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感想 > 读后感 > 名著读后感 >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推荐14篇正文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推荐14篇

时间:2022-10-08 15:03:04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通用14篇)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1

已经是来到了开学的第四周。总算,利用平常的一些空余时间读完了一本书的一个部分,而这本书的名字——《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由上个世纪我国的著名作家路遥所写的。于1988年完成的,是一篇百万字的长篇巨著,书总共被分为三部。小说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在。而我所看的,则是其中的第一部,虽然只是快速地看了一遍,但我还是有了许多的感悟。

书中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十年左右的平凡故事以及他的成长经历。而整个故事都是由双水村这样一个村庄展开来写的。可总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写他求学时代的初期。

记得那是主人公刚刚入学时的一个场景,当时他们家的经济十分的困难。他连学校最便宜的饭菜都买不起,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吃学校资助贫困生所吃的黑馍,这是一种跟馒头长的差不多却异常难吃的东西。出于面子,孙少平只好等每天食堂中其它同学都吃完饭走了,自己才会愉愉摸摸的跑到食堂的角落吃掉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尽管生活条件看起来是那么的糟糕,可孙少平从来都没有过半句怨言,而是努力的去克服它,不向挫折去屈服,甚至打败它。我认为这种面对挫折,勇于对抗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今年刚放暑假时参加的夏令营。在去内蒙7天返家的途中已是凌晨两点,因为自己的疏忽,下车后才发现自己拿了别的同学的箱子,而自己的旅行箱不见了。当确定这个消息时,发现大巴车已走远,同学们也都陆续回家,而两手空空的我站在大马路上,心情十分着急也无比的沮丧,带队的老师说要我不急,先回家,说也许另一个同学拿了我的,但通过电话联系,事实是没有任何同学拿我的。

回到家,想着自己新买的旅行箱再也回不来,想着千里迢迢精心挑选的纪念品就这么付诸东流,真没劲,就这么无精打采过了一天。还是家里人一句话鼓励了我:在家坐着旅行箱也不会回,不如再试着找一下嘛。我想是呀,不甘心的我抱着一线希望,仔细回忆,经过自己冷静分析,后来锁定箱子应该还是在回家大巴车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天后,通过我的努力终于找回了自己的旅行箱,我开心极啦,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了面对挫折,不要灰心,要勇于面对的道理。

以上,也是我读《平凡的世界》的一点感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2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长篇。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很喜欢路遥对于这部小说的出发点——“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这只是黄土高原上成千上万座村落的一座,但路遥却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优点就是认识到自己是平凡的。路遥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

人的一生就像这本书一样,不在于结局如何而在于过程是否精彩,人生就该象主人公孙少平那样对生活从来不低头,不断地去探索和追求在命运的道路上走出一种让所有人都为之叹服的人生之路。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现今的社会是一个喧嚣浮躁,充满诱惑的时代,我们每个人也都怀揣着梦想追求着自己的快乐生活,而快乐与否往往在于自己的一念之间。人应该活得乐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要用更广阔的眼界去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这样才能不至于将自己囚于一个狭小的范围,人生才是更加充实的。这样对人生才能更有独特的理解,也才能豁出自己的个性来。也许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会遇到许多琐碎的事,不公平的事,可是只要我们学会适应,学会改变,学会选择与放弃,学会善待自己,那么我们就会从中体会到快乐,所谓日升日落,愁也一天,乐也一天,为何不欢欢喜喜地去面对每一天呢!

希望我对《平凡的世界》的理解和感悟能让大家以一种愉快地心情去面对今后的生活,即使有苦难来临,我们也要支撑起自己弱小的双臂去迎接,即使跌倒了,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毕竟这就是人生,毕竟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平凡的世界,我们都在期盼一个美好的明天。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3

经过记过难眠之夜不倦努力,如痴如醉,读完了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后一页,古人说开卷有益,合上书卷闭起眼睛已发生的故事好像就在昨天,梦幻中,绊缠绕,头脑中难舍难弃,在我那平静如水的心境中激起无数涟漪,荡起层层波澜。

