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 > 演讲稿 > 发言稿 >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讲话稿汇编三篇正文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讲话稿汇编三篇

时间:2024-02-04 18:03:52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讲话稿(通用3篇)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1

今天的卫生计生工作会,是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卫生计生事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市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事业不断取得新成效,这些都凝聚了卫生计生战线同志们的担当和心血,凝聚了计生协会的老同志和全体会员的无私奉献和大力帮助。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计生协会的老同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卫生计生工作要按照中央、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着眼全局,统筹推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刚才,市卫生局张美昌局长、市计生委陈晓东主任分别对去年卫生、计生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安排,市计生协会杨金龙会长讲了很好的意见,请大家抓好落实。这里,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以公立医院改革为主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今年我市一项重点改革任务,也是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市卫生服务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优质资源不足、分布配置失衡、卫生人才缺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承载能力较弱等,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仍然突出。要结合龙岩实际,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这些难题。

一要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今年国家、省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根据国家、全省统一部署,在总结、完善上杭县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地方的医改经验,结合龙岩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全市6个县(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医疗是根本、医保是基础、医药是关键。随着医改的深化,如果只是单个方面医疗改革,而价格没有调整、药品差价没有取消、医药没有降价,则改革工作无法推进。必须将医疗、医保、医药三方面统筹考虑,做好顶层设计,使各项改革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确保实现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医务人员受到鼓舞、财政保障可以持续的目标。

二要加快推进基层服务模式转变。通过强基层、建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做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在机构上,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当前,我市基层卫生机构,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划不合理、机构不全、条件简陋、人才紧缺,发展相对滞后。按照每3~10万居民或每个街道设置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中心城区至少要设置6~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目前真正开展业务的只有3家。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完善布局。今后,各地在新建或改扩建居民住宅区时,要在公共服务设施中预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并无偿提供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在服务上,要推进资源共享。建设好高清视频便民门诊工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延伸到基层,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政策上,引导分级诊疗。继续推动支付政策向基层倾斜,拉开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间的医保报销比例和医疗服务价格差别,引导居民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

三要积极鼓励社会办医。这次医改最大的亮点是把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基本和非基本的两个方面。在基本医疗事业当中,政府的责任是保基本。非基本的、高端的、专业的、差异化的医疗卫生服务要留给市场和社会资本,让市场力量在这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期间,除了完成已经立项、已经规划建设的项目外,原则上政府不再实施公立医院床位建设项目。对已建成的床位,要着力提升内涵,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对在建的市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市儿童医院)等重点项目,要扎实推进,抓紧抓好。中心城区新增床位原则上应由社会资本办医来补充。要完善并落实好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和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公立医院同等对待,重点扶持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专科医院,与公立医院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需求。

四要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从全市情况来看,医疗卫生人才普遍缺乏,且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特殊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紧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要把建设好医疗人才队伍,特别是留住稳定人才队伍,作为深化医改的重大课题。要建立和完善卫生人才队伍培养、选拔、评价、奖励体制机制,吸引和留住各类医疗高端人才,特别是专业科室权威人、项目带头人等领军人才。对基层医务人员,要给予政策待遇倾斜,切实留住人才、稳定人才。请人事、卫生部门牵头,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领军人才,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满足老百姓医疗卫生需求。

二、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为重点,推动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创新

计划生育部分政策调整,绝不意味着计划生育工作可以放松。当前,从全国、全省对比来看,我市的计生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困难和问题,不少指标的完成质量有待提高,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相对于往年,要求更严,目标更实,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对此大家一定要正确的判断。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有清醒认识。加强计生工作,计生战线工作人员的努力很重要,但也离不开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一把手有没有亲自抓,效果差别很明显。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各负其责,把计划生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紧抓好。

一要认真落实调整完善生育政策。3月31日,省人大会正式公布《关于修改<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开始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对接,科学制定实施细则,规范审批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方便群众办证。计生部门要完善出生人口统计,建立人口动态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人口变动情况调查,防止出生堆积和生育水平出现反弹。

二要认真落实“三个不变”工作要求。一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各级党委、政府要始终高度重视,继续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前段时间,省委、省政府向我市下达了《20xx~20xx年计划生育工作责任书》,市委、市政府也已将责任书下达各县(市、区),各地务必认真分析、细化项目、抓好落实。二是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不变。各级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确保计生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三是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度不变。强化责任目标考核和结果运用,把计划生育成效作为考核地方实绩、干部政绩和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不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弄虚作假、不负责任,造成人口出生失管失控,工作严重滑坡倒退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经不起检查,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计生部门要加强督查,确保责任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三要认真落实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近年来,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任务仍然艰巨。要持续深入开展性别比偏高专项整治活动,各级公安、计生、卫生、检察、法院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集中力量开展整治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强大的震慑力,保持打击“两非”的高压态势。卫生、计生部门要做好孕情监测,实行孕前、孕中和产后全程跟踪服务,对孕情突然消失的情况,要一查到底,从源头上遏制“两非”行为。

