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学反思 > 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精选3篇)正文

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精选3篇)

时间:2024-01-16 05:05:18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下面是美丽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精选3篇)。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 篇1

说到“情”,就想到“情趣”、“情感”。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追求:有趣生动,情真真意切切,以情动人。我们常认为有情自然能打动人。

可我们小学课堂中的情从哪儿来?怎么来?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为例,传统的课堂,我们可能这么上:听歌曲《我爱你,中国》,营造氛围,拨动心弦;然后激情导语揭示课题,引发兴趣;欣赏祖国图片,想象画面,感受美丽风光,激发自豪感。面对这样的教学,我在想:教学手段越感性,教出来的学生越缺乏感性的能力。初中教学是否也这样?小学六年级是否还应该这么教?如何实现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接轨?我以为:传统的教学多以各种手段引导学生步入特定情感,更适用于小学中低年级,到了高年级我们应尝试理性的教学,让学生学会自己挖掘文本情感,学会欣赏。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如此教学《我们爱你啊,中国》:大量查找相关资料,丰富认识,帮助学生在脑中建立情境,由衷发出感叹:祖国真大、真美、历史真悠久……读中感悟、深化认识、抒发情感;从句式表达出发,学会鉴赏,挖掘情感。

(1)主线分明“我们爱你啊,中国”,反复吟诵,发自肺腑。

(2)句式整齐,层次分明。读,感受情感步步高昂。

(3)定语后置。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感受情感迸发点;仿写,深化情感,转化为表达需要。

a寻找材料,分类(文化遗产、壮丽山河、丰富物产……)

b选取典型事物,收集大量相关材料,丰富自己的情感。

c仿写,以“我们爱你啊,中国”为题,以“我们爱你——”为起句,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 篇2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本着语文的本体的教学思想,执教过程中从语言文字入手,读写结合,学习诗句的表达方式,积累词句。

第一小节训练“当……依然……;当……早已……”的`句式使用,相对简单。

第二小节是全课的教学重点,“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缭绕……”定语后置的表达方式新颖,富有表现力。第一课时已经理清了二至六小节是并列关系,并布置学生补写一小节,课堂讨论时学生主要从动物、植物、食物、建筑等方面交流可以补写的方面。本节课上,我要求学生拿出自己的诗句,看看自己写的句子是与第二小节形式是否相同,结果发现有十几个学生不自觉地使用了定语后置的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我让学生对比朗读:

我们爱你——

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

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

黄山、庐山的云雾缭绕,

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

我们爱你——

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

浓妆淡抹的杭州西湖,

云雾缭绕的黄山、庐山,

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

我们得出,哪个词放在后面就是突出强调哪个词,我请学生把自己的诗句也变一变,摘录几句如下:

我们爱你——

三峡边连绵起伏的山峦,

故宫前宏伟壮观的天安门。

万里长城的曲折蜿蜒,

莫高窟壁画的惟妙惟肖。

我们爱你

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

庄严壮观的云冈石窟,

绚丽多彩的敦煌壁画。

我们爱你——

布达拉宫的高大巍峨,

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

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

苏林园林的小巧玲珑。

我们爱你——

布达拉宫的坚固雄伟

颐和园的绿瓦红墙

北京长城的别具匠心

苏中园林的古香古色

我们爱你——

家院外倏忽不见的月亮

喜马拉雅山脉的连绵起伏

神女峰的亭亭玉立

黄山的奇险无比

我们爱你—

北京烤鸭的皮香肉脆,

山东杂粮饼的香味持久,

凉皮,肉夹馍的好吃十足,

糖人、茶叶的爽味长久

第四小节“傣家竹楼前如水的月色”,我也领着学生咀嚼一番,与其他诗句比较,本句中有写了两个景物,两个意象“竹楼”和“月色”,情境的美自然溢出,学生领悟意思后有模仿说“高大山峰下的矮人洞,”大家点评认为有点恐怖,诗歌应该表现真善美,陆续又有说“布达拉宫顶上的无暇云朵”,“鹳雀楼下的滚滚流水”,这些表达难能可贵。

第五小节是虚写,并且对偶工整,有没有同学是这样写的?大家都摇头,这句的模仿难度大,课上只是朗读,没有展开语用训练。

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对第一小节的诗意概括,尽管我提醒“从东到西,从北到南”,最后只有一个学生回答出“是写祖国国土辽阔的答案”;文中第3小节“景德镇陶瓷的天工巧夺”为什么不写成“巧夺天工”,所有的学生都从内容上来考虑是为了变换词语形式,没有人想到诗句的押韵。

《我们爱你啊,中国》教学反思 篇3

今天在上这一课2-6节重点部分时,运用了“概括-诵读-迁移”的三步曲。

首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用小标题的方式概括2-6节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我要求学生先自己练习概括,再与同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有用七个字概括的(如锦绣的山山水水、丰富的地方特产),有用四个字概括的(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等,在斟酌和讨论中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避免了逐句理解的支离破碎。

在理解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回到字里行间,用“诵读”这个诗歌教学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语言的内化和积累,开展了“自我陶醉”、“伙伴竞赛”、“好友推荐”、“小组合作”、“挑战高手”等诵读活动,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读书兴趣,徜徉在美丽的诗行,不觉中已经熟读成诵,我要求学生当堂背诵,并展开比赛,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接下来趁热打铁进行迁移,要求学生就其中一个方面模仿一小节进行仿写,学生在理解和诵读的过程中加温的情感此时喷薄而出,已有的经验得到了开启和激活,而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又给他们带来了挑战的愉悦,于是少则一段,多则几段甚至整首诗歌开始了自己的建构,摘录一些:“我们爱你——江南水乡的温文尔雅,塞外大漠的奔放豪气,古老北京的深沉传统,现代椰岛的热带风情。”“我们爱你——东海渔船的点点白帆,香山落霞的片片红叶,南疆春来的丛丛绿草,北国冬日的莹莹白雪。”“我们爱你——桂花糕的清香,盐水鸭的美味,蒙古烤羊的香酥劲脆,天津麻花的独特风味。”

想到诗歌教学的要义:整体把握、模糊理解、诵读为主、适当迁移。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