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带领一家人,从贫穷“饿着肚子劳动”过日子,一年一年长大,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田润叶“忍泪分手”,同爱人秀莲相亲相爱成为眷属,艰难过日子,并肩携手,为脱贫致富,不畏艰苦辛勤劳动的经过,深感生活的艰难人生坎坷。

以其弟少平为中心所牵扯的周围一群人和场景,耐人寻味百读不厌。和蔼可亲的曹书记一家人,充满田园风格的信天游,活泼热情的金波一家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回忆。活泼潇洒,温柔体贴的田晓霞的不幸早逝,遗留下的古塔山杜梨树下的盟约,几经海誓山盟梦幻亲爱的人就在身边。“一串银铃似的笑声,笑声远去,消失。”令人心碎,茫然之余,深感人生短暂,生命可贵爱情伟大。最后放弃了多情贤惠的美丽姑娘金秀的爱恋,同师傅遗孀惠英嫂的结合,高尚的人品令人佩服。

作家在作品中,教育我们怎样做人,人在短暂的一生中怎样生活,“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的与所爱的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

合上书卷轻轻思考,虽然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些不顺心,饱受世俗偏见不公平冷遇,与书中人物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那茫然的心灵深处“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勇敢投入生活,潇洒看尘世平平常常过一生。

正像歌中唱的那样: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推开波浪,水面倒映着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面对困难的挑战,为家庭的幸福而努力地拼搏吧!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4

自我开始看小说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也是我迄今为止读过最长的一部小说了。凡是一部好的小说我都不会囫囵吞枣的去看完,必要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去享受的。故然在这部小说我没有放过每一自然段,甚至可以夸张的说连一个字也不曾舍得放过。我想慢慢的斟酌,欣赏的同时而且享受着。

平凡的世界是描绘一群为了自己的光景,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地奋斗的平凡人,但在作者笔下的他们是一群不平凡的人。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非常耀眼,书中的人物也好像活着似的。这部小说不仅是让人眼得到享受,更多的是像一场雨对人们灵魂的洗礼。

《平凡的世界》路遥笔下以孙家两兄弟对生活的憧憬而奋斗的镜头式打开全文的文路。而在作者笔下更注重孙少平在高中到省城大牙湾煤矿的情感变化一一清晰地描绘了农民阶级底层的人物形象。详细的写到人的自尊到自强不息再到奋斗、追求自己内心世界,脉路构思让人读起来荡气回肠的。

也许这也是路遥精神世界的一种信仰,所以铸就了这么一部耐人寻味的小说。孙少平在高中时代所遇见的人和所经历的事都让他自己确信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也可以活得不平凡的,但在每个人面前他不显得那么的自卑,那时候就一餐饭可以衡量一个人的生活条件。仅仅因为一个黑馍馍让他慢慢地从自卑走出来,他变得自信了。恰在这同时他认为了和自己同病相怜的郝红梅的出现了。

就因为这,他们互相借书的过程筑建他们的友谊桥梁。以前的眼神交流也逐渐多是语言上的交流。但这不是长久的,旁人的流言蜚语让他们不得不断了来往。恰在这同时他又遇上了一位精神相谋的知己,她叫田晓霞。日子长了,她也许是心生情愫,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情感。

荒凉无尽的黄土高原竟然在他们不懈的努力,焕然一新了。山峦也绿了几处,田野上总是让农民五谷丰登的一幕。真让人感动啊,大地也哭了。正是在作者笔下的十年季节跨越性变化,农民们也渐渐地苏醒了,各家各有自己的家业,家景也胜过往日了。向来死气沉沉的黄土高坡也像复活似的精神抖擞起来了。

是的,平凡的世界铸就了一群不平凡的人。问心一句,那我们呢?还在生活的路上迷茫着,还在深夜里颓废着吗?我们也许应该早点卸掉身上的累赘,为此为了我们的生活添上几处光彩,哪怕也只有一点点呢!那也让我们自己问心无愧,让灵魂也得到安抚。是啊!生活也那般艰苦,现实是那般残酷的,可灵魂却总是不甘心的向命运屈服啊。人生啊!为何要安排这些情节,这些剧情;或许这早已不重要了,因为活着就是为了让活着更加的有意义。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5