另外,对计生工作而言,很重要的是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一个地方如果存在超生蔓延等不良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在源头上遏制不公正,我们的干部抓计生工作时没有将一碗水端平,从而导致计生工作困难、干群关系紧张。

三、以提升执行力为核心,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一要勇于改革创新。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已进入“攻坚期”,特别是深化医改进入利益调整的“深水区”,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研究提出新思路、新举措,确保深化医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提升公共卫生水平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取得新突破。这次的计生机构改革,乡镇计生服务站所合并不能简单化,要根据干部的工作性质进行合理分流,不管是继续从事技术工作,还是从事行政管理服务,要切实做到人尽其才。

二要切实改进作风。卫生计生工作,关系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也是社会矛盾纠纷的多发领域。近年来医药购销领域存在的商业贿赂、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群众十分关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要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查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整改提升。要落实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制定防控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全行业廉洁从政从医。

三要凝聚工作合力。市、县级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即将开展,要科学制定和实施“三定”方案,进一步合理设置业务岗位,明确服务管理职责,推动干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努力促进从整合到融合、从合并到合力的转变,确保机构改革任务圆满完成。要做好妇幼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提前谋划好基层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等工作。在机构改革的过渡期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力度不减、制度不松,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同志们,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难而上,努力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2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在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区卫生和计划生育暨蒙中医药工作会议、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议和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成绩,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xx年目标任务,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刚才,张贵平局长作了卫生工作报告,利民主任作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报告,会上宣读了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书兑现情况,签订了20xx年责任书。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xx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卫生计生战线认真学习贯彻、xx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圆满完成了为民办的实事。调整完善了13条新农合政策措施,大病报销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25万元,参合率实现了常住人口全覆盖,户籍人口提高到97.53%,为78.8万人次报销医药费用5.81亿元。启动开通了呼和浩特市新农合直报点,为解决在呼包鄂等地外出务工农民工的直报和就近参合奠定了基础。政府投资为3789名农牧民孕产妇住院分娩和201名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进行了定额补助。二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强化了四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近200个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得到巩固提升。采取市考县聘乡用的形式,充实强化了基层卫生人才队伍。196个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蒙中医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三是人口计生整体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在落实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提标,孕检1.3万人,完成率92%。“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使城乡8466名孕妇受益。投资898万元用于县乡计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置。筹资112.7万元开展了“生育关怀行动”。计划生育特殊和困难家庭在“北疆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试点工作中得到有效救助。自治区党委、政府授予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20xx年基层基础和优质服务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广大卫生计生工作者辛勤努力的结果,值此,我代表市委、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卫生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一是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不够规范,药品配送不及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高。二是新农合政策范围报销比例与实际报销比例差距较大,农牧民实际受益程度提升的空间还很大。三是医疗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医疗纠纷时有发生,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疾病疫情难度不断加大。四是部分旗县对人口计生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减弱,特别是国家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对人口形势还缺乏准确评估。五是涉及民生的社会经济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衔接不到位,计划生育家庭在养老保障、致富发展、生活照护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党的十八提出了“两个百年”、“五位一体”、“四化同步”的奋斗目标。xx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医改作为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做出了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和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部署。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九届十次全委会议要求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履行好保基本、兜底线的责任,统筹做好各方面民生工作,促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20xx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提高医疗管理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持生育水平总体稳定,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上述部署要求为我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梳理出了新的思路,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全力打造卫生健康工程和人口计生惠民工程,并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力争使卫生计生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二、强化措施,凝心聚力,努力开创卫生计生工作新局面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规划,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卫生计生融合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要以党的xx届三中全会、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以推进机构改革、深化医改、加快卫生计生融合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一)深化改革,促进卫生计生职能转变。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是深化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国家和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已挂牌,要求盟市和旗县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在年内完成。各旗县市区要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把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精心组织,统筹推进。在机构改革中,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制定“三定”方案。要本着“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加强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重在职能转变”的原则,做好职能定位,重点加强深化医改、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优化配置卫生和计生资源等方面的职责,科学谋划“三定”工作。二是简政放权,加快推进职能转变。要着力解决相关部门职责交叉问题,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要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整合的整合。三是搞好衔接,做到改革发展两不误,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各项任务得到部署和落实。要按照国家要求做好妇幼保健和计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在巩固完善已有的“计卫联手技术服务”的同时,谋划好基层卫生计生资源整合等工作。在机构改革的过渡期间,要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力度不减。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体制改革,目前,改革已经进入纵深阶段,正在从打基础向提质量转变,从搭框架向建机制转变。外围的、表面的、容易协调解决的问题大多已经解决,剩下的是难啃的硬骨头,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调整。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改革重点上取得新突破。

