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感想 > 心得体会 > 读书心得(最新3篇)正文

读书心得(最新3篇)

时间:2022-12-18 16:12:09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心得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书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最新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爱弥儿读书心得 篇1

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他在《爱弥儿》开篇第一句就说:“出自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人手里就变坏了”。他在《爱弥儿》中系统阐述了性善间题,认为教育应顺应天性的发展,而且惟有顺应天性发展才是上策。在他看来,人类脱离自然状态以后,便进人了丧失人的自然本性的充满猜疑、冲突、贪婪、野蛮社会状态。所以,他在爱弥尔的早期教育上,提倡去乡村,去那种安宁、祥和的地方。在他看来,自然的秩序没有不和谐美妙,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人根本没有“你我”之分;他们有欲望,但只限于欲求力所能及的东西,从无非份之念;他们有强烈的自我保存的本能,但从不因此而损害他人的自我保存。他们的理智是健全的,情感是平静的。他们强烈的自爱倾向转化成怜悯同情之心,这时,人与人之间没有敌视、仇恨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相斗乃至战争。

卢梭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成长和心理发育的自然法则,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使他们的各种器官和能力都得到健康的生长,从而成为一个与自然相一致的名副其实的人。在他看来,教育是一门艺术,它必须把自然、人为和事物这三种教育协调配合。而人的器官和能力的自由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学习利用这一种器官和能力发展是人的教育,从周围事物经验中获得的是事物的教育。所以必须使事物教育和人为教育适应于自然教育,应使一个人的教育适应他这个人的天性,而不是适应他本身以外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目标—自然人。卢梭的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调和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卢梭的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他不被欲念、偏见、权力所指引,而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想、用理智去判断、不为其他因素所控制。这也正是卢梭倡导教育要遵循“自然”原则的根据。接下来,我就来谈谈卢梭的“自然”教育原则。

其次,自然教育还要求“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即“按照孩子的成长和人心的自然发展而进行教育”,使儿童的本能、天性得到发展,合乎自然地成长为一个知道如何做人的人。因此,作为教师,作为父母都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那就是教给孩子生活的技能,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这样,当孩子走向社会,无论在何时他们都会有目标,能为了理想而奋斗,都能坚持做人的本分。至于在教学方法上,卢梭反对经院主义脱离实际、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自动手取得对事物的观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卢梭还非常强调阅历的重要性。生活,并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动。那就是使用我们的器官、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们感到我们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对于生活的感触,我们还要用行动多多增加自己的阅历。生活的最有意义的人,并不是活得年数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触的人。虽然年满百岁才寿终而死,也等于他一生下来就丧了命——如果他到了临死的那一刻都过的是最没有意义的生活的话。

教会孩子去体会生活,去思考,去发现美,去审视丑,能够通过思考发现活着的价值,正如苏霍林斯基据说,即使他将来做铁匠,也要是一位能够理性思考的铁匠!

读书心得体会 篇2

看过一个调查,一项总计15万人参与的“百本经典阅读”情况网络调查公之于众,结果显示,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最多,但也只有2.62%,读过《百年孤独》的人很少,仅有1%。

相信这少之又少的比例里面,学者或者专门的研究人员阅读的占大多数,那么,千千万万的祖国的栋梁,数以万计的青年们阅读的又是什么,只是现在小说家们浅显易懂的文字还是根本就不阅读呢。在此并没有贬低现代作家们的意思,只是现代社会下的产物永远都不能与历史的经典相提并论,怎样的背景下就会产生怎样的思想。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么多的文字那么多的书籍那么多的思想被淘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被留下的是什么?是经典,是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不朽的经典。是值得世世代代的人都好好挖掘的宝藏。

然而事实是,像《大学》、《论语》、《诗经》等等的传世经典被人类遗忘,甚至可以说是抛弃。多少人除了在学校必修课中学习到的就再没看过别的呢。又有多少,你只是听过它的名字,只是简单的肤浅的“听说”,却从来未曾走进书里,了解先人们留下的种种。大学》,并不像心灵鸡汤那样浅显易懂,不是一目十行一眼扫过就能了解其深刻内涵,确是必须要静下心来好好体会的;不想现代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等的生动有趣,你亦或会觉得有些许的乏味,但等到你真正愿意静下心来、愿意真心的去阅读、去了解、去感悟,你得到的不是简单的一笑而过,而是深入灵魂、深入骨髓的影响,而这些,将引导你走向更远的未来。大学》,其本身早已不用我在用任何华丽浅薄的语言做任何的修饰,时间早已证明了一切,而我切切实实是从《大学》起步,开始了阅读经典的旅程,有时候似懂非懂,有时候感慨万分,更多的时候是从中联想到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让我懂得一个人的渺小,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远远不及事物的十分之一或是更多,却一直以盲人摸象的姿态高傲的藐视一切。

历史的经典里有让你感悟当下的力量。生活并不需要时时有新的力量,即使是华丽的《霸王别姬》,力量也在于真实的市井人生。

读书的心得 篇3

人成长的过程中,书籍永远是最好的朋友,它能启迪智慧,开拓我们的视野,甚至净化我们的心灵。对孩子而言,书本更是丰富了他们的活,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想象。我们所要做到的就是引领孩子正确的去阅读,让他们发现阅读是一种有趣的、愉快的经历,激发他阅读的欲望,形成阅读的习惯,在充满亲情、快乐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徜徉于书的世界里,一起享受着读书带来的快乐。

自从孩子上小学,学校组织亲子共读活动,尤其是书香家庭评选,更增加了孩子的读书热情,五年级上学期的读书中孩子还获得了奖励——一包十来本的数,孩子引以为豪。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读书产生兴趣是培养读书习惯的首要前提。我们家专门有一个箱子装满了为孩子准备的儿童书籍,在老师的安排下没有的书我们尽可能借阅,借不到的我们就购买过来,让他读。有时候孩子读书会着迷,不得不批评纠正他读书的不良习惯(坐在车上读书,灰暗的灯光下读书等)。

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仅是培养了孩子的读书热情,还充实了自己,很多时候会觉得自己也回到童年时光,深深体会到了温故知新的感觉!

让我们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长大,一起感受这广博、精彩的世界!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