在很久以前我就很想读《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了,终于在最近有了些闲暇时间来拜读此书。从来没有哪一本书让我如此痴迷。读它,感想好多,可真要写读后感,却又真的不知道怎样去落笔,很害怕自己的拙劣的文字表达不出真实情感。

在这部著作中,苦难和奋斗、平凡和伟大是主题词,而贯穿其中的是亲情、爱情。讲述了一些平凡人的奋斗历程。孙少平是我最佩服的角色。

“我虽平凡,但绝不平庸”。这是孙少平的呐喊。听到这样掷地有声的呐喊,我不禁为自己的人生设想感到惭愧,同样是热血青年,想法却有如此大的差距!我的设想是平庸的,是毫无志气可言的!其实内心是不甘平庸的,但残酷的现实让我不得不低头认输,这与孙少平面对现实的坦然与豁达相比,真是无地自容。

面对困境,孙少平能很有气魄地说:“事情出来了就按出来了的!”因为他深知“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事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而我面对困境,要么退缩,要么抱怨,却不懂换个角度思考,让自己摆脱烦恼。“大自然不管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总是按它自己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变换着一年四季”,这是无法改变的,既然无法改变,就要学会接受,学会忍受。

最深刻的是他对苦难的理解和对工作的态度。对苦难他这样理解:不要害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快乐。

幸福,或者说生存的价值,并不在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无数艰难困苦中又何尝不包含人生的幸福。对劳动,他这样看待: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的劳动者。多么深邃的理解啊!这些话语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少平的为人极大地鼓舞着我,让我懂得:只要不怕困难,有顽强的毅力,任何困难都不会把我们难倒。我非常敬佩他,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要时刻以他为榜样。

此书更让我明白,在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要有正视苦难的勇气,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着的追求和渴望,学会在逆境中历练心智,在自身中寻找坚强,战胜自我,找一个坚强的理由让人奋进,这样的人生将不会平凡。现在我不再抱怨自己平凡,因为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生活是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6

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过的,第一次便被这么朴素的书名所吸引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

少安、少平两人平凡的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奋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尽管他们一直处在生活的压迫中,被生活驱使,但就像少平一样,为了生活,放下学业,忍痛放下爱情,但他没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还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虑自己的前途,并不像大哥少安那样为了生活而生活,少安开砖厂,无非是为了养活一家人,当然对于少安,我并没有贬低之意,在那种时代背景之下,在那种生活条件下,人们当然先是为了生存下来,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追求精神世界?

再看现在,现在人们的条件相比较过去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看看,还是有很多的人注重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明明都已经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了,为什么还是禁不起物质的诱惑,任由自己的灵魂如此脆弱?还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可能很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朴素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广大的老百姓,尽管当时的政治斗争激烈,但也正是那种压迫的环境下才更让人们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让人们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贵。

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再看田晓霞,虽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的代表,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牺牲,可以说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是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让少平顿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现实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长,才能磨练自己,才能让以后的路更加通畅。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7

《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我读过两遍,当我再次阅读它时,我有种热血澎湃的感觉,它使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部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的巨著中,它以为切入点,体现民族秘史;以孙少平的经历为线索,渗透对于人生的热忱。其间情与景的描写,水乳交融,使天与人达到完美的统一;离奇的情节变化,波澜起伏,使人宛若置身其中,经历同样的生活;种种矛盾冲突,让你品尝人生五味,更加懂得珍爱生命。主人翁的种种遭遇,让我欲哭无泪,欲罢不能,普通人生活的世界是平凡的,可内心的波涛汹涌却有谁了解?

