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设计 > 二年级数学《6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优秀8篇】正文

二年级数学《6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优秀8篇】

时间:2024-04-09 06:34:05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漂亮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的二年级数学《6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优秀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6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并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用6的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复习。

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直接报得数,并指名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2、列式计算:1个53个4相加5的2倍

3、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2、教学想一想。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应用6的乘法口诀,能很快地算出6和几乘积是多少,我们根据一句口诀可以算出两道算式。

三、作业:

1、背6的乘法口诀。

2、把乘法口诀写完整。

()六十八()六得六六()三十六二()十二四六()()六三十

3、写出乘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A、3个6相加是多少?

B、6乘5是多少?

C、6的4倍是多少?

4、写出四道得数是12的乘法算式。

四、板书设计

6的乘法口诀

1个6 6x1=6 一六得六

2个6 6x2=12 二六十二

3个6 6x3=18三六十八

4个6 6x4=24四六二十四

5个6 6x5=30五六三十

6个6 6x6=36六六三十六

五、教学反思

的乘法口诀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用6的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1~5的乘法口诀,同桌同学互相提问回答1~5的乘法口诀.

2.看卡片口算,直接说得数

2×5= 2×2= 5×1= 3×4=

1×5= 5×3= 2×4= 5×4=

新授

1.谈话导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下面应该学习几的乘法口诀了?引入新课,板书课题:6的乘法口诀.

问:在没有学习6的乘法口诀之前,请大家先猜测一下,你觉得老师要怎样来将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2.出示P33准备题

(1)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加6,把得数填在空格里.

6

(2)问:每次加6,也就是后一格比前一格多1个6,第一个格是1个6,后面格子应分别是几个6相加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强化每个格是几个6,并板书:1个6、2个6、3个6、4个6、5个6、6个6.

教学目标 篇3

1.引导学生们通过直观的实物图和乘法的含义,编出6的乘法口诀.

2.在编口诀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们找出6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初步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正确求积.

3.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6的乘法口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重点:

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小棒、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2次)。那一个星期一共要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板书:乘法口诀

二、自主探究: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

2、数一数本组同学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

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 +5 +5 +5

5 ( ) ( ) ( ) ( )

4、编5的乘法口诀。

(1)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 (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 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 5×2=10 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 “二五一十”。

(3)摆3把小伞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

(4)小组写出4个5相加和5个5相加的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

交流,完成板书。

三、拓展运用:

1、游戏:由“一五”开始,按顺序伸手说口诀。同学合作。

一边说:一五得五,一边伸出一只手;

一边说:二五一十,一边伸出两只手;

一边说:三五十五,一边伸出三只手:……

2、做“做一做”。

先看清图意,再写乘法算式。用哪一句口诀?积是多少?

3、答对正确答案,往前跳。

4、对口令:

一五()() ()()一十 四五()()

三五()() ()()二十五 二五()()

先师生对,再生生对。

小房子上写5、10、15、20、25号,小猴的信上写1×5、3×5、5×4、

2×5、5×1、5×3、5×2、5×3+5、5×5—5、4×5的算式。

问学生用的哪句口诀?

5、开放题:出示钟面,问: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2大格,能用5的乘法口诀吗?拨分针,说几分钟。

拓展:分针指向6、7…时,你能编出口诀吗?

课后小结:

的乘法口诀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抓住乘除联系理解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8个羽毛球图片、火柴根图片、口诀卡片、折叠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让学生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12的2~6的乘法口诀,如让学生背出:—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六十二、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2.出示填乘法口诀中的未知数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练习.如:二( )得八、( )四得八、二( )一十、( )六十二、三( )得九、( )三得六、三( )十二.

3.让学生读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6÷3=2 12÷4=3

如果学生只说出算式的一种含义,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另一种含义.

4.出示火柴棍图:

让学生看图填空: 12÷3=□ 12÷4=□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第一空填4,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所以12除以3得4;第二个空填3,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每4根一份,分成3份,所以12除以4得3.”

教师结合此题说明:计算除法时每次都借助图或学具想怎么分的,计算比较麻烦,也比较慢,除法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要学会用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知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羽毛球图.

(2)让学生根据图意想一想,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想出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2=8 8÷2=4 8÷4=2

①每组4个羽毛球,有2组,求一共多少个?就是一共有2个4.所以列式是4×2=8.

②共有8个羽毛球,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多少个?所以列式是8÷2=4.

③有8个羽毛球,每4个一组,可以分成几组?所以列式是 8÷4=2.

(4)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联系.

使学生知道在这两个除法算式中的商与除数正好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被除数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

(5)教师提问学生4×2=8用哪句口诀?

(6)教师将除法算式中的得数擦掉.教师指出:我们能不能根据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呢?大家对照算式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

(7)教师引导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①8÷2=□.想:2和几相乘得8呢?2和4相乘得8,乘法口诀是二(四)得八,所以8除以2就得4.教师板书:“想,2和儿相乘得8,二(四)得八,商是4”.

②8÷4=□.想4和几根乘得8呢? 4和2相乘得八,口诀是(二)四得八,所以8÷4就得2.教师板书:“(二)四得八,商是2.”

我们以后计算除法算式求商可直接用口快去想,这样就能做到又对又快.

(8)反馈练习出示铺垫孕伏部分的第四题:

12÷3=□,想:三( )十二,商是( ).

12÷4=□,想:( )四十二,商是( ).

(9)引导学生看书,把复习及例题的空填全,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答疑.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课下同学们要认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理解掌握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并能计算算式的得数.

随堂练习

1.12÷2=□ 想:二( )十二,商是( ).

12÷6=□ 想:( )六十二,商是( ).

