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感想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新课改学习心得【通用33篇】正文

新课改学习心得【通用33篇】

时间:2024-04-22 20:52:19

新课改学习心得(精选33篇)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

为响应国家的教育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使新田教育教学事业逐步向先进教育靠近,打造教育强县,县教育局组织我们到湖南“新课改”示范区——益阳市南县进行学习观摩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所得总结如下:

一、课堂改革首先要改变老师的观念

1、教师的讲授包办了学生的学习

我县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老师的讲授占总课堂的2/3以上,老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作用。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导致相当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

2、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不可取

为提高教育质量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老师无偿地加班加点,而布置给学生的作业,发给学生的席卷满天飞,累得师生都喘不过气来,其结果是高分低能、低分低能。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

3、教师的教学观点陈旧

我县大部分教师都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几年以上,早已形成了他们的教学套路。在他们的心中,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是神圣而不可动摇的。教师要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这很难一下子改变他们的观念。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组建小组学习机制,最主要的是先改变教师的观点。

二、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循序渐进

1、在改变教师观念的'同时,改变家长的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

要搞好课堂教学改革,除改变教师的观念外,还得改变家长和学生的观念。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讲什么,基本上由学生在课堂上讲,孩子们这么小他们懂什么,所讲的知识是否正确,他们能学到知识吗?针对这一问题,南县实验小学是这样做的,他们通过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参与课堂听课,问卷调查,博客,QQ群等进行探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针对学生的学习观念,大部分学习活动放在课前,学生认为其一教师好懒,他们应备课,查资料等解决的问题,全部交给我们学生。其二,课堂上都不爱学习的学生,课前教师反正不知道我学了没有,,第一天下发的预学案,第二天到学校我抄好就可以了,但南县通过小组学习机制的建立(把一个班分成八个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组长、观察员、记录员、主题发言人等)较好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

2、搞好培训工作

①学校组织专人到全国有名的学校进行学习,至少学习半个月以上,把名校的管理方法、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学回来。

②学校组织外出学成归来者进行交流总结,形成本校的经验,然后培训教师,再由教师培训组长,由组长培训本组成员,解决表达、合作、交流等问题。

③学校先培训一个班的一个组(即标准组)展示给其他学生看,然后培训一个班,再培训一个年级,最后延伸至整个学校。

④充分运用骨干教师

A.由骨干教师编写课堂改革,高效课堂等知识,提升教师的能力。

B.由骨干教师引路,向教师介绍为什么这样设计教案,有什么好处。

3、运用本校资源,搞好合作交流

①实行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制度

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一备就是一个单元,每次至少两个小时。首先确定每个年级每个单元的中心发言人(主备课者)将所备的课研讨前的三天打印交给本组其他教师。教师在意见栏中签署本人意见,然后再探讨时提出,再交给主备课者进行修改。再下发到每个组员手中,在同一时间进行上课,上课后再将意见交给主备齐者进行修改,使学生的预学案和教师的教案逐步完善。

②切实加强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名称,如先锋组、超越组、努力组、奋斗组、勤奋组、阳光组、自信组、快乐组等。都有一个奋斗目标,小组评价表,个人记分,同学记分,促使学生合作学习凡每周学习不是80分者都要爱到处罚。

③抓好四课,即研讨课、示范课、优质课、过关课。特别是过关课是这样的,学校的每个骨干教师带2—3个徒弟,师傅每期至少听5节徒弟上的课,直到过关。

④运用特殊课堂,开放课堂向其他学校和家长展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三、推行新课改,根在学生,利在未来

推行新课改虽任重而道远,需要领导的改革奋进,教师的激情,需要全体教师学好先进的理念和后势文化,潜化教育资源建设,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上。逐步推进新田教育教学改革。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

为了使课改推向新的阶段,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我校组织我们赴课改之前沿阵地的太谷观摩学习,取经解惑。而今实地感受,确是印象深刻,触动颇深。那里的课堂改革搞得真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下面就谈谈我的收获和体会。

一、促进了我的认识。

1、新教学观念。

通过学习和新课改的不断实施,我逐渐认识到教学的本质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师单向的灌输和讲解,而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关注的是以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新课程观念。

通过学习和听课,我逐渐认识到课程是体验和感受,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的整合。教材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载体,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场所,教师更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要懂得只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学生观念。

通过学习,我领悟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独特性,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新的感受。

1、挖掘教材,精心编写导学案。

大家都知道,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体作用首先体现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课改以来,他们认真钻研,灵活挖掘教材,重组教材中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通过多种形式的问题设计,把散乱的知识,语言,语法变为简单有序的知识系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导学案,在设计导学案时,集体备课,集体研课,并装订成册,为上好不同类型的课打好基础,作好铺垫。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很值得我们学习。

2、充分展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则是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一直以来,他们坚持使用学案课堂模式来进行英语教学,尽可能的将课堂交给每一位学生。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大胆放手,耐心指导。

在课程改革的教学中肯定会失败。面对失败,不要气馁,而是用平和的心态和学生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鼓励他们继续大胆的向前迈进。在展示环节中,要一改过去每节课都是优等生在发言的状况,规定每个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轮流上台展示,主讲或当小老师。放手让他们用各自喜爱的方式来尝试,来体会,然后耐心地指导他们用更全面的方法来改进,来创造。在展示过程中,有表现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现得特别欠缺的。但即使再展示不好的学生,也要静静地等待他们展示完,绝不要中途打断他们。因为一旦被完全否决,他们的信心将倍受打击,其他的后进生也会因此产生恐惧的心理,教学又会回到由优生主宰课堂的原路上。“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只要耐心的指导,放手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去探索,去总结,不用着急教学内容是否能及时完成,不必担心教学质量暂时是否受到影响,只要让所有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功便指日可待。

第二,多点奖励,少点批评。

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态度,尽可能较多的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语音语调相当漂亮!真有创意!等等。并在教学当中采用激励性评价,如加分或发卡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反馈检测,落实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课改过程中,反馈检测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和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成功,享受快乐的有效环节。内容主要以口语检测和笔试相结合,形式可以多样。时间充足的话,可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也可利用早自习或晚自习对部分学生进行综合抽测;还可在课余时间,让每组的小组长对本组的学生进行简单的测试;每天的导学案检查也是一种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或口语表达方面的不足,并及时进行补充讲解,不让一个学生因此而掉队。

三、我的收获

在经历了这两天的思想洗礼之后,增强了我们课改的动力。促使我们努力在教学中尝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上充满了笑语,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着回答问题,小组合作的非常好,真正做到了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尽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单词到句子,再从句子到短文,从对话表演到知识点讲解,尽量让学生说,讲;尽量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让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协作,如何团结友爱;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课堂是他们获取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四、我的反思

在观摩回来的路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回忆我们走在课改的旅程上,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着许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课堂秩序较难维持,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内容难以完成,教学进度缓慢;课堂用语母语使用过多,语音语调不够准确;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持久,积极性出现差异等等。面对以上问题,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课改工作做得细之又细,每一个环节都要稳扎稳打,落到实处,要把课改作为一项持久的工作,不厌其烦地去做,同时还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得失,及时修正,及时完善,让我们的课改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3

数学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初步体现与现时生活的联系。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3、面对新课程,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那种追求“能够教好一节课”或“教出了几个能考高分的学生”为目的的教学已经不符合课改精神了。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4、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环顾周围,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东西,教师还在不厌其烦地从头讲起;一些具有较高综合性和较高思维价值的问题,教师却将知识点分化,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本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试验、讨论、归纳、总结的内容却被老师取而代之;一些学生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形成的独特见解和疑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就照我教的来”而扼杀。在新课程下,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从事活动的机会,构建开展研究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追求形式和效果统一的课堂

现在,一些课堂滥用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不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和科学的指导,使课堂流于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组织有效的、科学的活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活动内容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让学生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观点去充分地讨论研究,发现自己的不足,构建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还有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观点,让学生在交流、探究、比较的过程中将知识优化组合,完成筛选,做出正确判断。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4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教材建设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语文学科统编教材的使用,3月12日上午,禅城区20__年义务教育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下)网络培训学习会在澜石小学。禅城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赖李真、澜石小学黄艺副校长以及区内多所学校的语文老师汇聚在二楼报告厅,聚精会神地倾听专家们对统编教材的解读。

此次会议培训时间分为上、下午两个阶段,分别由林孝杰、张立霞、武琼、段宗平这四位专家为大家解说培训。

培训伊始,由林孝杰老师对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体系结构和内容编排进行分析解说。本册语文教材延续二年级上册的编写思路,以“夯实基础,平稳过渡”为主要特点来进行编排。林老师在解说中提出了两个新颖的观点:一是“回归常识,回归文本”,提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而非仅从文章的语言来进行主观判断;二是“借助提示讲故事”,利用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故事脉络。这两个观点对于语文教学都有非常高的借鉴价值。

作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的张立霞老师,在深入研究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的主要特点提出了几点使用建议:1、激发儿童学习兴趣,保护儿童天性。她认为教材的选文应注重借助学生对应年龄段的丰富想象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2、注重文化传承,立德树人自然渗透,涵养品格。教科书中统筹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3、关注方法、策略,鼓励发现、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发现规律、展示交流学习的习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4、紧密联系生活,重视迁移、运用。5、统筹规划,引导大量阅读。6、夯实基础,循序渐进,平稳过渡。教材内容注意难度和梯度,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来安排教学进度,让学生能在循序渐进中牢固掌握知识。

