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浪淘沙》教案5篇正文

《浪淘沙》教案5篇

时间:2023-12-20 00:11:37

《浪淘沙》是唐朝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体,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浪淘沙》教案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浪淘沙》教案 篇1

《凉州词》与《浪淘沙》赏析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古诗词词语解释

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古诗词诗文解释

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 县(今禹河北)尉,卒于官舍。为人慷慨有大略,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 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 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皆历代传诵名篇。

古诗词诗文赏析

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全诗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唐诗之旅)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此诗经“孤城”为中心而衬以辽阔雄奇的背景。首句“黄河直上”,有人 认为很费解,故易“黄河”为“黄沙”。然而“黄沙直上”,天昏地暗,那能 看见“白云”?其实,“黄河直上”并不难理解。李白与王之涣都写过沿黄河 西望的景色,不同点在于:李白的目光由远而近,故创出“黄河之水天上来”  的奇句;王之涣的目光自近及远,故展现了“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奇景。遥望 西陲,黄河由东向西,无限延伸,直入白云,这是纵向描写。在水天相接处突 起“万仞山”, 山天相连,这是竖向描写。就在这水天相接、山天相连处, “一片孤城”,隐约可见。这,就是此诗所展现的独特画面。

前两句偏重写景,后两句偏重抒情。然而后两句的情,已孕育于前两句的 景。“一片孤城”,已有萧索感、荒凉感。而背景的辽阔,更反衬出它的萧索; 背景的雄奇,更反衬出它的荒凉。“孤城”中人的感受,尤其如此。这“孤城”  显然不是居民点,而是驻防地。住在这里的征人,大约正是沿着万里黄河直上白云间,来此戍守边疆的。久住“孤城”,能无思家怀乡之情?这就引出了三四句。羌笛吹奏的不是别的,而是“愁杀行客见”的《折杨柳曲》,其思家怀乡之情已明白可见。妙在不说思家怀乡,而说“怨杨柳”。“怨”甚么呢?从结句看,是怨杨柳尚未发青。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有助于加深对这个“怨”字的理解。诗意很婉曲:闻《折杨柳曲》,自然想到当年离家时亲人们折柳送别的情景,激起思家之情;由亲人折柳的回忆转向眼前的现实,便想到故乡的杨柳早已青丝拂地,而“孤城”里还看不风一点春色,由此激起的,仍然是思家之情。诗意如此委婉深厚,而诗人意犹未足,又用“不须”宕开,为结句蓄势,然后以解释“不须”的原因作结。意思是: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黄生《唐诗摘抄》云:“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写景雄奇壮 阔,抒情含蓄深永,正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所在。

含蓄深永的诗是可以从多方面理解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此诗言 恩泽不及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李锳《诗法易简录》进 一步指出: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从唐人薛用弱《集异记》所载,“旗亭画壁”故事看,这道诗脱稿不久, 已传遍四方,推为绝唱。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郎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些诗歌反映了作者进步的思想,其学习民歌写成的《竹枝词》等诗具有新鲜活泼,健康开朗的显著特色,情调上独具一格。语言简朴生动,情致缠绵,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句为著名的双关语,足见诗人之匠心独具。其诗结有《刘宾客集》。

古诗词词语解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

簸:掀翻。

天涯——天边。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古诗词诗文解释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古诗词诗文赏析:

《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第九首末联云∶“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作者或许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这首诗写于夔州,是民歌体的政治抒怀诗。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九曲”用了夸张的手法写黄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将黄河的源远流长突写得了神入化,与李白的《将进酒》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两句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据张华《博物志》记载,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布,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后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女二星座。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上下联的开合关系。第一联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联以“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黄河连银汉,乘槎溯河源。全诗节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气。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另附拓展阅读的两篇古诗文赏析: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斩,

直为斩楼兰。

题解: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是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内容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写了六首《塞下曲》,第一首尤佳。

内容大要:

此诗写边塞的苦寒,五月仍然未见柳色。「晓战」二句写战斗之艰苦,对仗工稳而自然。

这是首五言诗。本诗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严寒。前两句从大处起笔,描写了典型的边塞环境,交代了地点、时间。五月份,内地已是夏季,而塞外依然是皑皑白雪,未见鲜花开放,笼罩着一片寒气。仲夏五月尚无花,其他季节寒如之何,即可想见。此二句是举轻而见重,语淡意深。从“无花”紧启下句“无柳”。“笛中”句,看起来写塞外闻笛,实为话中有音,即在说眼前无柳可折。绿柳只能在“笛中闻”。“无花”又无柳,也即“春色未曾看”,此四句意脉紧连,一气贯通。