1、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目前,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明显落后,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刻,我们决不能再继续等待观望。要转变思维方式,消除畏难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变“推着走”为“我要走”,变零敲碎打为整体推进。一要按照自治区总体要求,从破除以药补医、理顺医药价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序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等方面积极探索,做好全面推进改革的各项准备。察右后旗和凉城县医院已列入国家确立的自治区15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中,一定要制定好改革行动计划、时间表、路线图,整体推进改革。二要加快创建等级医院步伐。全面推进市中心医院创“三甲”、凉城等4所旗县级医院创“二甲”迎检验收工作,再启动4所旗县级医院创“二甲”的基础工作和自查自评工作,抽组专家加大现场指导、培训和督查力度,力争尽快完成等级医院评审验收。三要完善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医疗机构评价和临床路径管理,继续推进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四要加强重点专科、领先和重点学科建设,完善“统分结合”的卫生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强化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和医生多点执业试点。五要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和“信息惠民”工程,强化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建立居民健康医疗信息跨机构、跨区域共享机制。

2、努力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了人均390元,基金总量达到6.5亿元,较去年增加1亿元。我们一定要管好、用好新农合基金。各级卫生部门、合管办和医疗机构要认真、细致、真实的分析、研究、落实原有和新增的新农合服务管理报销政策,并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农牧民身上,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一要认真做好今年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把参合农牧民当年医疗费用总额超过3万元的,属于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部分再报销50%,切实减轻农牧民大额医药费用负担。二要将所有恶性肿瘤全部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按住院总费用的70%予以报销,切实解决因重大疾病而致贫返贫问题。三要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促使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管理,控制费用增长幅度。从近年统计数据来看,医药费用增长幅度连续几年均超出10%,并有逐年增加的势头,说明医疗机构变相套取新农合基金现象逐步加剧,经办机构存在监管漏洞,各级卫生部门要加大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管,对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四要加快推进单病种付费、总额预付、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机构自我约束,缩小政策范围与实际报销比例的差距。五要逐步扩大异地结报范围。完善异地参合报销办法,在总结呼市异地参合结报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异地结报范围,有效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参合难、报账难问题,降低农牧民报账成本。

3、巩固完善基本药物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制度。今年所有医疗卫生机构都要实现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加大基本药物配送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集中付款制度,逐步推行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所涉及的药物、设备和耗材网上集中采购,降低流通领域的“水分”,进一步减轻群众看病用药负担。各旗县市区政府要认真落实药品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助,确保基层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各级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严禁向医护人员或科室下达收入指标,严禁分解收费、自立名目收费和超标准收费,严禁开单提成和收受药品、材料回扣,严禁延长住院天数和过度医疗,切实降低医疗费用,让群众真正从医改中分享到“红利”。

4、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一要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市卫生园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抓好市第二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完成2所县级医院、14所乡镇卫生院和8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建立并完善市县两级120急救指挥平台。启动市蒙中医院儿科病区建设项目。二要积极推行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卫生部门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摸清村卫生室和乡村医护人员底数,认真研究对策,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一体化进程。三要抓好“十个全覆盖”等重点项目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把“十个全覆盖”工程中的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医疗保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折不扣抓好落实。要按照“社区场所建设年”有关要求,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布局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发挥好“六位一体”服务功能。

5、全面提升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一要加大绩效考核力度,将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基层卫生机构,按照工作任务完成数量和质量发放补助经费,实行以奖代补,奖优罚劣。市卫生局要认真分析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落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迎头赶上,彻底摆脱落后局面,使今后的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会后,卫生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对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执行情况再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自查。各旗县市区政府要按时足额落实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旗县卫生行门要不折不扣地将补助经费下拨到工作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截留挪用,切实把资金管好、用好,真正发挥资金效益。二要强化重大疾病防控工作。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如果防控不好,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的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和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等就无从谈起。我们一定要下大力气抓好布病、结核病、艾滋病等的综合防控,做到预防为主,常抓不懈。三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启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工作,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普及疾病预防知识。