两位老师解说后,十分钟的答疑环节开始了。针对众多热衷教育的网友们对新教材提出的问题,主持人筛选出大家的共性问题并请专家一一作了详细解答。网友们对部编教材都一致好评,认为其能够引领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特点,为老师的教学指明方向。

经过短暂的休憩,下午的培训继续进行。全国特级教师武琼老师在教材识字与阅读部分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强调阅读重点在于清晰意识到“教什么比怎么教更有价值”,注重引导学生建构对文本的主观感受,把教学内容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以此达到客观教学与主观收获的完美结合。张老师细致的讲解让在场培训的老师茅塞顿开,也开始反思自己日常教学生活中的不足,将所聆听到的知识规划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当中。

段宗平老师的口语交际与写话教学建议也让许多教师感慨良多,讲解十分清晰全面,对一线的教学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口语交际方面,围绕部编教材不同单元的多元主题,段老师以“提高主动性、拓宽思维力、表达高要求”来总结部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在写话教学方面,强调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为前提,让学生学会以“易趣美、心动美、乐赏美、真实美、养习美”为根基来进行写作。

此次培训,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成果分享给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指引教师利用开放、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进行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次培训会结束后,许多教师都表示受益匪浅。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老师们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在提高自身认知的同时对如何上好统编教材有了更深地体会,自信心更足了。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5

教师要关注知识。

要研究高考题,什么是经常考的,什么是重点、什么是考点,什么类型的题经常出,要把三年的高考题进行系统分析,找出规律和特点。只有对高考试卷做出精确的分析,才会掌握高考的得分点。知道了这些,就知道平时上课讲什么有用,讲什么没有,就会让自己的课有针对性,就会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分数。

要分析教材,研究教法。 把教材的内容吃透,做到成竹在胸,让知识形成体系,前后勾连,给学生一个整体概念。老师的知识不成体系,给学生的必然支离破碎。要研究教法。同一个内容,为什么不同的老师教效果就不一样?原因就是方法不一样,其实老师的知识含量几乎是一样的,但老师水平的高低却有很大差别,这除了和能力素质个性有关外,和研究不研究教法肯定是有关系的。所以教师要钻研业务,要关注知识,研究教材教法、考纲课标。

但是你研究明白了的这些知识是要传授给学生的,你花了很多心血,学生上课却不听不学,你怎办?你骂学生不懂事、不立事,可他还是不愿学,不愿听,那怎办?于是就逼迫,反复讲反复强调;布置大量作业,强迫完成;反复考试,以分数促进学习。大量补课,无限延长学习时间,不准学生干别的,杜绝一切娱乐活动,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看看,我们很多学校不就是这么做的么?结果,孩子除了学习啥也不会,不会对待尊长,不会干活劳动,不了解社会,不懂人情礼往,没有丰富的情感,一切集中到学习上知识上,忽略道德情操的培养,最后成为考试机器。教师对知识的研究成果不能转化给学生,那就是没用的知识。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研究学生。研究学生什么呢?研究他的思维,他是善于逻辑思维,还是善于形象思维?这决定它适合学文还是学理。研究他的性格、血型,外向?内向?沉静还是张扬?适合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当兵?从政?经商?做学问?他适合往哪个方向发展?三岁看老,我们能不能从蛛丝马迹中探寻到他未来的发展方向。研究他对那些学科有兴趣?对那些学科根本不感兴趣?研究明白这些问题,我们就知道往哪个方向培养他。怎样让他扬长避短,学有所长。怎么把“短板”补长,怎么让“长板”更长。研究他的理想,帮他树立远大目标,并帮他制定实现计划。研究他的品德,让他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不断发光;找出他丑恶的一面,不断校正。研究他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研究他的生物钟,使之更适应学习。研究他的兴趣特长,研究他的喜好,研究他的朋友圈子,研究它对社会、国家、民族、民主、父母的`看法。研究他名字的含义,研究他父母在孩子身上寄予了怎样的期望。研究他的健康程度、饮食习惯。研究他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经济状况,生长环境,等等。研究这些我们就知道怎样尊重他,保护他的自尊心,我们就知道他需要什么,喜好什么?我们应该给他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常说因材施教,那么这个“材”是什么样的?我们对这个“材”不了解,那我们怎么施教?没办法,我们只好用同一种模式培养同一个类型的人才,批量生产。哪管你的教鞭下有谁是瓦特,谁是爱迪生、谁是刘翔、谁是宋祖英,因此我们培养不出创造型人才,消灭个性,扼杀个性,培养出的全是没个性的书呆子。

一个学校越具有强制性,学生越具有奴性;一个学校越强势,培养出的学生越弱势;学生不敢反抗,不敢抗争,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甚至不敢举手,不敢发言,于是都变成了小绵羊。学校乐了,这学生管的多听话;老师乐了,这学生多顺从;家长高兴了,这孩子“懂事”了。毁了的是这个学生前途和祖国的未来。

假如我们把需要对学生研究的项目列成一个表,然后,每学期让老师们调查研究一番,你想会不会对我们如何实施有效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是学校最大的教育资源,如何开发这个资源?如何做到“相信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是区别真教育与假教育的界限。

你说,关注学生重要不重要?可惜,我们许多学校别说做不到,恐怕连想都没想到!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6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

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必须进步自身专业素质。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进步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不断进步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长大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头班车,参加了暑期数学新课程培训。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发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形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进入高中后,突然地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难以适从,而教师又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在赶进度,未给学生留以缓冲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在知识的衔接上,“义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可能与新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断层,新课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在旧的初中教材中没有,或未能真正地讲透。学生在运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吃力,从而出现了编书者认为学生能完成而学生却无法完成的练习、习题,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题都不会做的感觉,欠人性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建议在高一数学①的编写过程中,先介绍简单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内的最大(小)值的求法等知识的学习。作为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的过渡。同时也对集合知识的学习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函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7

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大力推行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对“导、学、议、练”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谈谈我学习“导学议练”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 我们知道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导、学、议、练”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所以我调整了教学方式,现在我大多以引导为主,实施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学的主攻点由过去的教会知识,变为教会学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达到更多的是由学生自己去学会知识。并且转换了师生关系,我认识到我应该站在学生获取而不是教师给予的角度去设计和实施教学。

二、 课堂教学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习思路,丰富课堂学习。运用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拓宽课堂学习的功能,把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竞赛和展示的平台,作为拉动学生在课外进行学习的兴趣和完成学习任务的载体,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磨课活动中,同一节课我讲了两次,其他同事又讲了两三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同事们的帮助,每一次讲课后,我们大家都会凑在一起,各抒己见,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我们一起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甚至细到一道题如何出示更加合理,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 是通过磨课,让我更清醒地知道要上一节好课是多么地不容易,你需要付出很多劳动、智慧与汗水,一次次地思考、尝试、反思、实践,一次次地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磨思路、磨重难点、磨方法、磨环节细节、磨学生,最后苦尽甘来。

总之,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和磨课活动让我收获很多,感触也很多,由于自身的素质、能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不断努力,不断琢磨,不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8

经过一年的培训学习及教学实践,听取了学景专家们的指导和介绍,在课改的道路上我又成长了一步。学景专家们异彩纷呈、深入扎实的专题讲座,丰富多彩的课堂实讲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的教育经验和课改新理念、新举措、新方法,总结了三点心得体会:

第一,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适应课程改革;第二,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第三,必须转变教师角色,做课堂的引领者而不是包办者。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什么是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策略与方法,而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不是指学习的具体小策略,而是指学习的大趋向。因此,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按以下方式进行操作:

1、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为学生自主创新创设条件。在教学前,教师深入地钻研教材,在把握住教材实质的基础上,能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弥补教材的某些不足,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通过精心备课,设计出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教案。

2、营造自主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情景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尝试。

3、以“合作学习”为核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创新,把“合作学习”延伸到课外。

4、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活动中探索创新。活动是学生学习乃至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根本途径,我们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面对同一难题,有的学生采取独立探索的方式,有的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最终都很好的解决了问题,可见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很好效果。

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在的教学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基本上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过度练习,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学生追求惟一的正确答案。教学内容偏难、偏多,学生对书本知识关注比较多,而对情感、态度关注比较少。

2、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教师不自觉地把每一个要教学的内容,分得很细很细。这样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采用“大步骤”提问方法,多留点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探索其中的奥秘,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

3、有时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流于形式。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有些讨论时间时间过少,学生在叽叽喳喳地说,谁也听不清楚。课堂讨论效果有限。

4、展示积极,但是广度和深度不够,没有达到所有人都参与的效果,并且学生们还没有深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时代在改变,社会在进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每个教师都不希望自己的课堂规规矩矩、死气沉沉,而是希望还课堂一派生机与活力。努力改变我们教师自己,积极探索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方式,是所有教师应当努力去做的!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9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由传授者、“裁判员”、“演员”、“家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虚心、诚实、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田”。尽管这对于教师来说很难,但是教师们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气,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变的意识。我们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尝试新的教法,勇于创新,自我反思,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中介者,不光是传授知识,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新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回顾学习中的每一步骤,使他们在脱离这种结构化的情境之后,仍然会使用该方法。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评价新方法,让学生自己决定方法的有效性。

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已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愚见,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新形势下我必须充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新课改,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力争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也在不断地发生的着巨大变化。为适应时代的需求,教育行业的改革势在必行,课改就是针对当下教育现状来进行的。在当前,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的理论知识虽然不错,但是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是关键因素,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内完成的,要改变这种现状,课改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行业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讨论关于课改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改;体会

课改势在必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当前教育行业的研究重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讨论关于课改的体会。

