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三教案 > 向命运挑战【优秀4篇】正文

向命运挑战【优秀4篇】

时间:2024-02-16 17:21:10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小编帮大家整编的向命运挑战【优秀4篇】,仅供参考。

向命运挑战 篇1

教学目标 :

1、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

2、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课文

1、播放《命运》交响曲。(编辑一分钟到两分钟,选择最震撼人心的部分。)

听后交流:说说看,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简单介绍《命运》以及贝多芬。(相机板书“命运”)(对贝多芬,可作这样的介绍: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无法想象,没有了耳朵,音乐家还能怎么创作!作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25岁耳朵就不灵了,到60岁的时候,他的耳朵全聋了。可是,他却不向命运低头,一直进行着他的音乐创作。)

小结:《命运》,一首催人奋进的曲子,一首给人以力量的曲子,一首激励人们的曲子。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像贝多芬一样的身残志坚、勇于的人。(将课题板书完整。)

指导学生读题目。(读出坚定,读出奋争,读出顽强。)

2、相信课文主人公的事迹一定会使你更敬佩,更惊叹!

二、初读课文。

1、想知道他是谁,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吗?大声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如果事先预习,就换个问法。建议不要预习,不要让学生知道学的是哪篇课文,可以有新鲜感,有浓厚的兴趣。)

2、简单交流初读感受:读了以后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疑问?尽管说。(可以事先申明,给10个同学发言的机会,既可让学生争取机会发言,又可控制发言时间。方法仅作参考,可以根据本班实际设计不同的交流方法。交流的目的,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霍金。相机板书“霍金”。)

三、深究课文。

导入  谈话:同学们才读了一遍课文,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真了不起。可是,读一篇课文,光了解主要内容不行,还得细细读读课文。只有深入地读课文的一些文字,才能对霍金这个人有更深的了解。

1、出示,引入:“霍金,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指导读好这句话。先指名几位同学读,再齐读。(板书:活着,创造)

师深情叙述,激发情感:命运对霍金是残酷的。21岁,他就患上了绝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后来,病情不断加重,肌肉一天天萎缩,坐上了轮椅;十个手指,只有两个还能活动;不能说话。能够活着,对霍金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啊。然而,直到今天,医生的预言过去整整40年了,霍金还坚强地活着。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他能活下来吗?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他能坚持活到现在吗?

2、体会2-4段,感受霍金的顽强。

(1)读读课文的2-4自然段,看看在命运面前,霍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先在有关的句子上做上记号,好好读一读;再想一想,读了这些话,你有什么感受。

(2)学生自读、思考。

(3)小组交换意见

(3)集体交流。

出示以下语句,讨论、指导朗读:

①但是,霍金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最坏也不过如此”,是怎样?霍金对死毫不畏惧。读好“他对命运说”和“他对自己说”两句话。读出霍金对死的不畏惧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②他用仅有的两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音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办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通过读、议,引导学生体会霍金不向命运低头,敢于的精神。读是重点。)

3、再读,过渡:“霍金,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就是这样一个不能走、不能动、不能说话、全身仅有两个手指可以活动的残缺之躯,却在从事着正常人都难以进行的科学研究。请看:

“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推理着,计算着。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这一段话,对于小学生来说,似乎不必作什么解释。从语文的角度来讲,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齐读、分小组轮读几句话,来感受这段话的气势。一连串的排比,概要的写出了霍金研究的艰辛和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4、再读,小结:“霍金,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霍金不仅活着,还成了当代世界上最有名的物理学家,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天才”!读了霍金创造的奇迹,你想说什么吗?说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感受。

四、延伸课文。

1、大家一定非常想见见霍金吧。瞧,他来了。(出示霍金图片。)这就是让我们肃然起敬的霍金!霍金虽然嘴巴不能说话,但是他可以用电脑跟别人交流。假如霍金在网上跟你聊天,要求你只能问三个问题,你准备向他提哪三个问题?会提问可不简单。好好想想,看看谁提的问题好。

(学生各自思考,先写个提纲,再交流。对于学生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灵活对待,多鼓励,多引导。交流的时候,可以提刚刚想好的问题,也可以是听了同学老师的讨论后临时想到的。答案尽量丰富多彩。)

2、课后作业 :在我们周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稍稍遇到一点挫折,便抱怨自己“命不好”。相信霍金的故事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启发。把霍金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向命运挑战 篇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向困难低头,顽强搏斗的精神。懂得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这个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读中感知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中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

(1)看课题,提问题。(2)初读文,读通顺。

(3)字加点,词横线。(4)重要句,波浪线。

(5)疑问处,问号现。(6)同讨论,解疑难。

2.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读中有所感悟。

1.学生质疑。

2.霍金向命运的挑战,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找出文中一句来回答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整理板书。读后汇报,初步交流。

学生找到重点句子:"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者,更是指他的创造。"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霍金怎样战胜病魔,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勇于创造的。

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认识。

4.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 想一想该怎样读 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边读边体会,在读中去感悟语言。

三。读中受到熏陶。

1.文中对霍金的语言,心里,神态描写不多,可我们可以想象面对痛苦,困难,霍金会怎么想,怎么说。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几句感人的话语,并加在课文合适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习了本课以后,你对课题有哪些新的了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对霍金的敬佩之情。