6、积极推动蒙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各旗县市区政府和卫生部门要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蒙中医药条例》、《关于进一步扶持和促进蒙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在继承创新中促进蒙中医药事业发展。一要完善蒙中医药管理和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已有8个盟市设立了蒙中医药管理局,我市在年内完成市级蒙中医药管理局的机构设置。要继续实施蒙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商都、兴和、丰镇、后旗四所蒙中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抓好其他旗县蒙中医院建设的规划、审批等前期准备工作。二要加快蒙中医药科技创新,扶持和打造一批有影响的名院、名科、名医、名药品牌和科技成果。三要大力弘扬蒙中医药文化。按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不断丰富蒙中医药文化内涵,做好蒙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发挥其在弘扬草原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蒙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推进蒙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三)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月27日,对计划生育工作重要批示指出,“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各级政府及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按照总体稳定、城乡统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周密安排,加强服务,扎实稳妥有序地推进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把好事办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各地各部门要全面准确把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计划生育工作这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抓紧抓好。

1、及早部署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各旗县市区要正确把握中央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总体思路,全面准确评估人口形势和政策实施风险,按照自治区出台的法规,稳妥扎实有序启动二孩生育政策,保证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规划目标之内。要加强正面引导,做好政策解读,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工作的巨大成就和新形势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意义,主动回应社会关切,为政策实施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2、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一要把预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任务,完善预防出生缺陷发生的每一个环节,扩大免费婚检、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的覆盖面,并逐步延伸到产前检查、产后随访、婴幼儿早教全覆盖,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要充分发挥人口计划的调控作用,建立人口监测机制,加快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实现婚姻、生育、户籍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共享,为党政领导研究分析教育、文化、就业、民生保障等工作合理布局,提供人口出生情况的准确依据。三要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加大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工作力度。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和“圆梦女孩志愿行动”,维护计划生育女孩家庭合法权益。四要推进“阳光计生”和“诚信计生”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做好再生育审批生育和服务证制度改革工作,着力解决办证难的问题。

3、积极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网络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统筹考虑流动人口的需求,增强基层服务能力和信息管理水平,为均等化服务构建信息支撑体系。要进一步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机制建设,加强流动人口集中区域的服务管理工作,完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和区域协作机制,提高流动人口服务质量。

4、全面落实惠民计生政策。一要把国家、自治区和我市现行的各项计生惠民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执行好奖励扶助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在阳光下运行。二要全面推开“北疆幸福家庭创建活动”。把幸福家庭创建工作融入新农村、新牧区、新家庭建设中,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为城乡家庭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推动人口计生工作的转型发展和各项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实。三要完善配套政策,做好相关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衔接。各地各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大局出发,从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出发,围绕经济扶助、医疗保障、养老保障、社会关怀等多个方面,推动建立完善家庭发展政策体系,提高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计生特困家庭的发展能力,增强凝聚力和幸福感。

三、加强领导,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卫生计生服务能力

为确保今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领导到位、组织措施到位和责任到位。

(一)形成工作合力。卫生计生工作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各旗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卫生计生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卫生计生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卫生计生部门要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政策建议和工作措施,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大局,各司其职,主动参与,做好政策衔接、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督导考核。要把医改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督查指导,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工作,精简考核指标,改进考核方法,引导基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经常性工作和创新发展上来。

(三)加大经费投入。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完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对卫生计生经费的投入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卫生计生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要加强经费监督检查和使用管理,确保卫生计生经费专款专用和足额如期到位,做到资金管理制度化,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四)强化队伍建设。要采取公开招聘、对口帮扶、派出进修、名医培训、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尽快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梯次合理、竞争力强的人才队伍。要在补充高学历、高素质“新鲜血液”的同时,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努力提高现有卫生计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为推进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要认真贯彻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内蒙古视察讲话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反腐倡廉工作。要积极响应中央、自治区和市委的号召,认真落实好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抓业务工作与抓群教活动两不误的要求,切实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的生动实践,进一步转变作风,坚决反对“四风”,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多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谋利益,牢固树立廉洁、勤政、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卫生计生工作肩负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使命,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卫生计生系统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以逢山开路的闯劲儿、甩开膀子的干劲儿、抓铁有痕的韧劲儿,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提高全市卫生计生服务管理水平,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全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3

这次全省卫生应急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全省卫生工作会议和全国卫生应急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时期我省卫生应急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当前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期间特别是今年卫生应急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期间全省卫生应急工作取得的成绩