一、课改并不是单纯换教材

课改的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操作能力。因此,课改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很多方面,比如课程的变化、培养目标的变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等,可以说是掀开了教育行业的新篇章。全新的课程体系结构需要新的教材内容、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式等。全新的教材是基础,课改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没有新的教育理念做后盾,再好的教材也不过是废纸一堆。

二、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课改中强调新教育模式下,应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注重知识传递的教学观念,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会学习、生存、合作等精神。传统教学模式下,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只注重了学习的结果,并不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应对考试,学生大多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获得高分,然而这种方式完全隐藏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靠这种方式取得的高分,没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各民族之林,靠的就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也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未来的发展要靠他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对小学语文而言,学科特色就是文中有情,学中生情。所以,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靠教师重复的说教来实现的,要靠教师的熏陶感染,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中慢慢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有爱心、努力进取的国人。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

课改同时提出了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乐于研究,意在培养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等。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首要条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必须先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来提高自身学习成绩,课改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下、应做到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把更多学习主动权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的钻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虽然通过的方式不同,在试卷上的分数是却是相同的,不过从长远角度看,由于学生掌握的学习方式不同,可能会导致学生实际意义上的收获并不相同,学习方式不正确,对于学生将来发展也是不利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培养对象,在新课改中,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参与学习目标、学习进度的确定,新的教学模式应是服务于学习的学习模式。那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正确学习方式呢?首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创造环境,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身心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教师应转变观念,改变以往知识传递的方式。在课堂上,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要有问题,随时提出,教师指引学生研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师生平等对话,学生间相互交流、沟通,人人都全身心投入,都是学习的主人。其次,教师应钻研学习内容魅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但是在现阶段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更好地自主学习。最后,享受成功的乐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表扬进步较大的学生,让学生为自身努力得到肯定而骄傲,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新课改能够顺利实施,教师是关键,他们是执行者。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把更多时间交予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花费时间、经历研究新教材内容,对于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能自己说出来的内容,教师不应在花费课堂时间教学。除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团队集体意识,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几人一组,互教互学,明确分工,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团体合作意识与习惯。

四、综合课程

在课改不断深入的趋势下,在不久的将来,综合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将出现在小学课堂上,这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所谓综合课课程,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将几门学科的内容加在一起,而是要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综合课堂的出现,不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有着重要影响,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也起到了关键作用。综合课程的意义:(1)综合课程合理的结合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让学生在各学科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各门学科并是不孤立存在,他们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综合课堂的出现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有了综合认识。(2)综合课程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在教学活动中,既传授了科学知识与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3)综合课堂同时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注重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并不是靠高分,而是能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有所应用。

总之,伴随着社会的变化,科技的发展,教育行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而课改的执行,教育模式的转变,靠的是是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造使用教材,而且对于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有课堂教学评价艺术,相信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传统的教学模式会改变,素质教育能够真正实现。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1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传播中国文化,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就人文性面言,英语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

二、课程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义务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等方面应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的持续性

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要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水平。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

三、课程设计思路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国情,充分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起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二、分级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的分级目标指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应达到的综合行为表现。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谄笑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力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同时,促进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提高。

(一) 面向全体学生。

(二)注重语言实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

(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合理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合理地取舍。

(六)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七)组织生动的课外活动。

(八)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编写教材建议

(一)思想性原则

(二)科学性原则

(三)趣味性原则

(四)灵活性原则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一)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

(二)开发与利用学校资源

(三)开发与利用网络资源

(四)开发与利用学生资源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2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

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必须进步自身专业素质。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进步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不断进步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长大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3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的氛围中学习。因为教师不是万能之人,作为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经过一个阶段的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怎样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即专家们所提醒的在对学生讲解时应该把握的尺度;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新增部分大学内容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们拾起来,不仅要弄清,更要弄透。对于一个高中教师,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知识的更新与深化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对于未曾变动的旧的知识点,考纲上有所变化的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对于新增内容,哪些是高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对于不同的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是由哪些模块组成的,各模块又是由哪些知识点组成的,以及各知识点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专家们所提供的知识框图分析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对于必修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2、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方法。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所谓的主线即贯穿于某一阶段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某种运算,或者是某种思想方法等等。这条主线也许只贯穿于我们的初高中阶段,也许会贯穿于我们的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阶段。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高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高中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是把握数学中的主要脉络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角度和理解程度是不完全相同的。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讲课方式,不同的授课方式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好的授课方式与方法能使学生轻松乐学,如沐春风;科学的思维模式,能使学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当的情景导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将个人的智慧与集体的智慧融于一体进行归纳、总结、交流能促进我们产生更多更好的授课方式、方法,产生更多更新的科学思维模式。这对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3、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网络上一些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剖析,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高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新教材的安排与设计充分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作为教师,应该通过自己与集体的创造,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和社会服务。

通过此次学习,不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开阔,而且使自己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无疑将对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4

一直都听说,云台乡中的新课改领全县之先锋,新课改的效果好。今天,终于有机会随年级组全体成员去云台乡中参观学习。我们一到云台乡中,就一口气看了、听了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及地理共七节课,总体感受获益良多,对我的教学有很多启发和帮助,同时对我今后实施新课改也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感受一:云中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课堂的十个转变”

在云中教学楼的正中有一块醒目的大幅宣传标语“课堂的十个转变”,让人难以忘怀:

1.教师由传授者变为策划者。

2.课堂教学由一言堂变为百家鸣。

3.问题答案由单一答案变为多元解答。

4.教师由教学生知识变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5.教学由关注精英变为关注全体。

6.课堂安排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生动活泼。

7.课堂教学由传统的听、说、读、写变为演、唱、画、作。

8.知识学习由背记式变为体验式、感受式。

9.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

10.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由安分守己变为超市自眩

通过在云台乡中的语文、数学、物理、历史及地理等这七节课的看、听,感觉云中基本做到了“课堂的十个转变”,这与我校比较传统的注入式“满堂灌”课堂教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感受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领者的教学模式尤为突出

在云中看、听的这七节课,特别是九年级二班肖静老师的语文课,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一个真正的教学策划者。她在幕后已经策划好了一出精彩而又吸引观众的电视短剧。课堂上由学生“小老师”主演并主持了《中国人失去了自信了吗》的驳论文,其他各组 “演员”争先恐后力求“演”的精彩、无以伦比。在这一堂课里,肖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很强,相互合作、交流、讨论热烈,发表观点时姿态大方,语言流畅,而且课堂气氛积极、活跃。

感受三:课堂教学没有了“一言堂”,体现了“百家鸣”

在云中看、听的这七节课里,每一位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或引领者,课堂上看不到,也听不到教师“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一言堂”,看到、听到的是各小组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和补充发言,以及比较热烈的交流讨论,真正体现了“百家鸣”的味道。

感受四:课堂教学由传统的听说、读写向演唱、画、作过度

在云中看、听的这七节课中,物理、数学、历史课最能体现课堂教学由传统的听、说、读、写向演、唱、画、作过度。王华老师的八年级物理课,让各小组学生合作板演做照相机、投影仪的光路图,选择做的比较准确的让其讲解,然后点评订正;那节数学课,除了让学生板上做题外,还让学生相互出题、解题,很有创新和挑战性;七年级历史老师的课,让各小组学生合作板演分类别、作图表、填写内容,然后共评修正。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相互合作共事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积累了实践经验,有利于交际和合作共事。

感受五: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大安分守己,有点象自选超市

在云中看、听的这七节课中,语数英、物理等“主课”新课改的力度很大,做的很到位;历史、地理等课感觉正在进行中。从学生课堂互动情况看,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看书、找答案、整理资料内容,查漏补缺,改好错题,一般不离开自己的座位;少数学生离开坐位,自由选择,但是看这学生的情况不是为了玩,而是想吸收到更多更好的营养。看来,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大安分守己,有点象逛自选超市”的境况还真有值得借鉴之处。

感受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在云中看、听的这七节课中,每个班级的三、四十名学生很少有人不注意场合、弄闲事情的,大多数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在老师的引领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互动的每个环节中。肖静老师的语文课,学生按照老师课前发的“学案”环节一一的预习,看书、找答案、整理资料内容;然后再由“小老师”引导下按课堂环节,分组简介作者、背景,辨析字词,了解驳论文,层次划分,分组读课文,按学案要求讨论、交流每一个问题并结合课文及句子谈自己的观点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展示各小组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课堂发言踊跃,语言流利,姿态大方,学生感觉轻松愉快,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总之,云台乡中的新课堂就是“把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基本上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学生当然将会终生难忘。云台乡中课改的成功经验对我的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促使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施新课改,帮助和指导我积极地搞好新课改。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5

课改使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让每一个困惑中的语文教师眼前一亮,看到了新的教育理念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希望的亮光。新一轮的语文基础教育课程要求教师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师要对多年习以为常的课堂模式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将发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呈现出显著的提高。在课改进行的这些年中,我校初中语文教师坚定不一地走新改之路,坚持在“改中学,学中改”。既稳扎稳打,又大胆开拓,勇于尝试。几年的课改,可谓几多的艰辛,几多的欣喜,虽说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但也有颇丰的收获和感受。现将课改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坚持在“改中学,学中改”,转变教学观,走进新课改。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为了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目标。我校初中语文教师努力做到:

1、教师观念的转变。变课堂的管理者为组织者,改过去独霸课堂的占有者为参与者。新课改使教师真正地觉得解放了自己,走下了“讲”坛,走进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的角色,还时间于学生,学生会的不讲,书上有且一看就懂的不讲。真正落实“精讲精练”,使教师从“累”而不讨好中走了出来,真正地融洽了师生关系,开语文教学另一番新天地。

