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感想 > 读后感 >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5篇】正文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5篇】

时间:2024-05-26 18:24:03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里是爱岗敬业的小编醉清风给家人们整理的5篇《祖父的园子》读后感,仅供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祖父的园子》读后感作文 篇1

《祖父的园子》写的是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无忧无虑、自由快乐的生活。

在作者童年的时候,她的心灵是无拘无束的,当然,这是与作者的快乐自由性格分不开的。那时候作者认为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是友善的,是公平的。也可以看出作者怀念童年生活和怀念祖父的心情——因为祖父是唯一一个真正且真心地对作者好的人。

我小的时候也是像这样开心的,那时候——特别是夏天——总是会有一两个女孩儿来找我玩儿。我们可以无拘无束地玩一整作文天,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自由的气息。

但是现在学习任务变重了,我们也长大了,不能天天出去玩儿,做梦都能梦到我们以前玩游戏时的画面,但我能做到的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现在虽然能够偶尔看见她们,但我能感觉到我们之间疏远了很多,因为学习紧张,我们的时间不像以前那么自由了……童年真好!

童年是一幅画,炫丽多彩,童年是用五颜六色的珠子编织在一起的,童年是美好的,也是短暂的,让我们珍惜童年生活,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篇2

《祖父的园子》,作者是萧红。萧红原名张逎莹,是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她1935年在上海以“萧红”为笔名出版成名作《生死场》,蜚声文坛。萧红在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为中国文学宝库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还有《呼兰河传》、《生死场》等代表作,《祖父的园子》就是《呼兰河传》中的一段。

《祖父的园子》主要讲的是萧红祖父的家里有一个花园,园子里有许多小昆虫,还有许多茂盛的植物。这里从前是一个果园,但是祖父养的羊把果树啃了,只剩下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每天祖父干什么,小萧红就干什么。小萧红分不清野草庄稼,于是把韭菜割掉了,把狗尾草留在了地里。祖父看见笑了起来,不但没有责怪小萧红,还耐心地教“我”分辨谷子和狗尾草。小萧红心不在焉地听完后,就又去玩别的了。

《祖父的园子》里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蝴蝶随意的飞,一会儿从墙头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在童年满分作文网时候的作者心里,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事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是自由快乐、不受约束的。它们的事情,人类不会去干涉,太阳也不会去过问。作者妙笔生花,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园子里动植物的无拘无束。

当然,这些都是十分快乐的事,但作者在《呼兰河转》的最后写道:“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60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70了。我还没等到20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童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其实我和作者很像,以前外公对我十分和蔼、十分关心。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外公和我有一个小园子。但是在我3、4岁的时候,外公就去世了。但因为那时候我还小,所以没有在外公去世的那天十分伤心。但是长大之后,每次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会一个人默默地流泪。

在我没读《呼兰河传》最后一段之前,我以为作者写《祖父的园子》是想讲述自己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无拘无束。但在我读了之后,我才知道作者写《祖父的园子》不是为了讲自己童年时光是不受约束的,而是在怀念自己的童年,怀念祖父和园子,纪念祖父和园子啊!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篇3

萧红有一个童年里,她每天和祖父在一起,在空气清鲜、五彩六色的园子里玩耍嬉戏。萧红的童年都是我们孩子们向往与憧憬的童年,她的童年无忧无虑的,整天都开开心心地,总会做一些有趣的事情,觉得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美好,事事都是那么顺心。

我的童年是在我家的前院中度过的。妈妈在生下我五、六个月之后,她就将我交给奶奶。是奶奶把我从不懂事、淘气、爱哭鼻子的小女孩拉扯成一个懂事的小女生。

每天,奶奶早早地起床,为我制作各种各样含有丰富营养的早餐,然后叫我起床,帮我扎小辫子,又要想出各种各样的小故事讲给我听。

在我家的前院,最令我记忆忧新的是吃竹筒饭。有一次打台风,风把我家那几根竹子多刮断了。次日早晨,我跑出去捡了一小段竹子嚷着要奶奶给我做竹筒饭吃奶奶呦不个我,只好将这段竹子的其中一头挖一个硬币大小的洞,将白白的大米洗干净后放进竹筒然后加是适量的水然后用木头把那个小洞堵上再在外面锢上一层泥,奶奶找来柴火又搬来两块砖头把柴放在两块砖头中间把它点燃后就把竹筒放在火上转着烤没过多久院子里就发出米饭的香气了。我急着想吃可奶奶说要等竹筒凉一下再把外面的泥去了把竹筒洗干净再用刀把它从中间劈看就可以吃了。软软的米饭,酥酥的脆脆的,再加上竹子天然的乳汁,味道别提有多好吃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童年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让这段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吧。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篇4

《祖父的园子》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当然这都是童年游戏的内容,不是真正的劳作,是“乱闹”,至于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绿蚂蚱,更是孩童的`游戏了。玩闹累了,就在园子里睡下。

本文作者回忆童年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读《祖父的园子》有感 篇5

读了《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以后,我对作者萧红的童年有了深刻的了解,她的童年是那么自由,是那么美好、快乐。

在萧红祖父的园子里,什么都有,什么都是自由的。园子里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我体会到那时的小萧红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园子里任何的事物也都是自由的。玩儿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菜,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把水往空中一扬,大声喊道:“下雨喽,下雨喽。”祖父和萧红一起种菜、铲地都是那么的快乐,从中我又能感受到祖父对萧红的疼爱和萧红非常喜爱祖父的园子。

我和萧红有着同样的快乐天地,那就是我奶奶家后院的小菜园。每到周六日,我就会去奶奶家玩儿,奶奶总是会给我做一大桌子美味的饭菜,但是这些可口的饭菜不是外面买来的,而是奶奶种在小园里的纯天然的绿色有机蔬菜。小菜园里,各种应季蔬菜应有尽有,在吃到美味的饭菜前,我总是兴高采烈的和奶奶一起提着菜篮子来到菜园儿里摘菜。菜园里那片排列整齐的大白菜们,你挤我,我碰你,好像都在争着抢着占地盘儿呢;一畦畦腰身挺拔的大葱好像在开选美大赛;一个个涨红脸的西红柿宝宝们争着争先恐后的要我去摘它们……我随手摘下一个还没有完全成熟的西红柿,张大嘴巴咬下一口:“呀!酸死啦!酸得我的眼睛都睁不开了。”奶奶看到我笑得合不拢嘴,眼泪都流下来了。

奶奶的菜园子给我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就如萧红心中祖父的园子一样,奶奶的菜园是我童年时快乐的游乐场,她虽然很普通,但童年的我总是能在里面找到无尽的快乐。

Copyright © 热范文 All Rights Reserved.