“”期间是我省卫生应急工作的起步发展时期。五年来,全省卫生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龙头,一手抓突发事件应对,一手抓基础工作推进,卫生应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一案三制”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健全。省政府颁布了《江苏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省卫生厅印发了28个部门预案,省疾控中心颁布了39个技术方案,各市、县也结合实际制订了应急预案和方案。各地围绕预案进行了一系列培训演练,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二是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立。省卫生厅和5个市卫生局增设了应急办,其余8个市卫生局增挂了应急办牌子,各县(市、区)卫生局均明确了承担卫生应急工作的科室,2个县级市成立了独立的应急办,绝大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明确了负责卫生应急工作职能的科室,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组织体系基本建立。三是卫生应急工作机制基本完善。各级卫生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了突发事件防控合作机制,疾控、监督和医疗机构间建立了医防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能按照预案要求及时启动卫生应急响应,卫生部门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沟通内外的应急联动机制基本形成。

(二)卫生应急能力明显提升

一是监测预警系统逐步健全。通过网络直报实现了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的动态化、实时化和网络化,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发现、早报告的监测评估和预警系统,完成了全省毒源普查并初步建立了全省毒源数据库。二是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稳步推进。省卫生厅建成了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中心;依托省人民医院建成了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通过与各市急救医疗中心、三甲综合医院联网,实现了全省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急救医疗指挥调度、视频培训演练和远程会诊等功能;依托省疾控中心启动建设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三是卫生应急队伍及装备初具规模。省、市、县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库全部建成,组建了628支9336人的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分级装备了应急检测、急救医疗、通讯指挥、后勤保障等车辆设备,应急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四是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工作有力推进。印发了《20xx~20xx年江苏省卫生应急培训工作方案》、《全省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大纲》,制定了全省人禽流感、急性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演练考评标准。5年中,全省开展卫生应急培训25.3万余人次,组织卫生应急演练1940多次。五是突发事件急救医疗能力不断提升。13个市和51个县(市)建立了急救医疗中心(站),并将急救医疗工作向农村逐步延伸,初步形成了省、市、县、乡急救医疗网络,急救医疗的硬软件条件不断改善,制定急救医疗应急预案并开展培训演练,不断提升突发事件急救医疗能力。

(三)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处置

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处置。5年中,全省通过网络直报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54起,其中传染病事件398起,食物中毒35起,职业中毒13起,其它事件8起,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人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20xx年底,南京先后确诊了2例人禽流感病例,疫情发生后,省及南京市卫生部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从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救治病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面上防控等进行了科学有效处置。这起疫情是我国首次通过实验室确认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人间的有限传播,为今后人禽流感的防控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在甲型H1N1流感处置中,我省及时制定调整不同阶段的防控策略和预案方案,加强培训演练和物资储备,科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突出抓好重点场所(人群)疫情防控,强化流感网络和哨点监测,强化重症病例早期识别与救治.,有序组织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加强应急风险沟通,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及防控指南,大大延缓了疫情在我省扩散蔓延。

二是其他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面对汶川特大地震、雨雪冰冻灾害、婴幼儿奶粉、水污染、交通事故、爆炸等一系列重特大事件,我们反应迅速,不分昼夜,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科学果断决策,千方百计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及时救治伤病人员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全力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损失。经过一次又一次突发事件的实战检验,卫生应急工作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提升了能力,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

(四)抗震救灾支援任务圆满完成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江苏卫生系统快速反应,紧急行动,在最短时间内组派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赶赴灾区,在蜀中大地打响了一场特殊战斗,展现了我省白衣战士的良好素养和崇高情怀。全省先后派出564名医疗卫生队员、76辆应急救护车,在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等工作,救治伤员l万多人,转运伤员1600多人,累计消杀面积720平方公里,发放各类健康教育材料105845份,处理过期或变质食品2184公斤等。全省医院共接收地震灾区伤员1299人。江苏省赴四川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队和省人民医院赵翰林同志被分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抗震救灾模范”荣誉称号。

转入对口支援阶段后,全省卫生系统派出八批共688名队员赴绵竹开展工作,帮助健全卫生服务网络,打造特色专科,加大人才培养,改善硬软件条件,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全市主要医疗资源指标、门急诊住院数据和业务收入均明显超过灾前水平,传染病发病率大大下降。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5.6万m的卫生援建项目全部投入使用,总计5209万元的卫生设备全部采购并安装到位,接收412名卫生专业人员来我省进修,我厅于去年9月在绵竹市召开了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工作总结会,签署了下一步友好合作协议。我厅对口支援工作多次在全国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并获得省委省政府“对口援建四川绵竹先进集体”称号,3人获“对口援建四川绵竹先进工作者”称号。