2、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改使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老师们也光明正大地、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研究教学方式方法,非常注重学生学法的钻研。一改过去上课“一只粉笔,一张嘴”的只注重讲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变重知识传授为重学生的发展变化,变重教师“教”为重学生的“学”,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统一规格教育为重差异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上课的新形式,新方法,一改过去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老师讲,学生做”的老套路,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跃,学生踊跃参与进课堂中来了,真正第一次做起学习的主人,表现在:或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

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生掌握了些许学习方法,并运用它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当中去。最可喜的是学校中又有了“教研”的氛围,教师们又有“教研”的动力,尤其是我校与重庆巴蜀中学捆绑发展后,我校派出了大量的语文老师到巴蜀中学学习,借鉴巴蜀中学初中语文组对新课改的做法,学习了他们集体备课的先进方法,同一年级的语文教师集体先备课,再上课.这样使得教师资源共享,形成了师资的优势,教学备课时思维的优势,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个集体的大讨论和切磋.教师教研的气氛浓烈,教学方式的交流热烈,教师的教学热情再次被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激发,语文教学生机重现。

3、新课改下,激励教师对教材正确的解读。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决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工具性”,忽略“人文性”,或重视“人文性”,淡化“工具性”,都是对语文教育的曲解。我校初中语文教师在课改中,经过备课组集体讨论,一致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了处理三个方面与教材的关系:

①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关系。

②文本的阅读和课外延伸的关系。

③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思想情感教育的关系。

4、在新课改下,教师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善于借鉴,是我校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新课改所依靠的有力工具。善于学习,取他人之长,使老师们新课改的理念更新;善于积累,使老师们推行新课改的方法更圆熟。善于借鉴,使老师们在进行课改时,犹如插上一双飞翔的翅膀。老师们深信: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天地,不是靠发号施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更不是靠题海战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亦不是靠苍白无力的说教。要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靠的是教师自身丰富的学识及娴熟的教学技能。如果缺少文化、文学底蕴,课堂语言将空洞贫乏,学生的胃口调不起来,对语文毫无兴趣。新课改,使老师们明白在当今现代化的教学中,不仅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而且要善于积累,善于借鉴。现代社会的教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

二、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更为多姿多彩,生动活泼。

1、课改前,我校语文教师大多采用传统的讲授课的模式,一讲就是整节课,是典型的“满堂灌”的方式。课改后,都在注重学情,注重班情,因势利情,因势利导上下足了功夫。变盲目的“一刀切”的教学形式为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因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兴趣激发了,积极性被调动了,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使我校近几年来的中考语文成绩有了质的提升,连续几年都位于我区的前茅。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上课时更注意方法的传授,注重学生的接受、理解、掌握和运用。讲读课、阅读课、自主学习课、探究课等课型相继走进课堂。

2、新课改,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改前,学生课堂学习的模式是单一的听、记、做,学生提高语文成绩的基本手段是走单兵作战式的题海战术。而现在,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前堤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进一步的形成。如规规矩矩写字,清清楚楚说话,仔仔细细读书,认认真真写文,踏踏实实练习。不动笔墨不读书。怀疑善问。时时处处学语文等。

三、在百花开放、繁荣似锦的新课改的大好局面的背景之下,也有语文教学的迷失。

1、是“形而上学”。新课改,追求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让学生动起来,于是有不同于传统的层出不穷的教法,花样迭出的课型。于是不乏有歪曲语文的做法,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美其名曰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热闹非凡的活动课,脱离教学实际,追求形式,花里胡哨,误导学生。这是没有真正领会新课改的初衷。

2、是否定传统。认为新课改就是敢于打破一切“坛坛罐罐”,推倒旧的从来。不重视读书、写字,不重视学法,忽视习惯的培养,忽视语言的训练。基本功不扎实,基础知识浮光掠影,一股浮躁之气充溢于教学中。这是有悖于语文的教学规律的。

3、教师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甚至把新课必当作一种出名的手段。针对上述现象,我们作为一名真正的语文教学者,应正视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迷失。真正领会新课改的真谛,一切为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为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为了追求语文教学之道的真、善、美。我们应从新审视自己的语文课堂,从而真正地走进新课改。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6

带者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他告诉我人生的意义蕴含在丰富的过程之中,特别是精神的价值。越是崇高的境界,越是纯净的层次,越是深躲于迂回曲折的过程里。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高中新课改学习让我大开眼界,收益非浅,首先,我深深感到作为教学改革的参与者,要对教学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研究深思课堂教学模式,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现象普遍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一定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知道了应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

1、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知道了新课改下的老师应有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会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讲座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老师们多用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四、 新课改下的学生应有的学习方式。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情况下,学生学习方式开始逐步多样化,学生在学习中能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不再是对于所学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习内容比以前宽泛多了,经常能够联系实际,接触社会实际,从生活中来学习、思考,作业形式也丰富多了,有手工制作、写小论文、社会调查、查找资料等等。活动性作业比书面作业增多,让学生学习更轻松、更喜欢上学,对学习更有兴趣和积极性。

五、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

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及多样化的方式,而不仅仅依靠笔试的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现状、潜力和发展趋势。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7

新课标规定全面提高同学的语文素养,规定同学扩大知识面,规定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同学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出现方法和同学学习方法的转变,确立同学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同学发明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法又要转变学的方法,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法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法一转变,学的方法也随之转变。学的方法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出现,证明教的方法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思上的教与学方法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保守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规范》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同学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同学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同学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议、促进同学主动生长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同学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掌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规范》、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规范》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掌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动身,根据同学的年龄特征和不一样教学内容,发明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发明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同学语文实践的机遇,让同学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同学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同学在一切场所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与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同学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同学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同学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时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出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8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已成为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英语教育成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小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成为现在很热门的话题。那么,怎样教学农村小学生学习英语呢?毕竟,农村孩子接触面窄,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怎样去教育好学生学习、使用英语,是我们教师的任务。

一、语言学习的基本条件:

1、 语言环境。要有大量真实的语言输入。2、使用语言的机会。3、使用语言的动机。4、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我们教者要把握的基本条件之一,从四个方面去把握:(1)学生需要有足够接触语言的机会。首先是每周应至少安排3课时的英语课。课上教师与学生活动时间要充足,还要利用其他教学资源(如视听、听、读、校园环境)。(2)学生需要有在不同环境中接触同一语言结构和词汇的机会:不要孤立地记忆单词,应是词组和短语。如restroom卫生间,go ahead前进,干吧,走吧;同一结构和词语在语境中运用,如guy家伙,人,口语常用,但有时在特定语境中理解为伙计们;文化的内涵不一样,good morning早上好,上午好。(3)学生需要在有意义的语境中使用语言的机会:[1]真实的语境;[2]为了达到一个结果或做成一件事情;[3]表达个人的想法和喜好。如,Do you like apples /…?(4)学生需要有多种不同感官接触语言的机会。通过视听、听、图片、读、写、唱、画、游戏、TPR等活动,让学生多方面去接触学习英语的机会。

其实,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特定的场景,脱离了社会情境,语言就难以恰当地表达,生硬的语法解释,机械的朗读会使丰富而生动的语言黯然失色。而将教学目标外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把握,有浓厚的情绪氛围可以感受的情境教学,能活跃小学英语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具体情境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

三、四年级为基础阶段,其A、B、C板块设计Let’s learn /talk /make等和语言活动主要采用的是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TPR活动和大量生动活泼的语言游戏,其目的是为达到能听、说、唱、演、玩。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表演中学语言,(Learning English by doing / singing / acting…),为培养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务型活动和评价贯穿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小任务加强语言的运用,使他们的语言交际活动空间更大,更具有真实性、生活性。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重点教学方案评价,教师要抓住几个重要方面:1、教学目标,把握是否准确,重难点是否突出,是否实现?2、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学习的过程?3、各步骤(活动)目标是否明确,层次是否合理,难度是否合适?

教师把握准这几方面的问题,则一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就会给学生带来知识和快乐。

二、确立新教学观、教材观、教学方式。

我们的教学改革首先提出了改革原有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

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提倡教师“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科学地进行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

(一)以丰富的活动设计调动学生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探寻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构起相应的知识结构。在新课导入部分,为了让学生主体得到充分展示,以发展个性,体现英语交际的特性,教师通过Let’s sing, Let’s chant ,Let’s act ,Let’s play ,Listen and do 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例如,适时安排Guessing game ,不仅可以达到复习旧知的目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演唱英文歌曲,一首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的英语歌曲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并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朗诵英文小诗短小精悍,读起来极易上口,节奏感强,既能增强学生的语感,形成良好的的语音语调,又能培养积极情绪,扩大语言信息的输入,深受他们的喜欢。尤其是那些动作性强的歌曲和小诗,是小学生学习英语极好的入门学习内容。再如,一位教师通过折纸游戏呈现新课内容。十分别具一格。她用一张彩色纸折出了三样东西:shirt ,pants ,又由小裤子折了几下,叠出了小纸船,纸在教师手中的变化过程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渴望学习本课的教学内容,并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以真实的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教学方式更多样,形式更丰富,学生的活动性、参与性更强。在呈现新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往往会采用实物或图片、肢体语言、多媒体、游戏、简笔画等多种手段来创设真实的情景。

例如,在“I can ……”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的导语和设计十分精彩:T:“Ok , children .Do you like magic ? I can perform magic .Look.”教师设计了小魔术的游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语言情景。当教师表演完魔术后,问学生:“Can you do this ?”引出了本课的重点句型,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新课的学习中。