五六句紧紧承前意,描写大环境下军旅的战斗与生活。并刻画人物,表现战斗紧张与生活之艰辛,同时诗中又透露出乐观情调。作者选取最有代表性、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概括性极强,且富有启发性,引起读者更多的想象。古代行军与作战击鼓鸣金,以整齐步伐,指挥进退。写金与鼓烘托紧张气氛和严明军纪。只选“晓战”来写,整日行军俱在不言中。一“晓”和一“宵”概括性极高。句式对仗整齐,严整*形式与严肃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抒发了爱国激qing。

末二句是转合。用“愿”字来转,用“直为”来合,点睛结句。雄快有力的结尾与前六句的起承反面烘托出的是结尾点破题旨,写身经百战的将士的誓言:“直为楼兰”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反映了诗人以身许国、英气逼人的壮志。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简介: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年进士及第,曾出使河东节度使军幕,天宝时历任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等职。足迹遍及江南塞北,诗歌内容广阔,风格多样。或写儿女之情,几近轻薄;或状戎旅之苦,风骨凛然,诗名早著,影响深远。

古诗词诗文解释: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古诗词诗文赏析: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这一来,崔颢的《黄鹤楼》的名气就更大了。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适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年首就整伤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宇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正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象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宇宇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厌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卒阅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旱就有了,崔颢自已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颇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骑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因旬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额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大黄鹤,否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睛川草树,历历在目,妻妻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女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楚辞·招隐士》曰:"王孙游分不归,春草生分萋萋。"诗中"芳草萋萋"之语亦借此而逗出结尾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意思。末联以写烟波江上日暮怀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台",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是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浪淘沙》教案 篇2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第九首末联云∶“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作者或许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据张华《博物志》记载,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布,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后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女二星座。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上下联的开合关系。第一联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联以“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黄河连银汉,乘槎溯河源。全诗节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气。

《浪淘沙》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雄伟自然的赞美之情。。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浪淘沙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浪淘:波浪淘洗。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刘禹锡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刘禹锡的诗,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作者与当地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他的七律和七绝都有许多名篇,而用民歌体裁来写七绝更是他引人注目的特点,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二、读通读顺。

浪淘沙 刘禹锡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理解词义。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浪淘:波浪淘洗。

簸:掀翻。

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理解第一、二句。(事物的形状、状态。)借助简笔画理解。

(2)——理解第三、四句。

(景物的雄伟壮观,作者的夸张方法。)引导学生联想进行理解。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借用图片理解。

3、品读,深化理解。

名句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豪迈。。

三、想意境,熟读成诵。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上”字

1、诗的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作者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去、……)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上”字比一比,“上”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上”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来、去、到、见、……)

2、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3、在下面这幅画上,抄写古诗。看看谁的“古诗配画”最美。

《浪淘沙》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两首诗中所描写的不同意境。

3、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即用描写景物或事物,来表达自己想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故事,背诵古诗,理解两首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描写景物或实物来表达自己想要说明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在你的印象当中大海是什么样子的?(生畅所欲言)出示大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辽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浪淘沙》,看看大诗人笔下的大海是怎样一种景致。板书课题:  浪淘沙

学习古诗

同学们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抽学生朗读古诗,学生相互评议,读准字音。

再次的朗读古诗,体会诗句的意思,可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

交流诗句的意思,教师适时进行引导点播,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体会古诗所描写的意境。

师:首句“白浪茫茫与海连”,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浩大雄浑的意境当中: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波涛汹涌,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翻滚着澎湃着,举目望去,海的近处是天,天的近处是海,海天连成一片,令人心境开阔。仅仅七个字就刻画出如此博大壮美的画面。

生反复朗读体会,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平沙浩浩四无边”这句诗是说水中间的田地十分辽阔,也是看不到尽头。此句与首句呼应,令人心中更觉宽阔。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海水每天从朝霞升起至夜幕降落都不停的推涌着大地,就致使浩瀚无际的东海变成令人赞叹的桑田。