第一题.教师让学生按这节课学习的方法去填空.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3×2=6 2×5=10 3×4=12

6÷2= 10÷2= 12÷3=

6÷3= 10÷5= 12÷4=

教师让学生竖着看,填上得数,做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思路,学生可以直接用乘法口快去想,也可以根据乘除关系去想,集体订正.

3.教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按顺序说出每题的商,并说出怎样想的.最后,教师可以任意指一个被除数,让学生说出除得的商是几.

布置作业

1.被除数是8,除数是2,商是多少?

2.10除以5,商是多少?

教案点评:

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出乘除联系,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的乘法口诀教案 篇6

复习内容:课本第35页~36页的内容,和复习。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2、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4、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重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复习难点:除法的含义和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1、小组比赛背乘口诀。

2、让四人小组说说本单元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3、全班汇报四人小组讨论的结果。

4、师生共同梳理第二单元的内容。(1)除法的含义。(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从上面的(1)、(2)、(3)方面进行复习。

(1)除法的意义。

A、老师呈现课本35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B、让学生相互说说这3个算式之间的关系。

C、练习。(老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A、老师出示小鸟、小鹿选汽球的图面。再采用倒计时的方法抢算。

B、让算得快的小朋友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怎样想商。

C、再组织以四人小组为参赛单位的摘平果游戏。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熟练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A、老师出示课本35页工人叔叔运水果的情境图。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说说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B、让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重点展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C、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D、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6、师生共同本节课的收获。

的乘法口诀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抓住乘除联系理解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2~6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并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8个羽毛球图片、火柴根图片、口诀卡片、折叠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让学生按顺序背乘积不大于12的2~6的乘法口诀,如让学生背出:—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六十二、一三得三……三四十二。

2、出示填乘法口诀中的未知数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练习。如:二()得八、()四得八、二()一十、()六十二、三()得九、()三得六、三()十二。

3、让学生读算式,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6÷3=2 12÷4=3

如果学生只说出算式的一种含义,还可以启发学生说出另一种含义。

4、出示火柴棍图:

让学生看图填空:12÷3=□ 12÷4=□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答:第一空填4,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所以12除以3得4;第二个空填3,从图上可以看出12根火柴,每4根一份,分成3份,所以12除以4得3。”

教师结合此题说明:计算除法时每次都借助图或学具想怎么分的,计算比较麻烦,也比较慢,除法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要学会用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学习新知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教师出示羽毛球图。

(2)让学生根据图意想一想,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想出结果。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2=8 8÷2=4 8÷4=2

①每组4个羽毛球,有2组,求一共多少个?就是一共有2个4。所以列式是4×2=8。

②共有8个羽毛球,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多少个?所以列式是8÷2=4。

③有8个羽毛球,每4个一组,可以分成几组?所以列式是8÷4=2。

(4)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联系。

使学生知道在这两个除法算式中的商与除数正好是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被除数就是乘法算式中的积。

(5)教师提问学生4×2=8用哪句口诀?

(6)教师将除法算式中的得数擦掉。教师指出:我们能不能根据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利用乘法口诀求商呢?大家对照算式想一想,可以同桌讨论。

(7)教师引导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①8÷2=□。想:2和几相乘得8呢?2和4相乘得8,乘法口诀是二(四)得八,所以8除以2就得4。教师板书:“想,2和儿相乘得8,二(四)得八,商是4”。

②8÷4=□。想4和几根乘得8呢?4和2相乘得八,口诀是(二)四得八,所以8÷4就得2。教师板书:“(二)四得八,商是2。”

我们以后计算除法算式求商可直接用口快去想,这样就能做到又对又快。

(8)反馈练习出示铺垫孕伏部分的第四题:

12÷3=□,想:三()十二,商是()。

12÷4=□,想:()四十二,商是()。

(9)引导学生看书,把复习及例题的空填全,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答疑。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方法,课下同学们要认真复习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理解掌握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并能计算算式的得数。

随堂练习

1。12÷2=□想:二()十二,商是()。

12÷6=□想:()六十二,商是()。

第一题。教师让学生按这节课学习的方法去填空。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3×2=6 2×5=10 3×4=12

6÷2=10÷2=12÷3=

6÷3=10÷5=12÷4=

教师让学生竖着看,填上得数,做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边计算边小声说思路,学生可以直接用乘法口快去想,也可以根据乘除关系去想,集体订正。

3、教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按顺序说出每题的商,并说出怎样想的。最后,教师可以任意指一个被除数,让学生说出除得的商是几。

布置作业

1、被除数是8,除数是2,商是多少?

2、10除以5,商是多少?

教案点评:

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运用学过的知识找出乘除联系,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同时,在探究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的乘法口诀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

教具、学具准备:

例1情境图的放大图,按练习三的第3题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个同学准备12个○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请同学交流自身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新课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出现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个问题: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请同学列出除法算式:12÷3。

2.研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给几只小猴”的问题。假如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研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同学说一说研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同学研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个问题,并让同学列出算式。

(2)请同学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同学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同学的交流,教师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几相乘得12,因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练习

1.练习五的第1题。

依据画面请同学解决“每个小朋友几个气球”的问题。让同学说一说题意,再计算。

2.练习五的第2题。

(1)让同学根据画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让同学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同学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3.练习五的第3题。

按题意组织送信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就投进几号信箱。

请每个同学当选邮递员,并把“信”交给同学,让同学完成送信任务。

完成后,看一看每个信箱中的信,检查是否都送对啦。

最后,特别请同学观察哪几封信送进了1号信箱。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同学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四、总结

1.请同学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研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送信游戏中还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相同时,商是1。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