4.关于霍金,你还有什么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命运残酷→身患绝症

↓与病魔斗争意志顽强

挑战命运{

坚持研究敢于挑战

战胜命运→伟大的科学家

向命运挑战 篇3

龙启凤  贵州省安顺市第一小学

0853--352228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学习霍金不怕失败,不向困难低头,顽强搏斗的精神。懂得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这个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在读中感知和感悟的能力。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读中整体感知。

1.出示课题,质疑解难。

根据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

(1)看课题,提问题。(2)初读文,读通顺。

(3)字加点,词横线。(4)重要句,波浪线。

(5)疑问处,问号现。(6)同讨论,解疑难。

2.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二。读中有所感悟。

1.学生质疑。

2.霍金向命运的挑战,课文从两个方面来写,找出文中一句来回答这两个方面各是什么?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整理板书。读后汇报,初步交流。

学生找到重点句子:“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者,更是指他的创造。”

3.抓住重点句子理解霍金怎样战胜病魔,坚强地活了下来并勇于创造的。

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在自学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认识。

4.课文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想一想该怎样读?再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边读边体会,在读中去感悟语言。

三。读中受到熏陶。

1.文中对霍金的语言,心里,神态描写不多,可我们可以想象面对痛苦,困难,霍金会怎么想,怎么说。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几句感人的话语,并加在课文合适的地方。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习了本课以后,你对课题有哪些新的了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对霍金的敬佩之情。

4.关于霍金,你还有什么了解,向大家介绍一下。

【板书设计 】

命运残酷→身患绝症

↓ 与病魔斗争 意志顽强

挑战命运{

坚持研究 敢于挑战

战胜命运→伟大的科学家

向命运挑战 篇4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了解霍金同疾病顽强搏斗、取得伟大成就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

1.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2.抄有相关内容的投影片。

3.霍金的图片资料。

4.其他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的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吴运铎、孙膑等人。

三、学习时间:1课时。

四、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  ,揭题,复习学法。

1.大家来听段音乐,你熟悉这乐曲吗?(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片断)

2.知道这段音乐是谁的作品?

3.谁对贝多芬的情况了解的?(他双耳失去听力,却凭着超人的毅力,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中的后七部。)

4.其实,不仅仅是贝多芬的伟大成就令人感动,世界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伟人。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看老师写课题。板书。

5.指名读,正音。特别是“挑”念第三声。齐读。

6.复习学法:回想一下,我们在读书看报时,拿到一篇文章,要想读得更深入,收获更大,运用的方法是什么?生说,师随机板书:题——?文——?边读边想

(二)运用方法,自学课文。

1.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样的方法(指黑板)来学习课文。大家边自学边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待会儿把你的收获、感受跟大家交流。

2.生运用方法,自悟自得,师巡视检查学习情况,为等会儿的交流作准备。

(三)交流自学成果,体会情感。

1.现在请你把如何学习课文的,有些怎样的感受、疑问等跟大家交流。

交流要点;

2.可由题目提问,也可由内容提问。

3.可以谈自己感动的,也可以谈自己佩服的,还可提出疑问。

随机出示投影:“他对自己说:——一点辉煌。”进行练读。

随机出示投影:“他的身体——黑洞。”进行练读。

他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随机出示:一个人有了——精神。)

随机板书:霍金顽强地活着创造

(交流讨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读为主线,充分让生去说,去感悟。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上谈感受,还应从形式上谈收获。)

4.出示多媒体课件(一组霍金的图片)。师介绍:去年8月,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霍金到中国来了,亲切接见了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他在浙江大学、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几场讲座。一时间,霍金热迅速席卷了中国大地,全国各大书店专门设立了霍金专柜,无论他走到哪里,总是被人群簇拥着。当他来到报告厅时,现场观众全体起立欢迎这位轮椅上的伟人,热烈的掌声一次又一次地响起。

5.此时此刻,你站在这样一位伟人面前,想说些什么吗?

6.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读一读这段话。

(四)创设情境,模拟网上聊天。

1.同学们,我们虽然没能亲耳聆听霍金的讲座,也没能亲眼目睹他的风采,但我们可以上网跟他聊天,霍金每一秒的时间都是宝贵的。现在霍金(指图片)就在我们面前,你可以向他提出你最想问的问题,但每人最多不超过三个,先准备一下。

2.准备后指名提问,请学生(或师自己)当霍金,来相机解答。(大部分问题给生留下悬念,引发探索的兴趣。)

3.要解决这些疑问,我们还可以怎么办?(上网或看书。师推荐霍金的著作《霍金传》、《时间简史》。)

(五)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1.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霍金外,你还知道哪些类似于霍金这样身残志坚的伟大人物吗?

生说(尽量都由学生来说人物的情况),师随机出示几幅人物图片,如:张海迪、贝多芬、海伦。凯勒、吴运铎、孙膑等。

2.这些残疾的伟大人物,他们能获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让我们全体起立,怀着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之情,齐读第一段吧!(出示,齐读)这种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是(指黑板)——霍金精神。让我们都来学习霍金精神,学习他顽强地(指课题)——向命运挑战。

3.赠送名言。(课件出示)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感受最深的就是这段话。老师把它摘录下来,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六)作业 (选做题)

1.把今天所读的文章讲给别人听。

2.摘录文中值得你铭记的句子,抄下来,作为你的座右铭。

3.推荐阅读书目:《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