这样的设计,可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来学会语言,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心理氛围里同教师一起进入新知的探索学习过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以多样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心,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1、让学生参与评价。 课堂上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学生学习的反馈情况做出言语的评价。但是我认为课堂评价不但只由教师来当裁判。在一节三年级的英语课例中,我看到,每当学生或小组完成一项任务时,教师总要问大家:“What do you think of them ?”学生能马上用英语给予比较准确的评价和评价等级:Just so-so ! Good ! Very good ! Support ! Great ! Excellent ! Cool ! Wonderful ! 教师再进一步鼓励学生说出原因。这样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能力。

2、课堂评价能激励学生学习。 在一节四年级的英语课上,一位老师在教服装一课,每当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时就奖励一件纸的服装,例如,jacket , shirt , skirt , vest , dress , jeans 等学生对拿到这样的奖励感到十分新奇,更独特的是教师在最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用拿到的小服装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一个装饰“模特”的任务。可见教师巧妙地把纸服装既当作评价工具又当作学生的学习工具。教师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得到提升和张扬,收到了较明显的效果。

3、课堂评价能培养学生的进取心。 有的教师将游戏引进课堂,这不仅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同时也可以成为一种评价手段,为学生平时的学习提供竞争的机会,在给他们建立期望值的同时,通过胜败的评比,激发他们取得成功的动机,从而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四)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合作是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又一重要内容。在合作学习的培养中,我们教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2、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与指导;3、科学组建合作小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内有事可做;4、设计出可供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组内的活动中来,体现出学生参与、体验、实践、经历学习的过程。

下面课例就是通过体现人人参与原则的合作学习活动设计的。四年级Unit 5 A部分Let’s Learn ,教师设计购物超市,让学生们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给学生们一份饮食表,到小售货员跟购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如rice , noodles , fish ,hot-dog , vegetable , milk ,……生生之间交谈:“Can I have some …,please ?” “Sure , Here you are .”这样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思考,有利于集体研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实质性合作。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必须有分工,并从不同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发现和优化学习方法,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生互动,通过相互协作、配合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19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在教学实践中,我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2、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体现“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

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语文课的语文味

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创造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国家也为适应这样的要求,实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学习,我谈谈个人粗浅的体会。

一、平等对话,浓化探究氛围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在教学中,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做作的尊严",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不再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应该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质疑、讨论和辩论,把阅读的自由还给学生,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提问、思考、讨论,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分析者,为成疑难的思考者、研究讨论者,使学生在做学习主人的意识支配下,自主探究,集思广益,从而以极大的学习热情去遨游知识的迷宫,以"敢探未探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胆识,去探究未知的世界,去寻找适合的答案。基于以上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常用语应是:"想读吗?想怎样读?想说什么?想表演吗?想知道吗?自己试试看。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谁来帮帮我?谢谢!"等等,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想当"老师"的愿望。首先,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自学,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其次,教师解疑,教师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老师则当"旁听生",在他们讲疑答难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他们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教师的想象,同时,也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探究才能成为现实。

二、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不再像一般教师活动那样,把没有争议的定论教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精神,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置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点燃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三、质疑问难,搭建探究平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索,有思索才会进一步探究,然后才会有所得。另一方面,"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学生提问。"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带有任务观点,比较肤浅,不着边际,甚至在课堂上招致学生的唏嘘声,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要善于把握学生们思维火花闪现的瞬间,使它燃起智慧之火炬,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具有善于疑的能力,能提出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四、表达交流,展示探究成果

评价探究结果,具有共享学习成果,激励后继学习的意义。由于学生在探究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来自各方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他们内心有着想展示思维成果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教师要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探究中获得收益。在展示探究成果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和能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能落到实处。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就让我们给学生一个探究的天空,让他们用"探究"这一支点去"撬起"整个知识王国吧!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0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它在基础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承担的责任与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有的学生着重于数据的计算,有的学生着重于图表的绘制,有的学生着重于学习成果的梳理与阐述等等,小组内每一名成员的学习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学习质量,这无疑会督促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情智慧,充分释放自己的个人潜力来投身于学习之中。在这种浓郁积极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被更好地激发,从而提高整堂数学课的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的其中一条原则是教师在进行成员分组时应当秉承“取长补短各有所长”,也即是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能力优势是各不相同的,其目的是让学生们能够互相学习与合作。比如数据计算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心得分享给组内其他同学。比如空间思维能力较好的学习,也可以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来尝试自己的思考方式等等。如此一来,即便在学习中遇到了不懂的数学难题,学生们也不容易轻易放弃,而是可以请教组内的同学,与组内同学一起来研究分析,解答疑惑。长此以往,学生的集体互助合作力就会得到增强,与之伴随的,整堂数学课的教学效率也会提高。

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沉浸感”,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时,还可以与情境教学法结合,让学生们在情境模拟中去展开合作。以二年级下册《时、分、秒》为例,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着时、分、秒这三种计量单位,要求学生掌握时间的表达与计算。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模拟一个“时间王国”的童话情境,在这个情境中,时针、分针、秒针三兄弟由于被黑暗势力的入侵给打散了,他们三人在正义使者的帮助下很好地回忆起了自己的性质、特点、意义等,并在正义使者的带领下再次聚合到一起,重新成为了为童话王国的报时工具。在这种情境中,模拟时针、分针、秒针的学生需要将教材中关于这三种计时单位的性质都逐一梳理出来,模拟正义使者的学生需要向这三种计时单位告知彼此间的相互换算关系,以及三者是如何紧密合作来构成时间运转的体系,并最终按照时间计算的方式来正确地展示出各种时刻等。在这一堂课中,首先,童话情境无疑为知识内容增添了不少的童趣,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习。其次,情境中的情节开展是伴随着时、分、秒知识难度的由浅到深来进行的,这意味着学生们在推进情节的过程,就是逐渐掌握知识的过程。再次,情境中每个人物扮演者都必须要在完成自己的角色人物后,与其他同学合作才能最终顺利地实现“拯救时间王国”的故事结局设定,这无疑让小组合作变得更加合理与自然。

为了让学生们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而不至于跑偏了主题内容,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法与主题任务法结合,让学生们在主题任务中去展开合作。比如在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为例,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认识到图表对数据统计处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为此,教师可以设计若干个主题。比如,班级内学生的身高情况、出生月份情况、体重情况、上一次单元考试/课堂测试的成绩情况、晚上休息的时间点、早上起床的时间点、从家里到学校需耗费的时长等等。以4-6名学生为一组,每一个小组随机抽取自己的研究主题并据此展开调查。比如,抽到身高情况的小组,就可以按照“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图表的绘制→图表的分析→结论的得出”这个过程来进行,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要负责的任务单元,最后大家再聚集到一起来分析基于这一数据所绘制出来的扇形图可以看出什么规律,比如,大部分学生的身高是集中在哪一个区间,这个区间约占整个班级身高情况的百分之几等。比如,如果用其他统计图形来呈现这些数据,效果如何,扇形图又该满足于哪一些统计目的呢等等。可以发现,当学生带着明确任务去开展小组合作时,其目的性更强,合作的效果也更好。

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机会与更大的空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开放学习中去展开合作。比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自主学习这一内容,最终每组都要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对于这种只限定内容与方向,不限定形式与种类的开放学习方式,学生们的合作灵活度更大。比如,有的小组着重整理了特殊分数在进行加法和减法时的规律,并举出了若干个例子。比如,有的小组着重列举了考试中出现率的一些分数运算特征,并对比各种练习题来说明。比如,在成果汇报与分享时,有的小组推选出了一名代表来讲台上模仿老师来进行讲解。有的小组则生成了一份结合了文字、数据、图表的文档报告以在班级上进行传阅等等。可以看出,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下,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了“发声”的机会,各个小组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彼此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合力来完成,这对培养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掌握更大的学习主动权,而小组合作既可以让学生以集体单元的形式来自主学习,又避开了单独学习时可能出现的惰性,而且还可以让教师实现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产出,因此这一教学方法也倍受教师与学生们的欢迎。在未来的课堂中,教师应当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合并贯穿于小组合作模式下,让学生们能够在合作学习,互助成长中,既收获了友谊,又获得了成长。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1

本学期我认真地研读了《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等英语学习资料。深刻地认识到:一个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要达到此目的,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把握良机渲染课堂气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学生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在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知识,如语法、词汇的教学,他们便不感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新课标中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应该是 “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能干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

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在实践中强化英语兴趣的培养。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师生关系是以基本的人性观为前提的。教师的工作是解决学生不同程度上的问题,其中除了教学上的,还有心灵上的。对待形形色色的问题,对待不计其数的学生,都要用一颗热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差生”,学习英语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听课时的心情也常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觉得学习无聊。因此,在课堂上除了多给他们参与活动和发言的机会外,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质疑,哪怕再浅显也应耐心回答,并予以支持和表扬,这样对消除他们心头的恐惧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三、充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各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教师对学习材料和内容的处理,一般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要考虑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刺激程度,使学生的思想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使他们的兴趣逐步升级。其次增加教学环节中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使学生的兴趣得以保持。呈现语言材料前,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可信的情景,并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由此吸引学生注意力,让所要呈现的情景更加直观而富有情趣。

四、为了适应英语新课程改革需要,尽快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

点:

1.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并能在自己的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之中加以运用。

2.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矗

5.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综上所述,英语学习,应以兴趣为先。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通过新课标的学习,使我受益良多,发现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误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多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2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从学生的作文中,能看出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文,是个别学生最头疼的事,大多数学生感到无处下笔,无材料可写,针对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我近两年尝试把作文教学融入语文课堂中去,经过几学期的实施,效果很不错,学生不怕写作文了,愿意写作文了,作文水平明显的提高了。

在课改的大潮之下,我虽从教二十多年,也不甘落后,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锐意改革,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中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老师们遇到了全新的挑战。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我尝试了把作文教学融入到语文课堂当中去,语文课堂上我们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课堂练习本,学到课文的关键地方我就借机会,就让学生写几句话心得感悟,我们学过《七根火柴》和《凡卡》后,王栋同学写了一首小诗 :

几根火柴,反映了穷苦儿童的悲惨;几根火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一封信,写出了凡卡的命运;一封信,写出了凡卡的痛苦生活。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园丁教育我们,有慈爱的父母鼓励我们,有知心的朋友陪伴我们。我们何尝曾想到过生活在痛苦中的卖火柴的姐姐和可怜的凡卡弟弟啊!晚上,我希望,梦儿赶快飞进我的被窝,我要把童年的快乐送给他们,我要把幸福送给他们!