平凡而伟大,艰苦而奋斗,对人生始终保持热忱的这一主题贯穿全篇。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以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他们无不崇尚艰苦奋斗,坚信承受苦难是成功的必然,他们拥有一颗质朴的心,敢于拼搏,敢于吃苦,为着生活,为着家庭,为着自己的信仰而努力奋斗。从他们的身上,我们见证了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

通过此书,作者路遥告诉我们:只要你认定了自己的理想;即使你遭遇无尽的孤独,那么请坦然面对之,因为这将是你勇往无前的支撑点;也告诉我们:我们要学会忘我,忘我会使生命永恒,我们的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若一生只为自私而活着,终将无价值地埋入黄土;更告诉我们:我们不需要用尽生命去做一个漂亮的人,但应用尽生命去做一件让人叫好的事。前者只能证明你的处事圆滑,而后者将见证你精彩的一生。

由书及人,联系自身。我们处在一个喧嚣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我们还拥有梦想,并想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那么,我们就该学会像《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那样,也许命运会有诸多的不公,社会中也会有许多的不平,可只要我们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我们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如果我们不想虚度我们的青 春,并想实现自身的价值,那么,我们也应该学会像《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那样,学会珍惜,学会始终保持对人生的热忱。

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并不想像一个永远不成熟的孩子,那么,我们就该像《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那样,始终保持一颗平静、平凡的心,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刻,我们都该拥有一颗平常之心。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我们该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追求平凡中的伟大,在实现自身的价值。谚语有云,“火把虽然下垂,火舌却一直向上燃烧”,正因如此,哪怕再平凡的人也应为其所生活的世界而奋斗,去追求这平凡中的伟大。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8

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不得已,一件事的存在只是为了去挤压另一件事。为了生存,我们必须要放弃些什么。

孙少安的一生经历的太多,他每天在人生的低潮高潮里来来回回。为了生存,为了改变艰苦的生活环境,他开始孜孜不倦地干活,成长让他失去了爱情,而值得庆幸的是,他和秀莲也算是“一见钟情”,婚姻美满的滋润让他尝到了爱情的美好,妻子对他的爱与支持让他大胆地去拼搏,去赢那属于自己的未来。就这样,潮起潮落。你听,风在哭泣,他在诉什么,有一位质朴的农民遭遇暴雨了;你听,风在欢笑,它为什么笑?那位质朴的农民又开始奋斗啦!幸福的生活永远不会太过长久,接踵而来的又是命运无情的打击。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在那么贫穷的生活里,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冲垮了少年坚硬的脊背,而他却没有哭泣,一直强忍着,在那场风暴中,我听见他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确,暴风雨更猛烈了,原以为赚了钱,一家人可以快乐的生活,妻子却没了。呵呵!是可笑,还是可悲。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穷富世袭之说,也永远没有成败之说,有的只是我奋斗我成功的真理。我坚信,我们的命运有我们的行为决定,而绝非完全由我们的出生决定。”古人也有云:“我命由我不由天。”

孙少安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个伟大的真理:除非你放弃,否则你就不会被打垮。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在风雨来临之日是怎样的胆怯,更夸张的还有人去跳楼,这是对自己生命的不珍爱,当我们抱怨生活带来的忧愁,有可曾会记得那些淹没在历史的泥土中的那些传奇人物,他们的一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借鉴。所以,忘记一时的苦感,去寻找永恒的快乐吧!

孙少平和孙少安是两个世界的人,但是他们都想让生活过得幸福些。为了美好的明天,他只能去打工赚钱,他唯一的好处就是上过高中,闲暇之时,给身边的人讲讲书中的故事。每个人的成长背后,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他和田晓霞的爱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可以命运之手一直在辗转反侧,又有谁能捉摸透呢?我很佩服田晓霞,他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只为相爱之人能够相守,可惜“多情自古伤离别,好梦由来最易醒”。有人说:“为了救一个你不认识的人,而牺牲了自己,就一定是一个好人。”能够在有生之年痛痛快快的爱一场,已经足够了。

爱人的离去打碎了一场繁华的美梦,命运由着太多的替身,而我没却看不见。用一份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就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一段感情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感情的开始,人也不能总沉溺于过去,这样永远都走不到未来,我庆幸孙少平没有这样,田晓霞的出现是他一生中做美丽的时光,而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9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渺的世界而言,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如沧海一粟、沙漠一尘。然而,在这样平凡的人生,我们也一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他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远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对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我想说,如果生活需要我们忍受痛苦,那么我们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白受么?它应该是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行动上不思进取、碌碌无为,才是真正的平凡,这种平凡固然是我们不应该靠近的。而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但是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并不懈追求,那么即使平凡的人生终究也会卓尔不凡的!

