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一教案 >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优秀2篇正文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优秀2篇

时间:2023-11-17 12:37:57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优秀2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篇1

广州市天河中学    刘春梅

一、教学目标 (略)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  :欣赏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殷秀梅演唱)[投影]

“你是春雨的亲姐妹,你是春天的使节;你用白玉般的身躯,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你把生命溶进土地,滋润道边的麦苗,迎春的花叶”歌曲用拟人、比喻等手法歌颂了塞北的雪的无私奉献精神

今天我们走进从另一角度、手法、情感写雪的现代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投影]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老师板书:指爪    暴戾    啮啃    饥谨    絮聒    蜷伏  * *  家畜

2、播放配乐朗诵

纠正读音

重音

停顿    传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美感

语速

语调

3、简要介绍背景[投影]

(三)诗歌鉴赏

1、合作交流一:诗人所关注的对象及他们的遭遇[投影]

(“遭遇”先用课文已有信息而后再用成语、四字短语或者熟语概括)

2、学生个读(中国的农夫;少妇、年老的母亲;土地的垦殖者)

3、补充“我”

4、思考:诗歌中还有哪些意象?他们有什么作用?

5、老师小结

(四)搜集积累

1、学生“关于雪的诗句”积累比赛(分成两大组,最后哪组累计最多哪组获胜)

2、教师归纳整理[投影]

(五)课外扩展阅读:《我爱这土地》(练习卷)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侵略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苦难,并能感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帮助学生掌握艾青的诗歌风格,明确他在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3、培养学生自主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说明:

这首诗歌在当年的中国文艺界曾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主要原因在于诗歌的强烈的感染人的艺术力量,因此能较好地理解诗人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及他的令人奋发的情感相当重要。同时正由于作者的个性决定了他的诗歌风格,他的内在气质与诗歌浑然一体,所以明确诗人的诗歌风格对理解本诗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自主与合作的方式学会鉴赏这首诗歌的一些艺术特点,这对于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习惯有导向作用,所以这堂课的教学不在于对诗歌细枝末节的分析,而注重从整体把握诗歌,这是本诗教学的一个角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悟作者深沉的赤子情怀。

2、难点: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能从一个角度正确鉴赏诗歌。

说明:

教师应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或者听示范朗读来走近诗歌,在分析诗歌背景的基础上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并使学生了解诗人的风格,从而加深对本诗的理解,体会诗人激昂的感情,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之难在于学生研读诗歌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通过指导学生或从诗歌的内容或从形式来鉴赏或评论诗歌,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出示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

引入九一八事件

从而导入本课的学习 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并沉浸于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中 创设情境,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达成一致,为理解诗歌作好充分准备。

诵读激情 教师示范朗读(或听录音) 学生点评,并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通过师生互动激起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进一步走进诗歌。

作家风范 教师提问:

1、你知道艾青吗?

2、他的诗风有什么特色?

3、明确了这样的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作了诗歌,那么请学生验证一下之前自己体会的情感正确与否 学生相互发言,充分利用自己的已有积累。同时明确理解诗人与理解诗歌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对本诗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对艾青的诗歌的总体特色的归纳。

研读探究 请学生选择一个角度对诗歌的形式或内容进行鉴赏评论。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学生先是自主研究,接着互相研讨,最后交流发言。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回去拓展阅读《我爱这土地》 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 拓宽学生阅读面,积累阅读经验。

思路点拨

这首诗歌的教学角度多样,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比如可以从诗歌具备的画面感上入手,重点分析诗歌的形象性;或者抓住诗歌中反复咏叹的句子,来分析诗人丰富的情感;也可以从我和农夫、少妇、母亲、垦殖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诗歌所反映的内容;再比如通过分角色朗读,重点体会诗歌的风格与主题,这些教学设想均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体现师生的合作互动。

练习举隅

1、这首诗歌重点描绘了那几幅画面?

2、诗歌中表现诗人自我的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3、这首诗歌中的反复咏叹在情感的表达和篇章结构上各有什么作用?

4、以《      在我们心中》为题,仿照课文,写两节诗歌。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