学过江口涣的《鹤群》中的一个情节两只大鹤救助伤鹤后,孟凯霞同学写了这样几句话:此时此刻,让人多么潸然泪下啊,为了一只伤鹤,两只大鹤用自己唯一的希望——翅膀来救助伤鹤,然后各自奋力扇动单翅飞回高空的队列,本来飞上空中是很容易的,但是对于又增加了一只伤鹤的重量后,飞上去就更加困难了,但是为了同伴,他们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同伴的性命,这正表现了鹤有正义,有感情。无论生命多么渺小,只要有一线希望,在困难的事也可以成功。在生命即将消失的那一刻,是同伴给了自己以希望,从而勇敢的活了下去。不仅让我想到生命因为朋友的帮助而精彩,生命因为小事而感动,生命因为快乐而多姿多彩,在生活中带给自己的往往是感动,往往是那永不忘怀的友谊和亲情。

学过《游恒山记》,张新月写道:北岳恒山,奔腾起伏,莽莽苍苍,横自塞上,巍峨耸峙,气势汹涌,从文中可得,恒山的虎风口是多么险峻,但也写出了作者徐霞客勇于打破传统观念,不安于现状,大胆实践,不怕一切艰难困苦,勇高峰的精神。

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生动活跃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愿全体语文教师着眼与学生的未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来关注学生的写作吧!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3

听完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再加上和几位专家的网上交流,收获很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改变了过去的“一言堂”。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课程目标和理念,要求我们建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课程目标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新课程似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课堂,使沉闷的课充满了活力。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灌输、解疑答惑,而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参与者,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课堂上呈现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学互教的充满活力的学习场面,不再是过去的教师“教”学生“听”的课堂情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原来的“被动学习接受”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发现学习”,普遍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新课改使得学生的胆子大了,敢于提问,敢于质疑了,他们变得特别活跃,更有积极性了。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转变,由传授者、“独裁者”、“裁判员”、“演员”、“家长”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研究者、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虚心、诚实、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走近学生的“心田”。尽管这对于教师来说很难,但是教师们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勇气,在教学思维、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求变的意识。我们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尝试新的教法,勇于创新,自我反思,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中介者,不光是传授知识,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等,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学生学会了新的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回顾学习中的每一步骤,使他们在脱离这种结构化的情境之后,仍然会使用该方法。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评价新方法,让学生自己决定方法的有效性。

实施新课改必须改变固有的评价模式。已有的对学生的评价模式只是对学生的课业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分数来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品质的评价,评价方式呆扳,不利学生的发展,打击了一批学生的积极性.而新课改要求在评价学生时,不是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品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想品质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评价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一次考试的成绩论成败,评价方式要科学、全面、客观,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以上只是我的一点愚见,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同仁批评指正。

新形势下我必须充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投身新课改,作为当代新形势下的教师要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素质,以新理念新观念,来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驾御课堂的能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汲取营养,丰富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力争在新课改中有所作为!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4

在此,将我校围绕课改所作的尝试做一小结,并将下一步的课改工作向大家汇报,以期得到各位的批评批正!

过去一年的课改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变了。

新课改不仅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的变革。因此,要推动课改工作,首先要帮助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使教师们从思想观念上认同新课改,跟进新课改的理念,然后才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改革实践中来。

一年来,我们将课改理论作为学校宣传和教师业务学习的中心和重点。除了配合县教委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两次新课改的集中学习之外,坚持每周例会学习一篇教改文章,坚持每两周在教研组内进行一次课改学习的交流活动,要求教师业余加强自学,每月写一篇课改学习心得体会,学期末每位教师写一篇以课改为主题的专题论文。学校还利用例会、宣传栏、广播等途径及时传达上级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介绍课改文章和研究成果。此外,我们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的举办的课改学习培训和研讨活动,通过这些课改的窗口,大家了解到课改的新理念、新信息、新动向。

通过学习和宣传,我校营造了较好的课改氛围。当初,教师们对课改可谓一无所知,敬而远之。现在,课改逐渐成为教师谈论的热门话题,大家乐于探讨,并且还有了自己的见解,对课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提出自己的主张,还写出了颇有见地的课改论文。在今年暑期的课改培训通识会上,教师们积极参加,认真学习,小组讨论时畅所欲言,广征博引,观点新颖,气氛热烈,成为多年来教学研究过程中难以见到的火爆场面。与过去相比,教师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训练,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在乎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和教科研的热情也更高了。新课改,改变的不仅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它还将改变教师们长期以来的平庸守旧、不思进取的工作状态。

二、加大教改力度,课堂教学方式更活了。

新课改是理论与实践并进的过程,作为实验区,我们更不能坐等观望。我校抓住县教委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年”活动的契机,大胆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改变过去的“填注式”“满堂灌”的传统方法,积极引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一切从老师出发”的教学思路,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改革的基本方案是:先在部分年级学科试点,取得经验,全面推广。

我校首先在初一初二年级的语文、英语学科进行改革试点。鼓励教师在把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灵活处理教材,大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上出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通过近一年来的尝试,一些教师的教学已初现成效,主要表现为:1、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析、讨论、操练、质疑,在学生的的不断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完成课堂教学。2、小组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3、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4、将课堂向课外延伸,除了课外阅读、课外练习、课外思考题之外,还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科活动,如读书小组、社会调查等。其中王占林老师初一语文“读、说、写一体化”教学、刘丽老师初二英语的“情境操练”教学和李玉梅老师初二语文“课堂教学融入课外阅读”试验都颇具特色,深受学生欢迎。

教改之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教学,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举手提问和回答问题的人多了,观点更新更多了,同学之间和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争论多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课堂气氛更是空前热烈,学生开始觉得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习惯也有了改观,更为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主动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积极地查找学习资料。学生学习成绩的进步也是明显的,在上学期的末考中,初一初二年级的语文、英语成绩都有较大提高。

三、转变评价观念,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了。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调控器”,“有什么样的评价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尽快转变评价观念,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弱化教育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自我需求。

首先,我们在课堂教学上大力推行即时评价,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捕捉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允许学生在犯错误之后去改正自己的错误,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其次,完善过程评价,开展每月一次的“合格中学生评比”,对学生每月的思想、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进行一次评价,结合学生自评、小组评价、班级评价三个方面的结果予以综合评分,期中各班开展一次“学习汇报”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评价机会,让学生更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发展状况。再次,改革终端评价,要求全体班主任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结合学生期末、期中、平时成绩和学习态度来核定学生的期评成绩。另外,学校不再向学生公布考试成绩排名,期末除对“三好学生”和各项积极分子进行奖励外,还设立了进步奖、守纪奖、优秀团员奖、优秀学生干部奖和各项文体书画竞赛优胜奖,奖励在各个方面取得成绩的同学,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转变了评价机制,学生在学校和老师的评价中获得了自信,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发展了自己的特长。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主题班会上,大家就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外,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兴趣小组和学科活动。学生的兴趣有了,劲头更足了。上学期末,初一初二年级分别有十多位B层班的同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了A层班。上学年,我校辍学学生三人,辍学率仅为百分之三点五,是我校开展“两基”工作以来辍学率最低的一年。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5

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收益非浅,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惟一标准。通过学习与教学实验,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今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务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并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它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课改让我感受到了它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在这样一种契机下,在不断地摸索探求之中,使我无论是在教学行为上还是在教学意识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课程改革以来,我参加了几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一些宝贵经验。

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应是:课程价值的思考者、学科专业的播种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合作探究的协作者、资源保障的服务者、终身发展的示范者。

本次培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要转变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要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学习爱好、生活乐趣着手,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寓乐于教。要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并采取开放的教学姿态,教师之间、师生之间都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探讨进步教学质量的途径。必须进步自身专业素质。新课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教师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相关的能力的进步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必须不断进步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要树立新的学生观和教学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重新熟悉师生关系,重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的个性,以责任和爱心为学生的长大服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赋予青年一代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搭上课改头班车,参加了暑期数学新课程培训。几天下来,对于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深入的认识,胸中总涌动着一股澎湃的课改激情。