(五)20xx年我省卫生应急工作情况

一是圆满完成我省上海世博会卫生应急保障工作。将上海世博会江苏卫生应急保障作为政治任务,未雨绸缪,精心组织,制定下发工作方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风险,加强应急值守,强化落实措施,开展督导检查,做好应对准备,确保世博会期间我省相关地区没有发生一起与世博有关的突发事件。二是强化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在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成功开发了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信息手机短信自动预警功能,开展了传染病、职业病、饮用水、食源性疾病监测评估预警工作,重点围绕人禽流感/SARS综合监测防治项目,选择3个县深入开展了流感样病例、高危人群、呼吸道疾病用药、学生因病缺课等监测预警和专业人员轮训等,旨在探索早期发现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机制,提升发现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积极性和敏感性。三是加强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建设。根据年度应急处置专项经费安排,对照卫生部下发的队伍装备目录,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省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计划,完成了卫生应急专用车和现场检测、防护、生活保障等630万元的装备采购任务。四是强化了卫生应急培训演练的针对性。在苏北5市和泰州市举办了“乡镇卫生院院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培训班”,受到基层欢迎,首次举办了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风险沟通培训班,开展了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生活饮用水污染、病原微生物快速检测和生物安全等专题培训,举行了“5.12”“三防”和核事故卫生应急演练。五是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修订下发江苏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建设标准,加大创建工作奖励和推进力度,南京鼓楼、正宁区以及句容、昆山、常熟、张家港市通过创建验收。六是切实加强12320宣传服务工作。南京市12320开通了预约挂号和专家在线咨询等功能,全省连续第3年开展了12320宣传周活动,举办了全省12320咨询服务管理人员培训班,做好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期间风险沟通的应对准备,承办了“全国通过12320开展卫生舆情监测工作研讨会”。七是成功处置多起重大突发事件。我省先后发生了泰兴“4.29”幼儿园事件、无锡“7.4”事件、南京“7.28”爆炸事件和多起重大交通事故等,面对接连发生的突发事件,各级卫生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卫生应急响应;在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迅速调集医疗救治资源、开展紧急医学救援;在第一时间开展伤员医疗救治情况新闻发布和风险沟通,对伤员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

回顾五年来我省卫生应急工作,成绩可喜,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卫生部有力指导的结果,是全省卫生应急战线同志们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卫生厅向致力于全省卫生应急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切实提高对卫生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无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是其它突发事件,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都需要卫生应急全力处置;“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要求卫生应急工作要贯彻生命至上原则,把救治生命、减少人员伤亡和残疾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社会各界对卫生应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认清“”期间我省卫生应怠工作面临的形势

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应对挑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和自然界都进入了一个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危机诱发因素日益多元化,发生的频率急剧上升,影响领域愈加广泛,一个国家是否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能力,能否应对危机,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将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持续的影响。美国前国防部长曾说:“今后的战争可能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危机管理”。如何提高危机管理能力以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实现社会公共利益,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自然社会因素的影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社会转型期,影响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因素大量存在,突发事件有增无减,且发生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均在增加,呈现出种类多、频次高、危害大、影响广、损失重等特点,而且比以往更具有破坏力和影响力。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各不相同,我们对其规律的认知十分有限,很难准确预测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及其危害,这给我们如何早期发现事件风险,如何确定风险可能带来的危害大小,如何及时有效应对等均提出了严峻挑战。

我省地处东部沿海,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风险隐患大量存在。“”期间,我省导致传染病、食物和职业中毒、饮用水污染、核辐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还将长期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能呈增长态势;我省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境内河流、湖泊多,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次高,常见的洪涝、干旱、雨雪冰冻、高温、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在我省都会有不同程度发生;我省经济发达,工矿商贸企业面广量大,加上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事故隐患大量存在,事故高发的态势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转变;各种社会矛盾交错,导致社会安全事件的风险隐患客观存在,处置不当极易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省卫生应急工作面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的形势、艰巨的任务和巨大的压力。