学生自由学习古诗,朗读古诗,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也可以把这首诗和以前学过的有关水的古诗相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感受《浪淘沙》所表达的波涛汹涌、辽阔壮观的大海景致。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到诗句文字的美感,诗文的前两句意境雄浑,对仗工整,读起来气势磅礴,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浪淘沙》,生动地再现了波涛汹涌、辽阔壮观的大海景致,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作者用描写景物或事物,来表达自己要说明的道理的这种写作方法。

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浪淘沙

( 唐)  白居易

波涛汹涌     辽阔壮观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二首》的第一首古诗白居易的《浪淘沙》,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海的辽阔壮观、汹涌澎湃的景象,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宋代诗人苏轼写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看看这首诗展现的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

学习古诗

1、初读古诗   学生自学古诗,边读边将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句画出来。然后,借助工具书,或者和小组同学交流,试着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可巡视了解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以及朗读情况。

2、检查自学成果。抽学生朗读古诗,生相互评议,指出读的不对的地方,进行纠正。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展开讨论,相互交流自己对古诗的初步理解。

3、师:有哪位同学到过西湖吗?(出示西湖的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西湖的美景。

4、在学生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反复吟诵,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使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合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请入境。

5、学生有感情地练读古诗,体会古诗所描写西湖的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景致。

6、引导学生体会《浪淘沙》与《饮湖上初晴后雨》所描写的景象的不同,感受语言的魅力!

拓展学习,开发资源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学习了那些描写水的诗句?

通过其他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背诵更多的诗词,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文化,促进知识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让我们领略了西湖宁静素雅,美轮美奂的景致。同学们表现得很棒,用自己的方法读懂了古诗。

作业

背诵古诗。

积累其他的和水有关的诗句,摘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西湖:宁静素雅    美轮美奂

《浪淘沙》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凉州词》《浪淘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资料弄清诗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并结合资料去理解诗的意思,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守边将士怨情,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

教、学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描写黄河的诗句,谁能背一首给大家听一听?(1―2生背)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描写黄河的诗:《凉州词》(板书题目)

2、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

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3、这首诗是谁写的呢?(板书:王之涣)出示图片。你了解他的生平吗?谁能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位诗人。(对,他是一位著名的唐代诗人,王之涣。)那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这首诗呢?(看来,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板书:知背景)

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二、初读,读通顺

1、配乐范读。

2、大家喜欢这首诗吗?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

4、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再读,明诗意。

1、看来同学们已经把诗读通了,那怎样才能把它读懂呢?你们有没有好的办法?(熟读法、结合注释法、查资料、结合上下文、边读边悟、结合插图等方法。)

小结:看来过去的学习大家已经积累了许多好办法,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这些方法来学习这首诗。把你读明白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不明白的标记出来,在小组里讨论解决。最后请同学们对诗句意思的理解归纳起来,等会儿我们全班交流。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读懂的地方?

(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

过渡:看来,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方法把诗意弄明白了。(板书:明诗意)

3、你们认为诗中哪个词语最能表示戍边士兵的感情?(板书:怨杨柳)

四、细读,悟诗情。

过渡:从哪里能体会到戍边士兵的这种不得还乡的怨情呢?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的品味一下。

1、学生自由体会。

2、集体交流。

a、戍边士兵长期驻守在怎样的环境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指导朗读。

b、从哪里能体会到戍边士兵的这种不得还乡的怨情呢?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指导朗读。)

3过渡: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感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4、指名读。

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领悟到诗人的强烈的情感了。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小结:看来同学们真的领悟到诗人的强烈的情感了。(板书:悟诗情)

五、古诗拓展

1、老师这里有一首王翰的《凉州词》,同学们想学一学吗?

2、出示王翰的《凉州词》。

3、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4、交流学习体会。

六、总结

请同学们课下再积累一些王之涣的名作,相信你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凉州词》。

2、板题《浪淘沙》。

3、复习上节课总结的学习方法。

二、用课上总结的学习方法来自主学习。

1、 交流诗人刘禹锡的资料。

2、交流:(1)交流了哪些读懂的地方?

(2)有没有没有解决的问题?

(3)谁能把全诗的意思说一说?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2、 请同学们读读诗,细细的品味一下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小结: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三、拓展

课下搜集刘禹锡的其他诗读一读。

作业:

1背诵古诗。

2摘抄诗句。

3课下搜集王之涣、刘禹锡的其他诗读一读。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