主要体现在:第一,内容结构上,打破了学科的本位主义框框,删除了“繁、难、偏、旧”的内容和改变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使学生体会到,不是为了数学而学数学。从教材所选例题及所编习题可以看到,数学中有物理,数学中有化学,数学中有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及科技等;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自然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增强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来的自觉性。第二,培养目标的要求上,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摒弃了以往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诚然,无论是哪一门学科,要学好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但是,如果片面地去强调知识更新与技能,而忽视了其它的需求,学生变成了读书的机器,没有创新的能力,社会就难以发展。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印象中的恩师之所以成为恩师,不是他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做人。这就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新课程中,无论是哪一个概念的形成、哪一个性质、定理的获取,都设置了情景,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知识的获取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机会,使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形成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做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体也会问”。。第三,学生学习方式上,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在概念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及教材所展示的背景,不是教师告之结论,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发现、搜集信息、并用已有知识对所获信息进行归整而形成概念、定理的。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可否认,课改是新的,一切都是在新的思维下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有它的不足:首先,在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因“义教”时期所用课程多以传统课程为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进入高中后,突然地转变了学习方式,学生难以适从,而教师又碍于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在赶进度,未给学生留以缓冲期,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其次,在知识的衔接上,“义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可能与新课程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断层,新课程很多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在旧的初中教材中没有,或未能真正地讲透。学生在运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吃力,从而出现了编书者认为学生能完成而学生却无法完成的练习、习题,给学生留下了什么都没有学到、什么题都不会做的感觉,欠人性化,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建议在高一数学①的编写过程中,先介绍简单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函数在闭区间内的最大(小)值的求法等知识的学习。作为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的过渡。同时也对集合知识的学习赋予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函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6

通过这段时间的新课改学习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和反思,我有些看法和体会。

一、要变“用一本教科书教”为“用多本教科书教”。

我以前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上语文课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是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做到以本为本、以纲为纲,但脱离生活实际,学生没有兴趣。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你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所以老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仅仅是课本,其实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二、要变“课前备课”为“终身备课”。

教学的知识对老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知,这话一点不错。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我想也不是什么好事。第一,它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而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第二,它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教师为中心,跟着你的思路走。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课前认真备课,翻阅了大量的参考书,对上课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了如指掌,甚至语言的表述都非常符合参考答案的特色。结果是上课时虽然展示了老师的风采,自我感觉不错,可学生总是一脸的茫然。我当时真是不明白,为什么投入的时间与产出的效果不成正比呢?

现在,我认为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教师的文学知识要丰富,语文素养要丰厚这就要靠终身的学习和积累,需要教师的终身备课。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知识在系统性和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但对具体的问题教师无需作细致的准备。这样,既能保证上课中教师“导”的作用,又能使得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前细致备课为终身备课。

三、要变“教师的自我感觉良好”为“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

我们老师在上课时大多关注的是这堂课我上得好不好,我的.要求学生有没有达到,我的讲解学生有没有理解。其实,教师都太注重自我的感觉,而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体验。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管在上什么课,都不能只关注自己的感受,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体验,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上课。

四、要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

唐代散文家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我认为应该作为参与新课改实践的老师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师权威化,那只能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盲从以及限制他们思维。“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果不信,那就请不信的你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一幅对联的上句,要求师生一起对出下句。我想,对得最快、最好的不一定就是老师。

以上就是我在这一学的语文新课改教学当中得到的浅见。

首先,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教学的卫衣标准。在此理念的指导和支撑下,课堂学习的形式实行开放式、自由式和多层次的形式。不再把课本当作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识。发现新思路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因而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主动学习,自我发现,自行解决,在学生出现偏差的情况下教师加以指导、纠迁,从而师学生达到自我提高,进而实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多层次交流。这也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使探究的问题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提供了便利条件。实行自由、开放式课堂教学,对于学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活力,不断激起学生的探索、发现、联想、想象和表现的欲望和愿望。让学生的思维,心理状态处于开放状态,为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为学生展现自我、获取成功带来机遇。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来,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而是教师把自己根据教参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学生即时理解也是生吞活剥的机械记忆,而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或能力而活学活用。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触类旁通,集思广益,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要深刻得多。学生也在发自内在地、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对于老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捕捉课程资源,不拘泥于教材和教案,不仅仅是课本,可以自由开放地把你身边的一切都可以当作是传授知识的载体。备课时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多样性和多变性,通过学生反馈各种信息,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知识层次、不同欣赏口味与不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尝到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快乐。

其次,课改要求教师要备课充分,灵活多样教学的知识对老师来说是已知的,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未知。但如果教师在上课前对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准备得非常细致周到,那就为教师挤占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而滔滔不绝的讲说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第二,它会潜在地钳制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不自觉的以教师为中心,被教师牵着鼻子跟着你的思路走。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知识在系统性框架上要起到高屋建瓴的导向作用,但对具体问题教师无需细致的准备。这样既能保证上课中教师“导”的作用,又能使师生面对同一问题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利于师生共同参与交流,利于学生的理解分析。所以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课前细致备课为终身备课。

第三,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仅仅强调“讲授式学习”,让学生学习“确定的知识”。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中,久而久之,学生很可能就变得死板、冷漠、缺乏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因而教师要变“师必贤于弟子的观念”为“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念”。在教学中寻求新的思路新方式教师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路人。教师和学生在探求知识上应该是平等的,如果把教师权威化,那只能造成对教师的依赖和盲从以及限制他们的思维。因而在课堂上要创设问题的情境和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把教师真正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总之,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在教学中不断进步。

首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其次,要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力大致可以由三个同心圆所组成:最外一层,是知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包含着字词句篇、语言篇章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知识;第二层,是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和智力;最里面的核心层,包含着学习动机、兴趣、习惯和方法,也就是“知学、乐学、善学”。这是现代语文教学理论重心的转移,是唤醒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重要标志。

而且,学法指导不应只看作是简单的传授方法,而应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其次,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推进。教师应充分了解“学情”,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训练,提高学法指导的自觉性;适时引导学生自悟学法,有意识地强化活用,加强能力迁移。另一点体会是,新课程标准仍然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如错别字改正和病句的订正,可以从广告、招牌、标语、报刊文章中选取新鲜活泼的材料进行命题,使学生通过考试真正体会到语文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提醒我们必须继续由封闭向开放转变,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育观。语文课本的选文是一部小百科全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包,要把教材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范例,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同时以课堂教学为主,开辟第二课堂,挖掘隐性课程,融通学校、社会、家庭多种语文教育渠道,形成立体式、网络化的语文教育环境。语文教师应像导演、像领航员,课外阅读、社会调查、书法训练、日记撰写、诗歌背诵等等都可成为教学内容。就课堂而言,“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而教学手段更应该是“语言+普通教具+现代媒体”。

课程标准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突出板块就是课程的评价。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语文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其实,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说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就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新的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为实施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一个公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总之,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但愿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一路走好。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7

这些天,我认真学习了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于像我这样刚入教坛不久的青年教师来说,课程标准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规范了我的教学行为,给我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帮助。

新课程标准20xx版是教育部为适应当今我国英语教育现状,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根据20xx版课程标准改编修订而来。新课程标准在20xx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删减了部分不合时宜的内容,也适当提高了对学生的部分要求。更能适应新世纪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教材编写等各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我有很多感悟。

课程标准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矗学生通过英语课堂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发展基本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能力。同时英语课堂也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开阔视野,丰富经历,形成良好地品格和正确人生价值观。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自己今后教学中,我不仅要注重教授好语言知识,让学生会运用语言,也要注重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让学生能在各方面健康全面地发展。

新课程标准注重素质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教授语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语言既是交流工具,也是发展思维的工具。英语课程学习要能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有助于他们认识多元化的世界,增强爱国情感。在平时教学中,我不仅教好学生语言知识,也很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弘扬学生的爱国主义。比如,我们在学习不同国家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很多国家的文化,并告诉他们一定要学好英语,才能增进与别的国家交流,特别是英美发达国家。才能更好学习别人的先进文化,我们国家才能更昌盛。学生听得很认真,不断点头。他们也明白了学英语的道理,很多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不再像以前那样漫无目胡乱学习。

新课程标准提倡语言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者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义务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考虑全体学生发展需求。因此,我们英语教师的教学要能指导学生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拓展视野,展现学生的个性。也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在我平时的教学中,很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我们在农村中学,学生成绩普遍较差,学生也参差不齐。我知道由于学生在年龄,性格,认知,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老师要不断想办法,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要求,才能让他们每个人学到最好。一开始我们班成绩不好,很多学生不学英语,通过观察我发现九年级学生恐惧英语的罪魁祸首是对英语不感兴趣,没有入好门。因此,我接手他们的时候没有天天去恶补语言知识,强制他们记背,而是提高他们英语学习兴趣。我从最简单的知识点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表演话剧,看电影,进行竞赛机制,讲故事等等,运用了一系列措施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现在,他们英语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开开心心越学越有劲。 新课程标准要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设为九个级别,旨在体现小学,初中,高中英语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保证英语课程的整体性,渐进性,和持续性。我们英语教师应从教育的整体目标出发,充分发展各个阶层学生的能力,达到各阶层目标要求,并为学生下一步学好英语打基矗我在学校是英语教研组长,我经常跟组里人说英语教育要从整体目标出发,做好各阶段的英语教学,保证英语学习的持续性,渐进性。每个阶段都要打好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在下一阶段学得更好,我们学校的英语教育才能有本质的提高。

英语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交际情景单独教授语法项目,要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我平时很注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讲授各种语言点都是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知识,并学会灵活运用,然后通过一系列有趣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再觉得英语学习是死的,他们明白了语法点在不同场合的运用,学得也很有趣。

新课程标准还要求英语教师加强学习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们要意识到义务教育阶段,步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教授他们学习好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应该加强。此外,新课标在课程目标,各级分级标准,教师实施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表述。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没有学习新课标之前,我觉得自己取得了不少成绩,沾沾自喜。但通过这次认真研读新课标,我发现自己很多标准还未达到,新课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再次好好学习新课标,严格按照新课标标准实施教学,与时俱进,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8