在一些不满平凡的人眼中,高贵显赫的富翁是不平凡的,却不知有些富翁的亲人为了争家产而勾心斗角,他们最渴望的是平凡的幸福。有人说,明星们就是在走不平凡的路,他们星光闪闪、受粉丝们拥戴。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当他们的隐私被曝光时,他们是多么的苦恼,多么地想当一个平凡的人。况且他们在成为我们眼中不平凡人之前,又付出了多少心血!

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鲜花背后浇灌的是鲜血和汗水。我们都是凡人,拥有的当然是平凡的人生,但是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勇于追求、敢于拼搏的心,那么你同样可以拥有精彩的生活和别人眼中不平凡的人生。

其实,平凡是因人而异的,只要心中向往平凡,你便会觉得平稳,不再那么计较得失、在意宠辱。只要我们心怀理想、不言放弃,那么在平凡的世界最终也会迎来不一样的光芒。苦难与挫折只是个躯壳,真正广阔的生活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诚与热情中所体现的坚强信念。

梦想使你迷醉,距离成了欢乐;追求使你充实,失败和成功都是伴奏,幸福和痛苦都会是享受! 放飞梦想,奋力拼搏吧,世界等着你去改变,在平凡的世界里塑造一个自信的自己!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10

越平凡的生活越真实,越平凡的生活越诚实,越平凡的事情越能创造奇迹。

——题记

利用假期之余,我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则是一种对农民的深刻理解。

作为90后的我们对老一辈们讲的过去的艰苦总是怀着怀疑的态度,有那么艰苦吗?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理想必须坚持下来。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以史诗般的笔触,描述了中国的社会在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黄土地上普通人的悲欢离合,作品问世即好评如潮,并获得了矛盾文学奖,重新回想这部书所概括的时光,依然会发现从1978—1985年以来的岁月是那么令人神往,生活在那时的人们以却后重生的喜悦憧憬未来,用感恩看待刚刚过去的噩梦……简单,纯粹,一切都笼上了理想的光环。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得不一次次地停下来,慨叹书名的妙处,同时也不停地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平凡?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生活?

孙少平,这个路遥笔下的主人公,出身贫困,却懂得坦然面对,踏实的走好每一步。他经历了挫折与磨练,生活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坚强的人,一个优秀的人。我想,在以金钱的多寡为成功的参照物的今天,很多年轻人不会以孙少平这样的人为崇拜对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任何时代都会有真正纯粹的爱情,理想主义的颂歌也永远没有休止符。

书看到一半的时候,曾以为小说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则读完后感觉遗憾,然而随时间的推移,生活的积淀,慢慢地我仿佛读懂了这平凡,这不是童话没有灰姑娘和水晶鞋,更没有王子和公主的美丽故事,也许这就是生活吧!平凡但不平庸,走踏实坚定的路,演绎自己的人生,实现人生的价值。

我想读了《平凡的世界》,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能够认识到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是最伟大的,能够让我在努力奋斗的同时提醒自己保持一颗平凡的心。

但愿自己在今后的人生岁月中,不管是失意落魄,还是辉煌兴奋的时候,都能够想起路遥,想起《平凡的世界》。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11

伟大的生命,不论以何种形式,都将会在宇宙间永存。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的人类,也将繁衍和发展,知道遥运的未来,可是生命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短暂,不论是谁,总有一天都会走向自己人生的终点。死亡,这是伟大和平凡的人的最终归宿。

初读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内心就被黄土高原的苍凉与厚重所深深震撼。路遥先生笔下的黄土大地,是与喧嚣的繁华闹市截然不同的一个世界。那里充满了粗犷与豪迈的气息。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素而又勤劳的炎黄儿女。书中讲述了双水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劳耕作的情景,虽贫穷落后,他们却不卑不亢,苦并快乐着,给人一种头顶青天,脚踏黄土的踏实感。这种朴素与纯真深深地感染了我。

