读得真不错,老师听出了土地妈妈对种子的爱。就这样轻轻的,再读读这句:土地妈妈有些生气了。

你们会怎样劝种子快出来呢?我听到有的孩子着急的说:“种子、种子,快起床了,春光多明媚呀!咱们一起出去玩儿吧!”还有的孩子在这样劝呢:“小种子,错过了这大好的时节,你可就没有机会看到这美丽的春天了。”我想,你们的呼唤急切、真诚,种子听懂了,一定会赶快苏醒的。

那么,土地妈妈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读课文4、5自然段。(生读)原来,土地妈妈拧着一个个小鼻子,轻轻地呼唤:“醒醒吧,我的淘气的孩子们!”我发现,有的孩子加上了动作,读得更投入了,你们都可以这样试一试。好了,谁愿意扮演土地妈妈的角色,给我们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你们听,这可真是一位爱孩子的好妈妈,生怕孩子睡过了头,错过了这大好时节。

孩子们,种子真的是一个贪睡的懒孩子吗?对了,不是,那它到底在干什么呢?对了,种子睡在厚厚的雪被下,是在吸收水分,蓄势待发,等到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孩子们,你们可真会读书。

3、指导学习第6~7自然段。

(1)在土地妈妈的催促下,种子是怎样做的呢?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6自然段。

(2)找一找,种子发芽时做了哪些动作,用笔勾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找到了吗?一起来看一看,有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伸、打、伸出、揉了揉、探出、瞧了瞧。

(3)再试着读一读,最好配上动作,孩子们一定会读得更精彩。

(4)种子钻出地面以后看到些什么?你们能展开想象把的句子说清楚吗?

是啊,它们看到了万里蓝天,看到了一片阳光,还看到了广阔的田野。

(5)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师激情引入:破土的种子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读读第8、9自然段吧。

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种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是呀,种子也认识到自己错了,起来得太迟了。那么,他以后会怎么做呢?

是啊,春天的阳光,春天的雨露最适宜种子生长。种子们会争先恐后的发芽,一个劲儿地往上长。

(6)再读课文第3~7自然段,进一步体会种子的勃勃生机。

孩子们,你们觉得种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一起把3—7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吧。

(7)种子发芽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再读读课文1~2自然段。

对,种子发芽需要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阳光。不信,你们也可以试一试,在泥土里撒下一粒种子,去观察它的发芽过程吧。

二、、个性练习

1、自己选择几粒种子,亲手种一种,并做好记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上网查一查种子发芽的相关资料,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5种子

打、伸、揉、探

瞧钻出地面,看到春天

三、指导书写:

读一读要求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写好“没、孩”,(“没”左窄右宽,第五笔没有钩,“孩”左窄右宽,“亥”的两撇的起笔上下对齐,最后一笔是点)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写。

四、完成堂清:

五、课堂总结:

春天到了,种子起晚了,但在妈妈的催促下,它们钻出地面,努力地向上长。老师也希望你们像种子一样早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 篇5

一、 生成记录

孩子们吃水果时,有好几个孩子在把玩着苹果中的核,没有把这些核扔掉。有的孩子还悄悄地把苹果籽一粒粒收起来,互相比着谁的多。看到这些,我发现了孩子对种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我问:"喜不喜欢这些苹果种子?知道它有什么秘密吗?"孩子们听了问题,反应一下子热烈起来,七嘴巴舌地议论着。"种子"的开放性活动在孩子们讨论和探索中拉开了序幕。

此主题的价值:种子来源于大地、自然,是很好的教育利用自然资源。幼儿可以通过寻找种子,对种子的种类、形状、颜色、构成、利用有认识,幼儿自己进行种植记录来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从而和春天加以联系,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和它的利用价值。整个活动可以使幼儿有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二、 预设的网络图

三、 总目标:

1、 健康,幼儿在活动中能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心情愉快,对集体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 语言,能够有条理地讲述自己的发现和和想法,通过自由交谈,积累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 社会,幼儿在活动中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4、 科学。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5、 艺术,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活动内容,并能及时发现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四、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内容:种子是什么样的?