来到徐州已近半个月了,回顾这十五天的学习和生活,我首先感谢徐州财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我们这些学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细心的教导,使我们来自全省的老师们对徐州财校都有一种亲切感,从而都能安下心来认真学习。在这里我谨代表我自己向财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总结这半个月的学习,我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所提升,也学到了新的知识、新的技能以及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而更重要的使我开阔了眼界,对于全省的职业教育有所了解,对于我们职业教育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更坚定了我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一、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育观念滞后,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通过各位专家的讲解,我对职业教育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如>等等这些行之有效教育教学方法对于我们今后的教研教改方面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宝贵的经验,从而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得已借鉴,少走弯路,为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有深远的影响。

职业教育理论课还让我们知道怎样成为一个优秀的中职教师。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明确了目标,我们中职教师将全身心地投入到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来,为中国的职教育事业写下光辉的一页。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为此,一定要进行新课程改革。

二、知道了应该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

(一)、改革教学目标

财经类课程的教学必须回归到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轨道上来,成为应用性管理人才必备知识构成和技能素质的一部分。因此,财经类课程的教育,应当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财经类课程的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之后,就希望有效驾驭并灵活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现和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增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从而改造主观世界,提升学习能力。这种能力包含了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学习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理论知识和实操能力相结合是提高学生这种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2、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较强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应用型管理人才所必需的,为了达到组织管理的目标,必须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广泛的合作,而合作意识是合群性和和谐性的个性心理的综合。现代商务活动涉及的范围、领域和环节越来越广泛、复杂,即使一项看似简单的商务,也需要商务链的协同。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开放的市场,也唯有合作,才能发展,而良好合作的前提,是具有良好的沟通。市场营销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方面做出多方面贡献。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在生产经营中,研究开发、战略分析、决策、管理、企业策划、形象设计等软组织功能越来越显著,市场竞争已从产品延伸到工作间的创意和实验室的交锋,竞争变为知识和智慧的较量。因此,各类组织都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唯有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财经类课程的教学讲授中十分强调法无定法、兵无常势,各种营销战略可以指导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和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改革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尽管课堂教育非常重要,但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不经过学生亲自参与,书本的理论很难转化为实际能力。为此,市场营销课程在内容安排应根据能力教育的要求,体现复合型、多元化、全程性设计。

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安排理论教学还应有课外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实践,搜集资料,形成实际案例,由学生阐述,教师评价,形成一定的互动。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解决有限的课堂教育无法完成知识运用训练的不足,同时社会实践计入学生平时成绩,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把营销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法给学生提供一个逼真的练兵场,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管理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企业营销人才过程中,案例分析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这种方法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企业营销实践中已经做过或应用做的事情上,从而巩固和加深学员对所学市场营销课程理论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营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还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可提供一个开发和锻炼对企业经营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机会。

2、问题讨论教学法。

教师可针对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进行设计,让学生讨论,并有意识造成不同答案的同学进行争论,通过争论,求同存异,最后由教师总结,找出问题的关键,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这种方式很有助于学生领会营销理论的精髓,活学活用知识。

(四)、改革教学手段

传统的“财经类课程的教学”教学中,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造成教学活动单调、乏味,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作为财经类课程的教育者,特别是中职校的专业课教育,更要积极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传播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等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综合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索能力。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可以用十分丰富的手段吸引学生,提高课程科学性和可信度,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老师使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手段,而相信课程和老师,同时使课程建设和其他课程处于同一发展水平。

(五)、改革考核方式和内容

市场营销教学的目的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以知识继承和记忆为主的闭卷式考核方法,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市场营销课程考核的内容、方式、成绩计算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尝试。

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在考核方式上,根据市场营销课程的特点,采用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报告、策划设计等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式;在评判学生学业成绩上,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学业评价体制,增加了单元测试、课堂讨论、操作技能考核等多种评分方法。通过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本次培训我们还就财会和营销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和专家、同行们进行了多次相互交流,总结出不少的经验,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这半个月的学习生活我没有虚度,我过得很充实,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运用这些新知识和新技能。我绝不会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我会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职教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素质,坚定不移地从事中职教育事业,为我国的中职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29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很高兴参加本次英语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也很庆幸能够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怎样依据新课程标准,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终让孩子走向成功呢?通过本次网上培训,我受益匪浅。

一、进一步加深对《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领悟

新《标准》颁布以来,我曾经进行系统地学习过,可以说每学习一次都对它有一次重新的再认识。通过本次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英语课程改革过程中的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若干问题。

那么没有反思就没有改进和提高。作为我个人,我觉得我还需要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自已的英语专业水平。进而不断的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和效果。 我还了解《标准》修订的指导思想,原则和要点。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获娶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二、如何运用《新课标》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学习了新课标后,如何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成为英语教学的重心所在。在学习中,具体体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的渠道。

另外,要把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之一:

1、使用学习策略能够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2、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3、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相互促进

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于良好的教学非常重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让他们多说多做,培养兴趣,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公平的对待没一个学生,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我们应做到: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三、学习《标准》后的感悟

通过这次学习,以后我要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初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等。综合各方面,我感觉到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其次,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学习新的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研究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文化知识,通过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只有不断地和时代共同发展进步,了解新一代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教育。

总之,“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研读新课标,落实新课标,会使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30

自20xx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们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的更多。除了各级教师培训中接触最新观念和了解学科前沿,观摩其他老师研究成果外,学校组织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也为我们的常规教学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指导着我们每一次的教学活动。我们也因此能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想和收获,希望能够引起老师们共鸣。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开发自身潜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遇。每一位教师在这场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认识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是学英语的,担任地理教学,在知识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学经验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过每周的教研活动以及自已的不断学习,地理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觉已经能基本胜任地理教学了。

二、教师是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因材施教是一项古老的教育教学原则,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实施因材施教,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和课外活动,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是学生适应教师的过程。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重在学生怎么学而不是老师怎么教,活动过程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了学习的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例如,在讲解地球公转时,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果教师只是凭空讲理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总是认为很难很难。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简单的道具,就能让学生直观地分析出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用两根细铅丝绑成垂直状态,一根表示晨昏线,另一根用红线绕起来且可上下移动,表示直射光线。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晨昏线的相应移动。让所有学生随意拿两支笔就可做同样的演示。演示过程中学生就能看出:晨昏线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相应移动,而晨昏线的移动引起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同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如此轻而易举就能让学生领悟地球公转的意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动手动嘴动脑,全部精力集中于学习中,一次性就能带动学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在迎刃而解的基础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三、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

师生关系的和谐,首先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爱是溢于言表的,是没有对学生的隔阂,也没有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学生才会因此发展了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认,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避免了无谓的争端、烦恼以及恐惧。

四、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很难想象一个不会与人相处的人在当今的社会将如何生存。”美国商界某知名人士的这一感叹,无疑给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必须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

五、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和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我们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段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在新课程“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欣赏可以是组织学生看展览,也可以是同学的优秀作业的相互观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欣赏同学的优秀作业更有价值。因为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模仿同学更胜于模仿老师。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模仿。我们在课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赏,让他们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这样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欣赏有的是课前的,也有课后的。我们更多的是在课堂中间组织学生观摩,因为这样可以学习到别人的绘制过程和技巧,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调整,从而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这对拓宽思路以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意义的。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以后的路还长,我的教学经验还是很不够的,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水平,我会继续探索、继续努力。著名教师李镇西曾经说过,教师“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我会以此为鉴的。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31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32

学习新课标最切身的体会就是教师教育理念和师生角色的转化!

1、教育理念的转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就是讲课,就是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填鸭式教学是某些教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在新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化身,以自居。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要通过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2、要正确认识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学习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新课改学习心得 篇33

昨天,房涛主任进驻我校,进行为期一天半的课改指导工作。今天上午房主任结合昨日两节转课、两节全程听课,特别是结合我校八年级语文教师徐文思老师讲的《陋室铭》一课对我校课改方面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诸多问题,给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老师,在讲课前一定要明细如下四个问题:1、打算教给学生什么?2、如何教会学生?3、多长时间让学生学会?4、知道多少学生会,多少学生不会?不会的学生怎么办?也就是目标、方法、效率、结果四个方面。房主任主要讲了前两个问题。

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方向、指南,所以每节课目标的设计尤为关键。目标设计不能随意,要参照课标、教材、学情、考纲、教参。一定要准确、恰当、分层、可测。

针对我校普遍存在老师讲不完课的现象,房主任重点讲了方法问题。独学环节要五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指导明确、时间明确、层次明确、反馈及时。独学时学生要找出不会的。此时学生应学会了50%.不会的内容学生经过师友互助又解决了25%,剩下的25%拿到组内交流,又解决了20%。剩下的5%怎么办?发挥精英组的优势,(每组1号)老师给精英组讲解,他们明白后回到组内给其他成员讲解要比我们现在在班级内组织的大展示效果要好得多。我们每节课也是严格遵循导、学、展、点、练、测六环节进行的,但效果不好,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落实到实处,形式的东西太多。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受益最大的就是明白了主题阅读如何操作。每个单元只精讲1篇文章,自学x篇文章,阅读几篇与本单元主题相同的文章,然后进行主题写作。这样一轮下来,学生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两方面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了。

如果将房主任的讲座落到实处,我相信就能真正地减轻学生与老师的负担,让学生快乐成长、教师幸福工作,真正实现新课改,践行好素质教育。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很短暂,但却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给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但可以明显地看出老师们的感受也是非常深刻的,相信,在每一位老师的思想认识中,已经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洗牌,都在认真地分析着房主任的讲座带给自己的思考。

学习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以上就是我参加这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对于学习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长流,我将会铭记这些,并将振奋精神、激励自己,在语文教学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路漫漫其修远兮,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