全书主要围绕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生活的变化,双水村的变迁,以及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理想不断奋斗的历程来展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孙少平,这个默默承受人生苦难却从不放弃的铁骨铮铮的有志青年。虽贫苦,却不自卑,虽潦倒,却从没停止追逐梦想的步伐。因为他不甘沦为命运的玩偶,他的青春理想也激励着他到外面闯荡世界。典型的西北好汉,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寻找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在平凡的世界里却不平凡的形象。

他的家是贫困的,却是温馨的,他的爱情是遗憾的,却是甜蜜的。即使最后为了救人而毁容,也不能动摇他那颗年轻的,与命运抗争的心。另一位重要人物孙少安,从小就背负着家庭重任的他,用肩膀为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并且带领双水村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的艰辛与困苦难以想象,但他以勇气与勤劳渡过了难关,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实在可敬。

品读这本书,我对生活与苦难有了更深的认识,由衷的敬佩孙少平兄弟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个平凡的世界却孕育出了这样不平凡的人,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即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即不简单。

反思当今社会那些好吃懒做的年轻人,实在是惭愧。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这些人实在令人痛心。一些人遇到一点困难就自暴自弃,轻视生命,丝毫经不起生活的小小考验,典型的温室里的花朵,实在可悲。因此我们应该学习那种自立自强,奋斗进取的精神,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最后,以路遥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认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12

路遥所著《平凡的世界》相信很多人是看过的,第一次便被这么朴素的书名所吸引了,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

少安、少平两人平凡的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奋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尽管他们一直处在生活的压迫中,被生活驱使,但就像少平一样,为了生活,放下学业,忍痛放下爱情,但他没有被生活奴役,至少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还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虑自己的前途,并不像大哥少安那样为了生活而生活,少安开砖厂,无非是为了养活一家人,当然对于少安,我并没有贬低之意,在那种时代背景之下,在那种生活条件下,人们当然先是为了生存下来,都吃不饱还谈什么追求精神世界?再看现在,现在人们的条件相比较过去已经好了不知道多少了,但是看看,还是有很多的人注重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现在社会上各种贪污腐败的事情层出不穷,明明都已经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了,为什么还是禁不起物质的诱惑,任由自己的灵魂如此脆弱?还是与整个社会环境是有关系的,那个时代的人们虽然生活条件可能很艰苦,吃了上顿没下顿,但是朴素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特别是广大的老百姓,尽管当时的政治斗争激烈,但也正是那种压迫的环境下才更让人们明白生活的不容易,让人们更加懂得生活的珍贵。

少平对于前途的不懈奋斗也是那代人的闪光点,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就是奋斗不息、坚韧不拔,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他都能平静接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虽然他和田晓霞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诚地面对生活。再看田晓霞,虽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为那个时代的先进女性的代表,她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后她的牺牲,可以说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虽然他们两人最后是以悲剧的结尾收场,但在小说最后,还是让少平顿悟生命与生活的真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现实中也是如此,在逆境中才能更好的成长,才能磨练自己,才能让以后的路更加通畅。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13

少平虽然是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农家子弟,但相对于他的同伴们,他更像是个“文人”:敏感、喜欢阅读与思考、做过村里的民办教师。所以当他来到一个大城市去试图出卖劳力的时候,精神与肉体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来到黄原的第一晚,为了省钱,他找到了曾有一面之缘的诗人贾冰的家里借宿。贾诗人实际上并不记得这位年轻人了,而少平又不愿投其所好伪装成喜欢诗歌的样子,所以贾诗人只是出于礼貌收留了少平,这一晚无疑是尴尬的。而当少平第二天找到活儿干,为贾诗人的孩子买了一盒饼干的时候,贾冰夫妇则惊讶中有些过意不去了,他们知道少平并不是个死乞白赖的人,是个很懂礼仪和道义的年轻后生。

为了生存,少平不得不去找一个远方表舅帮忙。但由于是乡下来的穷亲戚,表舅两口子并不介意将“不欢迎”毫无保留地、坦率地呈现在表情上和语气中。而少平却不管不顾,一进门就用眼睛开始寻找水桶的位置,并以强行为别人服务的“气势”使得“骄傲的”亲戚不再好意思发作,并且答应去到正在箍窑的书记家试着帮他找个背石头的活计。临去前,少平特意叮嘱表舅,不要跟人家说我教过书……

更精彩的一幕在书记家出现了,书记开始不耐烦地说了句“小工早满了”,估计是看到少平体格还不错,就问了一句“工钱怎么说?”