(二)科学分析当前我省卫生应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期间我省卫生应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省卫生应急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体上基础和能力还比较薄弱,与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公共安全形势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与卫生应急工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不相适应:一是卫生应急管理体制有待健全完善。部分市、县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和组织网络尚未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卫生应急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二是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省、市、县三级预案体系及各部门间预案没有很好衔接,有的预案还仅仅写在纸上,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增强,预案的培训演练缺乏统一规划和评估机制。三是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建设滞后。多数地方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尚未建设,没能实现事件现场与后方的音视频、文件资料的传输共享,卫生应急资源信息数据库不完善、缺乏动态化管理。四是信息报告不够灵敏。监测体系不健全,事件风险研判能力不强,信息报送滞后,导致卫生应急响应时有落后,工作被动。五是卫生应急专业队伍装备薄弱。卫生应急队伍专业和后勤保障装备严重不足,野外通讯、生存、快速检测、救治装备十分落后,自我保障能力差,加上缺乏系统性、功能性培训演练,难以适应特大灾害灾难时的应急需要。六是卫生应急社会参与不够。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普遍缺乏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常识,自救互救能力不高,社会动员机制有待完善。

总的来说,我省卫生应急工作还存在6大不足:信息不够灵敏、体系不够完善、机制不够健全、队伍不够强大、基础不够扎实、社会参与不够。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紧迫意识,不断推进我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

(三)切实提高对卫生应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卫生应急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第一、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是认真履行卫生部门职能的需要。卫生部门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卫生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卫生部门全面履行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目标的重要体现。我们一定要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为第一准则,把卫生应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科学谋划,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水平。

第二、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央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保障,作为衡量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重要标志和体现,作为金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不好、其它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失灵,必然影响到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和安全稳定。因此,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是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卫生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

第三、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是适应突发事件严峻形势的需要。当前,随着经济贸易全球化,人口频繁流动,环境气候变迁,传染病的发生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世界上新发现的30多种传染病中,已有一半在我国出现;一些消灭或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重大灾难事故和自然灭害处于多发频发期。当前的公共卫生和妥全形势十分严峻,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提高卫生应急能力,是适应突发事件严峻形势的客观需要。

第四,做好卫生应急工作,是深化医改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今年是“”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完成医改三年任务的攻坚之年。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社会领域的重要改革,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国际瞩目。在深化医改过程中,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传染病肆虐的状况下,卫生部门是很难集中精力做好医改工作的;同时,做好卫生应急工作,也是应对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等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实现深化医改目的的重要内容。

三、加快推进我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

“”期间,通过全省卫生系统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我省卫生应急工作从经验管理到依法科学管理、从重处置到预防与处置并重、管理机构从无到有、管理职能从分散到集中、管理机制从单一应对到协调联动的五个转变,这为加快推进“”期间我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期间,全省卫生应急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处置并重,卫生应急处置工作要做到依法、科学、规范、统一,有力、有序、有效、有度。要达到这些标准,必须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为“”期间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定好调、谋好篇。

(一)明确“”期间我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

按照全国卫生应急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部署,“”期间我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紧紧抓住卫生应急的两大任务,强化“一案三制”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应急工作,重点加强卫生应急的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监测预警、队伍建设、救治基地、装备保障、风险沟通等七个系统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卫生应急体系,卫生应急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能够满足预防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恢复评估的需要。

一是紧紧抓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两大任务。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求,切实做好传染病疫情、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同时,要快速有效开展其它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要按照卫生部门职责,提前谋划,认真准备,积极做好第二届青奥会等各类重大活动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要探索建立重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旨在从处置工作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处置水平。

二是强化“一案三制”( “一案”是指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三制”是指建立健全应急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在体制建设方面,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全部设立有独立编制的应急办,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要成立卫生应急办事机构,为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提供组织保证;要明确应急办的职责,找准功能定位,处理好卫生应急的上下、左右、内外关系,做到依权不越权、到位不缺位。在机制建设方面,要围绕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不同阶段,在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方面下功夫。在法制建设方面,要围绕《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我省卫生应急管理相关法规规章制度。在预案体系建设方面,要加强预案的衔接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完善省、市、县三级卫生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实现预案的电子化、流程化和卡片式建设任务。

三是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应急工作。基层卫生应急工作是全省卫生应急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要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以社区、乡村、学校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等活动;要充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加强其卫生应急办事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和装备,提升应急能力;要加大省级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市、区)创建推进力度,力争每年有10个县(市、区)达标,并争创国家卫生应急示范县,通过创建全面推进基层卫生应急工作。

四是重点加强卫生应急的组织管理、决策指挥、监测预警、队伍建设、救治基地、装备保障、风险沟通等七个系统建设。加快推进市、县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和决策指挥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卫生应急管理的信思化和科学决策指挥水平;依托医改信息化工程,强化疫情和舆情监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各级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动态管理和装备建设,建立2~3个省级卫生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全面推进省级综合性和中毒、核辐射、传染病等专业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要建立健全覆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物资保障和储备系统,提高卫生应急保障能力;要牢牢把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强化应急风险沟通工作。