步骤:

(一)、各种各样的种子

1、 收集种子(个别活动和家园整合)

2、 观察记录种子的秘密:构成、种类、形状、颜色等。(个别和分组)

3、 谈谈苹果种子、给苹果种子拍照(集体活动)

4、 给种子宝宝找家(集体

活动)

5、 香蕉种子、菠萝种子是怎样的。

6、 最大的种子:椰子、葫芦、木瓜。

(二)、春天和种子的关系

1、 认识春天(个别和集体)

2、 春天和种子的关系(个别、集体和分组)

(和父母一起收集资料:VCD、电视、图书、上网等)

观察记录一:谈谈苹果种子

1、幼儿的行为表现:

孩子们把苹果种子收集起来,拿着种子议论着,严茗说:"我发现苹果的籽一头尖,一头圆,像小水滴。"许月说:"苹果种子不能吃,是硬的。"沈晓荷说:"我们不吃苹果时,就看不到籽。"说:"苹果籽在中间"。……孩子们观察的非常仔细,我鼓励他们说:"嘿,真象一个个小科学家。"吴郁凯接着我的话说:"做科学家要用显微镜来看的。"这个想法真好,孩子们立刻被这个主意吸引了。于是我们一起把这些种子带到了资料室。在资料室孩子们不但找到了显微镜,还找到了放大镜、哈哈镜、三棱镜、小圆镜,孩子们争着用这些镜子来观察苹果的种子,又有了很多新发现。伍凡说:"我用放大镜看种子,发现苹果种子是有点红色的,而且变的很大。"榭晟皓说:"我在显微镜下看到种子,发现每一棵种子都不一样。"还有几个小朋友则看到哈哈镜和三棱镜下的苹果种子哈哈大笑。

过足了科学家瘾,孩子们又在资料室寻找起来,吴忻宜指着一本书上大声嚷起来:"快来看,这儿还有绿豆和西瓜种子呢!"一个个小脑袋都好奇地探了过来,这下子又有研究对象了,孩子们又拿起镜子观察起来。

2、分析效果:

教师在仔细地观察中可以了解到孩子对种子的兴趣和继续探索的欲望。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一句赞扬的话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引起了无数遐想,而驾驶不失时机地抓住了孩子的想象,提供了值得探索、材料充分的场所,刺激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活动自然地进入了第一高潮阶段。正是因为孩子们对苹果种子有了充分的了解和仔细的观察,才使苹果种子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此丰富、生动。体现了孩子们眼中的种子形象。

活动二:

内容:种子怎样发芽的?

步骤:一、实验(种子发芽:师生共同进行)

二、种植活动(幼儿和家长共同种植)

1、 回家和父母种植种子。

2、 带到幼儿园自己管理

3、 做好观察记录。

4、 对种子发芽情况进行讨论如枯萎的、长高的、不发芽的。

5、 请种花的叔叔来种植传授经验

三、种子大力士(听故事、编故事)集体活动。

四、创编诗歌(嫩芽)集体活动

观察记录二:种子发芽了

1、 幼儿的行为表现:

孩子们的种子陆续发芽了,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的种子发芽情况都很好,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的黄豆种子烂掉了。的绿豆宝宝干枯了。有的孩子的种子发芽很长,有的却很短,有的

高兴,也有的孩子在体验着失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进行了讨论,张子奕说:"可能因为我们浇水太多,"颜如玉说:"也许浇水太少,它就干枯了。"洋洋说:"也许它们想生活在田里吧!"……

2、 分析策略:

在发芽的观察和实验中孩子们体验着成功和失败,我没有把答案和自己的经验告诉影响幼儿,而是注意观察、鼓励幼儿不断发现,去尝试失败的原因并纠正自己的错误,让孩子在失败中成长。

我还引导孩子回家和父母一起去寻找答案,找到以后在共同商讨。

最后,我们还请来了负责幼儿园花草种植的老爷爷,请他帮助我们,并且亲自带小朋友去看种的花草,孩子们在老爷爷的传授经验中懂得了种植的很多道理,有的要求从新再种,我当然答应了。我知道教师充分利用家长、幼儿园现有的资源,扩大了教育者的范围,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使活动进一步的深入。

观察记录二:

时间 幼儿表现 行为分析 回音策略

2003年4月 小朋友将自己种的种子放置在自然角,贴上自己画的标签,每天浇点水,小心照料。过了一段时间,种子露出嫩芽,孩子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孩子们惊喜地发现豆豆破土而出长出二片豆瓣芽,上面还顶着豆豆的壳;菜籽却长出二片嫩绿的叶子;香瓜子顶着瓜子壳茁壮地长高了,孩子们围在一起边看边议论着。 小朋友看到香瓜子壳象一顶皇冠顶在芽芽的头上,特别好奇,伸手就将瓜子壳摘去,由于用力,瓜子芽断了。东东看见黑豆的壳顶在豆芽瓣上,随手将豆壳拿掉,豆瓣芽断了。小朋友看到芽芽顶着它的外壳觉得又好奇又好玩,也情不自禁地伸手去碰碰,可是哪知道这些是不能碰的,如过芽断了,这棵豆豆、向日葵就回枯死的。 1、根据孩子的好奇,就引导孩子天天照顾"种子",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作好观察记录

2、观察那棵香瓜子和黑豆断了芽芽后,过了一段时间有什么变化?通过观察后感知断了芽的种子会枯萎,最后死掉。

3、戴着瓜子壳和豆壳的种子长大后,种子上的壳是怎么脱落的?

4、种子长叶子后,它们的叶子是怎样的,有什么不同?

5、种子发芽的过程都一样吗?有哪些不同

活动三:

内容:种子的利用

步骤:1、继续收集种子和种子食品(个别、家长)

2、种子贴画(集体和个别)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种子贴画的游戏,并把贴画作为环境布置在墙上。

3、种子食品品尝会(集体)

幼儿回家寻找各种种子食品并带到幼儿园大家品尝。

观察记录一:

时间 幼儿表现 行为分析 回音策略

2003年3月 幼儿对收集

的种子很感兴趣,围在一起观察议论种子的名称、形状,比较颜色、大小,说出种子的果实叫什么名称等。但是对种子的归类却遇到了一些困难。 在操作中将形状相同的种子归为一类,如圆形一类、瓜子形一类;有的按颜色归为一类等。幼儿由于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所以局限于种子的按种子的形状归类,范围较狭窄。 老师采用种子与果实对应的方法启发幼儿,然后根据果实的属性进行分类:

1、 水果类

2、 豆类

3、 蔬菜类

4、 粮食类

经过提示后,幼儿茅塞顿开,归类得较好。

活动四:

内容:种子是怎样长成的?

步骤:一、开花和结果:

1、 通过故事和观察了解。

2、 和家长找答案收集资料来了解。

3、 欣赏录象:花

二、传播方式:

1、 蒲公英和风姑娘。

2、 蝴蝶和种子。

3、 水谋。

三、种子博览会。

1、 请父母参观。

2、 请中一班小朋友参观品尝种子。

五、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在教师的支持和参与下,幼儿对《种子》这个自然学科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

在活动中,幼儿凭借已有的经验自觉地收集材料,从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又积累了相当多的知识和经验,使自身的能力得到锻炼,知识面更宽更丰富,对问题的反应也更加明锐,形成一个良好循环。

而教师做得更多的便是帮助幼儿收集更多更丰富的资料,满足幼儿深入探索的需要。同时,教师以极高的热情参与活动,欣赏活动,推动了活动的发展。

另外,家长在以前数个活动中已经积累了经验,改变了观念。他们也以极高的热情支持着幼儿,使幼儿收集资料更便利。

社会、家庭、自然界都成了幼儿学习的信息源和赞赏者、支持

者,在《神气的种子》活动中,我更深入地领会了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这句话。

活动后网络图:略

六、家长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小班音乐神奇的种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观察、操作、探索,了解种子的内部特征。

2、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

活动准备:

各种种子、放大镜、纸、记号笔、录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种子,进行提问:

1、“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2、“为什么叫种子呢?”

(二)、操作探索

1、师提问:“请你们猜猜种子里面有什么?”

(幼儿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2、幼儿介绍自己猜测的答案

3、师再次提问:“种子里面到底有什么?种子有哪些部分组成?”

(幼儿解剖各类种子,用放大镜进行观察,再次将自己的答案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在纸上)

4、幼儿介绍自己观察的结果

(三)、观赏结束

1、幼儿观赏录象,验证自己的答案

2、师结束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