表舅刚替少平说了句“行价都是两块一天”,少平马上跟了一句“一块五”!

“那你今天就上工吧!”书记吐了一口气。

生存啊,能活着就比什么都强!少平抓住了这个本不是机会的机会!

对少平而言,机会抓住了,挑战却是无法想象的。光着膀子背着一百多斤的大石头爬坡,每一步都让少平处在半麻痹的状态中,脸上的汗水如小溪一般,流在眼里蛰的生疼;而背上的石头如刀片一般割在光背上。此时的少平只有一个信念,挺住!只有一个目标:背着石头走到箍窑的地方!坚决不能倒下,东关市场还有那么多的小工在眼巴巴地等着机会……

三天下来,少平的脊背被压烂了,睡觉的时候火一般地灼热,不敢平躺,只能掀起背心把溃烂的脊背向上……是为了那每天一块五吗?也是,也不是!

半个月下来,少平终于挺过来了,背部的溃烂的皮肉结了痂,从刀割变成了深度的疼痛,而我们的少平也终于完成了从一个“文人”到“揽工汉子”的蜕变,他终于又可以在收工以后,窝在自己的烂棉絮中,拿起从贾冰诗人那里借来的书,竟忍不住读出声来:

“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正在翻查一大堆讲道的文稿……”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 篇14

第一次接触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是在上初中时,从家里唯一的半导体收音机每天中午的小说联播中听到的。那时,年少的我对书中的体会的并不深刻。最近在家休息,我重读了这部文学巨著。方觉这是一部值得我们现代人细心揣摩的好书。

作者以史诗般的笔触描述了中国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陕西农村生活的全景画卷。真情的贯穿,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小说中描述农民生存环境和心理活动的笔墨较浓,字里行间渗透着对黄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深情厚意。小说从孙少平,到孙少安;以及田晓霞,田润叶;少平的师傅以及师娘,少安的山西老婆。还有那个山村里面所有的人际关系,世故的,淳朴的,农村特有的风情和地域色彩,刻画的淋漓尽致,无不给人以灵魂深处的震撼。孙少安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但他的学生生涯却因为家境的贫寒而不得不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结束了!他父亲在他面前抱住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见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也不愿意断送他的前程……少安为了弟弟妹妹、为了那个家只有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读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

最欣赏的是主人公孙少平的刻画,他是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物质生活的贫困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交织碰撞,他不甘于现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从黄土地出发,建筑工人到煤矿工人。

孙少平的爱情是贯穿他“平凡的世界”的一根主线,那些真心的爱没有成为他的幸福,或遗憾,或退避。从郝红梅、田晓霞到惠英嫂,其中还获得了侯家姑娘和同村金秀的好感,以及赢得雇主夫妇的青睐欲招其为女婿。田晓霞的出现给少平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但是现实的残酷在无情的夺走田晓霞生命的同时也夺走了少平的梦。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平凡的人,享受爱情,亲情,友情的同时,在痛苦中感受世事无常,感受天灾人祸。

纵观全书,作者用笔基本是坦平直叙的,没有什么华丽的字眼,但把蕴含着人类的丰富情感写到了人灵魂的深处,感谢路遥为我们留下了一部澎湃的生命之巨著。

从这本书里,让人获益的东西我很难一一概括,但我从书中得到了启发:苦难的遭遇能磨砺坚强的意志,人只有经过苦难的炼狱,方能读懂人生,走向成熟;人生的价值,在于对自身苦难的严峻正视、深刻思考和不懈抗争。人,只要不倒下,就昂首坚持前行。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