(二)切实做好今年的几项重点工作

在明确“”期间我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基础上,紧紧抓住医改和“”规划编制的有利时机,把握机遇,切实做好今年卫生应急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抓紧编制卫生应急“”规划。厅里通过编制全省卫生应急“”规划,将对今后五年全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作出部署。“规划讨论稿”作为本次会议材料已发给各位,请大家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各地也要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并编制本地卫生应急“”规划,抓住有利时机,明确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要结合医改重点工作,把握机遇,争取项目和经费,以项目实施带动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跟上卫生事业发展的整体步伐。 二是全面推进五大项目建设任务。一要完成“国家核和辐射卫生应急队伍”组建任务。按照“平战结合、应急优先,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原则,抓紧项目设备的招标采购,抓紧队员推荐和队伍组建,确保今年8月完成国家队伍组建任务。要牢牢抓住国家队伍组建这一契机,立足高起点、着眼国内外,把我省打造成核和辐射医学应急的人才培养、装备保障、培训演练、科学研究的国家级基地。二要全面推进市级卫生应急决策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目前由省统一开发的市级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软件已完成招标进入开发阶段,我厅将适时召开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各市要积极做好项目论证,争取项目经费,加快推进本市卫生应急决策指挥平台建设。

三要加快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建设步伐。我厅依托省疾控中心建设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心,旨在提高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强化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监测预警、检测检验、培训演练、物资储备、应急处置、风险沟通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四要全面完成江苏省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建设任务。国家发改委曾下达专项经费支持我省建设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考虑到田湾核电站建在连云港,厅里决定依托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基地建设任务。今年厅里将加大基地建设的支持和督查力度,并适时组织验收后授牌,以进一步明确基地的职能定位,提升我省核辐射医疗救治能力。五要全面完成江苏省中毒控制中心和江苏省中毒医疗救治基地建设任务。国家发改委曾下达专项经费支持我省在省人民医院建设省中毒医疗救治基地,厅里曾批复在省疾控中心建立省中毒控制中心。要强化两个单位职能定位,健全分工协作机制,建立符合省情、反应迅速、功能完备、具备应对重大突发中毒事件能力的省中毒控制中心和省中毒医疗救治基地,今年厅里将加大投入和推进力度,并适时组织验收后授牌。

三是进一步发挥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作用。进一步完善全省急救医疗资源数据库,做好信息数据的动态更新;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急救医疗资源调度、设备维护、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等工作;健全省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突发事件监测预警、视频培训演练、突发事件危重病例救治远程会诊等功能;继续做好省、市急救医疗中心联网互动工作并实现长效管理,积极推进与县级120急救医疗站联网工作,在全省构建省、市、县三级紧急医疗救援网络体系。

四是切实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管理。各市要结合辖区内实际组建不同专业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并加强装备、培训演练和动态管理,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基层卫生应急队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按照“险时救援,平时防范”的工作方针,确保在隐患排查和信息报告中发挥主要作用,在先期处置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协助处置和恢复重建中发挥辅助作用。卫生应急队伍建设管理要从“平时”和“战时”两个层面把握好预防与处置、准备与应对的关系;要处理好常态和非常态的关系,即用非常态下的需求,谋划和指导常态下的队伍建设管理,用常态下的管理手段,有效应对非常态下的应急处置实际。

五是不断拓展12320服务功能。全面实现省与各市12320联网运行和整体联动,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提升12320科学化、规范化服务管理水平,切实建设并维护好12320网站,为公众提供自助查询服务,通过12320开展卫生舆情监测工作。不断拓展12320服务功能,逐步实现“突发事件举报、预约诊疗服务、专家互动热线、健康知识咨询、卫生服务投诉、求医问药服务、舆情动态监测”等七项功能。

六是推动突发事件急救医疗工作再上新台阶。急救医疗是卫生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始终处在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工作的最前端,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与作用将不断得到提高和加强。各地要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推动我省突发事件急救医疗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加强突发事件现场指挥调度、救治、检伤分类、分流转运和信息报送等工作;要加强硬件配置和维护管理工作,使之处于应急和完好状态,确保随时应对突发事件急救医疗任务;要开展有针对性培训演练,强化应急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同志们,今年是实施“”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任务十分艰巨的一年。卫生应急工作关乎民生安危及党和政府形象,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不断把我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与发展提高到新水平,努力开创全省卫生应急工作新局面。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